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县域经济体中经济结构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证明农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极端重要的影响,有力地反驳了忽视农业的各种观点;同时对用发展聚集型产业来促进收入增长的办法提出质疑,提出只要符合地区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任何产业形式都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不管是聚集型的还是分散的产业形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观,农产品由短缺型发憎爱分明到自给有余,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到买方市场,农业增长方式由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达到2751.3元,比改革初期1978年的185.2元增长180倍。但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徘徊不前,农业生产发展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辽宁农业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就辽宁农业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辽宁农业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70%是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意义十分重大。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加快农业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重点做好农民减负工作,树立减负就是增收的观念。第一,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江西为例,近年来,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还是全省农民收入的主体,这是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主要原因,2000年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1092.2元,占纯收入51.1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比1997…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许多地方,农民们跳出土地、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谋生,而有44万农业入口的乐亭县,农民们却“固守”土地,一心一意从事农业生产及相关产业,外出打工不足万人。据统计,2004年金县农民入均纯收入4403元,预计今年比上年增长5%以上。至此,作为国家统计局直报点的乐亭县,农民纯收入将连续12年以超过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奉化市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形势,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用工业的理念指导特色农业,用产业化的手段经营特色农业,用开放的思维拓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与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2004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10亿元,农业总产值1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比上年增长10.9%,增幅为1997年来之最。  相似文献   

6.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200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还差349元。根据测算,安徽省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7.
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雅鹏  郭犹焕 《南方经济》2001,140(5):52-56
本文在简单的描述了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以后,从公平与效率两个角度分析了其经济、社会影响,然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引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资源禀赋、产业空洞、剩余产业与剩余产品增量分割等几个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在经济运行中解决这些问题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速增长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本从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化、非农收入及政府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速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对策:大力发展知识农业;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开拓劳务输出空间,建立劳务输出服务公司以推进劳务输出;创造条件支持回乡农民工创业及加快城镇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府支农力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禹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1997年到199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20元增长到2525元,增长8.8%,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7元,比上年增长4%,在许昌市用至全省都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10.
李梦芬  王丽芹  Liqin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05-107,126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耿玲 《发展》2006,(7):34-36
近年来,兰州市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扶持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农业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基本走出了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城市农业”发展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所增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37.15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21.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6%。全市农业总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85%。  相似文献   

12.
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现代农业。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就是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农业科学发展,自200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农业厅联手向全区广大农村下派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广大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热心服务三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07年下派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8.9元,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林牧渔内部各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林业对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业)和牧业,渔业的影响最小。为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有效增加广东省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增加投入以创新农业科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5,(8):40-40
从2004年起.梧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企业联动、专业村带动、销售队伍拉动、劳务输出驱动和基础设施推动”五大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同比增长9.1%;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第一产业实现46.68亿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292元,比上年增加285元.增长14.2%,增量及增幅均位居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降反增,尽管增速不尽人意。1999-2000年,农业纯收入下降了131.6元,而同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则增加了187.7元。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看,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从非企业组织得到和其它来源得到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增加较为明显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2000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240.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7%。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1元,同比增长9.4%,占现金总收入增长量的20%。外出打工已成为近年来农民增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兵 《广西经济》2008,(4):46-47
近年来.马山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农业投入.全县农业生产呈现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52元.同比增长13.04%;2007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5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因马山县地处大石山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因此.加快马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突破农民增收难的瓶颈.是当前和今后马山县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广西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2013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6791元,比上年增加783元,名义增长13.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4%。(一)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贡献率最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712元,比上年增长20.8%,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59.5%;人均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阶段浙江省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的介绍,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林牧渔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农业内部四大产业中林业和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增加林业和牧业的比重有利于农民增收。最后对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的资本积累效应、外溢效应,将直接促进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黑龙江省1992—2012年农业总产值、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数据,文章运用灰色理论的GM(0,2)模型对黑龙江省的农业FDI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农业FDI直接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结论。文章提出,要加快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就要积极引进农业外商投资,充分合理利用农业FDI,充分发挥FDI的作用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