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央明确提出中国企业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基于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入分析而做出的战略性决断。那么,对于中国承包商而言,应该“创造”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1995,(4):2-3
把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为“1995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而作(《人民日报》社论摘要)“向管理要效益!”向怎样的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的管理要效益。企业经营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为搞好国有企业,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3.
优晶情报     
《东方企业家》2010,(4):118-119
2010世界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 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如何蜕变为中国创造?如何宴现健康持续的高质量增长?站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又一个关口,我们如何从经济迷局中寻找指向未来的灯塔?由全国工商联、世界华人华侨华商联合总会、全球CEO俱乐部、北方周末报北京财经周刊等多家单位发起的“2010世界华人企业高峰会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将于2010年4月25日-26日在北京万豪国际酒店拉开帷幕。世界华人企业领袖聚会北京,共赴年度巅峰对话。全球经济复苏的格局下,分享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集体智慧。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各行各业蔓延,中国经济也已经从“盛夏”转入“寒冬”,对许多企业来说,产品跌价、订单减少、效益下滑这样的寒冬可能持两互年或更长的时间。面对困难怎么办?最好办法足变“冬眠”为“冬练”  相似文献   

5.
邹玲 《企业家信息》2012,(6):101-103
这个迄今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动漫品牌,何以在行至巅峰时遭到创始团队“集体抛售”?喜羊羊变身背后折射出中国动漫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企业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从2008年的状况来看,如何避免企业经营的“死亡陷阱”,已经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光 《中外管理》2005,(5):22-24
4月9日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主办的第12次中国企业经营成长与发展调查报告面世。本次调查的主题是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在调查结果出炉前,我们就充满了兴趣与期待,因为近年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主流显学”,如今企业经营者们几乎言必称“文化”,但究竟企业文化在经营者心目中是怎样的?落实在执行中是怎样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更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开拓新兴市场、实现企业健康成长的“利器”。信息化如何驱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平台如何帮助大企业发展?如何才能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转变?国内外成功企业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平行专题论坛中,《IT经理世界》杂志总编辑黄翔(主持人)、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庚申、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海尔集团流程与系统创新部总监谢海琴、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IDC国际总裁Roberto Masiero、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对这一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企业寿命据说原来是1O年,后来有人说是5年,再到最近确切的统计数据是2.9年。中国企业为什么会如此短命?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倒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企业如此短命,中国的企业中了什么“毒”,谁酿制了企业的“毒”素,是企业自身,还是竞争对手,或是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来在中国企业界叱咤风云多年的企业老帅们纷纷从一线上面退下来,从汽车、石化等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轻化调整,到家电、IT企业的高层大换班,到民营、乡镇企业的接班人逐步成长,古时“禅让”的故事正在中国企业界重演。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背后蕴涵着某种规律?借用企业管理“血型”理论,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1.
李敏 《企业研究》2007,(8):38-48
为什么寿命超过200年,产值达250亿美元的社邦公司,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什么已年过花甲的老年沃尔玛,却成了全球的企业老大,2005年销售额高达3124亿美元,并保持了9.5%的高速增长? 为什么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一批批著名企业却只能昙花一现? 中国企业“夭折”,“病变”的基因密码是什么?中国企业“基业长青”的主线在何方? 如何把乌龟的基因转移到兔子身上,使其跑得更快,寿命更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在近十年的火热繁荣之后正步入过冬期。随着金融风暴的席卷而来,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冬的威胁。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好“白暖”、“避寒”与“出击”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13.
陆鸣 《中国新时代》2007,(10):48-51
中国新时代您在《突围》《科幻》《思维》《模式》等著作中,针对中国企业战略的选择做了许多案例和数据的分析,这次提出“行业本质”,您认为与前作相比,突破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唐耀霞 《物流时代》2008,(11):17-18
作为一个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物流企业的典型代表,安得是如何用8年时间,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这些光鲜的荣誉捆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舆论氛围中,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已经成为各界普遍的共识。但在众多的中国企业内部,谁又是肩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主体呢?以“职业经理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的2006年度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年会向中国企业界的职业经理人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并没有相应地带来中国企业的崛起。这场不是企业担当主角的崛起大戏使国家崛起的持续性备受置疑。那么中国企业崛起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它们的“阿喀琉靳之痛”究竟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世界啤酒巨头AB全面进军中国,并将触角探向中国三线市场的县级区域时,中国本土啤酒生产企业还在高产销量和微薄利润之间挣扎,怎样跳出价格战的泥沼,让中国啤酒业直面世界啤酒大鳄们的挑衅?近年,众多一线啤酒企业纷纷上马“节能工程”似乎能够暗示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企业历经坎坷。一些企业已深感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踩着地雷探路”了。 面对未来,中国企业靠什么把握自己的命运?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潘望博,清华大学的刘冀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淮,为我们试解谜团。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为什么上市?有没有资格上市?让我们以“纳斯达克”为例,分析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寿命超过200年,产值达250亿美元的杜邦公司,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什么已年过花甲的老年沃尔玛,却成了全球的企业老大,2005年销售额高达3124亿美元,并保持了9.5%的高速增长? 为什么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一批批著名企业却只能昙花一现? 中国企业“夭折”、“病变”的基因密码是什么?中国企业“基业常青”的主线在何方? 如何把乌龟的基因转移到兔子身上,使其跑得更快,寿命更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