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休闲时代到来的今天和旅游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学者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发展影响等方面。但对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很少涉足。试图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因素,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为提升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2.
在旅游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中,社会交换过程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用到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目的地居民态度的形成,但是几乎都集中于发生了物质利益交换的旅游地,而很少有人涉及较少发生物质利益变化的社会交换情况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旅游发展中,当地大部分居民很少获得物质利益,但仍然对游客和旅游发展持友好态度。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心理需求中的其他非物质因素在对其态度的形成占据了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4.
旅游营销的目的在于弄清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愿望,以更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期望。定位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工具,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探讨旅游目的地定位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之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定位的几个实施步骤,以使旅游目的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征及系统构成,并以秦皇岛市为例,通过测算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影响经常出现在社会科学文献中,但极少出现在旅游文献中,本文重点研究媒体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影响。为了检验媒体(即旅游目的地宣传片)的影响,本文使用来自媒体研究的自我认同理论和框架理论等理论,建立了媒体对居民影响的理论框架,之后采用中国宁波市居民完成的492份基于RETS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媒体内容会影响居民增权意识和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情况,旅游目的地宣传片对居民增权具有调节效应,可增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7.
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做出了一些尝试。但现有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鲜有专门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理论引介、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具体类型、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态度和行为的居民群体划分几个方面.既往研究呈现出理论创见少、方法较单一、个案研究为主的总体特征,有待深入与拓展,特别应加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旅游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影响研究的热点问题。将旅游地居民态度和旅游影响研究应用于旅游地Logistic增长曲线的研究,提出旅游地增长曲线是一个受环境容量和当地居民态度共同影响的曲线,并对传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符合旅游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9.
以衙州市七里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农家乐”旅游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对旅游业的态度。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当地形象有显著感知。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的感知。居民感知最深的是经济影响,其次才是环境和社会文化。大部分居民赞同“发展旅游利大于弊”。最后,就改善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提了建议,以期对当地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居民的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关系对于一个经济区域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宣传促销策略及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得出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同时得出,我国居民能够从事国内旅游和快速增加国内旅游需求的临界点分别为1000元和2000元。最后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钟宜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7-15
国际国内经验表明,政府在农民市民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研究和遵从农民市民化规律,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探寻符合实际的农民市民化道路及其模式,尤其要注意对我国落后地区农民市民化道路特点的研究和把握。西部地区农民市民化包括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民的异地市民化和城郊型衣民市民化三种类型,应建立相应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和履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游客与东道地区居民的交往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与东道地区居民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对旅游的相关利益群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游客的人格结构着手,分析了游客与东道地区居民的不同交往方式及其特点,并指出不同的交往方式对东道地区及居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谈农村居民的国债购买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证式国债以其手续简便、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等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但是近年来,国债发行对象大多局限于城市居民,县以下城镇和农村居民购买国债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日益繁荣的农村经济及农村居民强烈的投资愿望极不相符。应在分析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和"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运用全国2007~2017年相关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和SVAR模型,分析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杠杆率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对生产总值具有典型的门限影响特征,我国居民杠杆率阈值为0.31。②居民杠杆率低于阈值的时候,其自身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高于阈值的时候,居民杠杆率和居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下降。③居民杠杆率低于阈值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负作用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高于阈值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能有效地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④无论居民杠杆率如何取值,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⑤居民杠杆率的增加有利于消费短期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反而会下降。原因在于债务压力的积累抑制了消费,随着消费的减少,非金融企业部门不得不缩减生产,被动去杠杆使得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和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运用全国2007~2017年相关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和SVAR模型,分析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杠杆率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对生产总值具有典型的门限影响特征,我国居民杠杆率阈值为0.31。②居民杠杆率低于阈值的时候,其自身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高于阈值的时候,居民杠杆率和居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下降。③居民杠杆率低于阈值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负作用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高于阈值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能有效地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④无论居民杠杆率如何取值,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⑤居民杠杆率的增加有利于消费短期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反而会下降。原因在于债务压力的积累抑制了消费,随着消费的减少,非金融企业部门不得不缩减生产,被动去杠杆使得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居民对政府权力软制度约束,政府及其所有的国有垄断企业通过行政强制和垄断力量维持其高收入、低效率生存,产品供给成本高。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居民收入比例过低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了居民消费持续增长。要实现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必须实现政府治理和市场体制的深刻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才缺乏。它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发展高职教育。同时,只有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两者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一个简单的IS-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LM曲线的估计,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均等于2,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1/5到1/3强,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证会计研究已成为西方财务会计研究中的主流且硕果累累,但在我国这方面的探讨才刚刚开始,研究成果不丰富,研究资料匮乏,研究范围狭窄。通过分析发现,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在认识论上理论要经受得起实践的检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从新的视角解释事物的需要。在我国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应注意遵循大胆借鉴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拓宽实证会计研究的领域、发展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注重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