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的煤电矛盾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我国电煤主要构成中的合同煤和市场煤的价格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2012年电煤价格走势。合同电煤价格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2012年内价格较为稳定;市场电煤的价格则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2012年受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放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市场电煤的价格全年基本稳定,但不排除局部地区受季节等因素影响电煤价格可能波动走高,并就确保电煤稳定供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电煤市场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全国重点煤炭电煤合同尚未签订,拖延了长达半年之久、迟迟未能签订的电煤合同难题,不能不让人对以后的电煤合同履行而担心。从总体上看,电煤价格必然要走上市场化道路。所以.电煤市场化改革之路尽管不会平坦,但价格的变动,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和市场决定,电煤价格市场化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电煤市场单向竞争转向双向联合竞争,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更加明显,交易制度作为构成电煤期货市场的基础,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文章对不同交易制度下电煤期货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建立电煤期货市场集合竞价交易模型、连续竞价交易模型和做市商交易模型,阐述电煤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理。然后根据电煤期货价格组成进行合理分解,对信息影响市场价格形成过程进行数理建模,分析电煤期货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影响。文章对健全电煤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序的电煤期货市场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关报道,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就2014年电煤合同价格经过50天的谈判.最终以神华集团妥协让价21元/吨结束。电煤市场价格自2003年以来长期持续大幅度上涨之后.2012年开始回落,并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对于电煤价格的这种逆转性变化,发电企业并没有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目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目前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一是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依然明显低于市场交易价格;二是个别地方电煤市场化进程缓慢。报告建议,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科学规范、具有操作性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上半年,全国煤炭出口2312万吨,同比下降27.9%;煤炭进口2707万吨,增长47.6%;煤炭净进口39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出口1374万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始于2003年的煤电全面紧张形势至今未得到根本缓解,煤电供需矛盾依旧十分突出.随着冬季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电之争”还有不断升级的迹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煤炭价格的“双轨制”(于立、刘劲松,2004).煤电之争的焦点就是价格之争.这与我国电煤供应体制有关.由于电价没有放开,我国电煤价格和供应也仍然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这使得目前电煤存在两种价格--计划价和市场价(其中计划煤占1/3,市场煤占2/3).每年国家发改委都要主持一次煤炭订货会,煤电双方在会上商定来年的电煤合同价,并约定发电企业全年用煤中一定比例由煤炭企业按合同价供应,其余部分则由发电企业到市场上去购买.前者叫“计划”,后者则是“市场”.今年的情况是,电煤的市场价远高于计划价.按不同统计口径,每吨差价在40~100元不等.  相似文献   

7.
《煤炭经济研究》2005,(3):94-94
国内电力巨头之一的华能集团,已经启动了收购一家澳大利亚煤矿的计划,华能已将此事上报国家发改委备案,以使国内其他电力集团不再染指此煤矿。如果收购成功,华能在澳大利亚取得的电煤,每吨价格只有100多元。华能旗下电厂在国内享受到的计划煤价格为每吨300元,若将澳大利亚煤矿的电煤洗煤之后运到国内,其成本约为每吨300多元,略高于国内电煤价格,但比市场煤每吨400多元的价格便宜不少。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煤炭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煤炭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就是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指令性电煤价格机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电煤市场供需关系确定煤炭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发电行业最为困难的一年,由于电煤价格大幅上涨和煤电联动的滞后,1~11月五大发电集团煤电的亏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价格逐步市场化,电力价格依然由政府管制,导致了“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并成为影响我国电力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析电煤矛盾的基础上,对湖南省9家统调火电企业进行了调研,从燃料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资金成本等方面分析了电煤矛盾对火电企业成本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电煤矛盾的建议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元旦一过,电煤又成热点。几万人在济南热热闹闹地开了十几天会,最后不欢而散,无果而终。这几年,电煤改革年年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惊无险地过来了,今年看来实在是对付不过去了,用媒体的话说,叫做“煤电谈判崩盘”。尽管主办方声称大会进展顺利,绝大部分合同已经签订;但大部分合同却有量无价,可价格恰恰是合同的最关键要素,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电煤改革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国家发改委取消了对电煤价格的临时性干预措施,在政府的监控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这标志着自1992年以来我国电煤市场的双轨制将彻底终结.电煤定价实行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市场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和配套法规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电煤市场主体容易形成利益联盟,文章就建立串谋行为的电煤市场监管模型,有效防止市场串谋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当前煤炭大省资源整合为背景,分析大型煤炭企业串谋行为对交易价格的影响,溢价水平与串谋联盟的市场份额成正比,与市场需求弹性成反比;进而探讨我国电煤市场规制模型,提出了确定合理强度的经济惩罚来有效抑制市场串谋行为的方法,该方法对于电煤市场运营和市场监管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电煤市场监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供求关系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近几年,电煤价格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内相当一部分观点把煤电价格矛盾的根源归因于当年政府施行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如林卫斌等),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尽管价格双轨制是导致当前煤电矛盾的一大历史“伏笔”,价格双轨制一度严重扭曲了煤炭的价格,使得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处在市场平均利润率之下运营。以致煤炭价格放开后.  相似文献   

14.
日前结束的全国煤炭订货会是电煤价格走向市场后的第一次订货会,电煤订货工作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签订了比较好的合同,但参加订货工作的电力企业无不感受到市场价格的压力和挑战,在保发电和争利益的矛盾中权衡利弊、苦心抉择。如果没有国家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电力系统的精心组织,很难达到如此结果。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电煤价格放开后电力企业所面临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在日后的电煤供应中取得更大的主动。一、电煤价格放开后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电力企业作为销售电能的产品生产企业,过…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从"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矛盾入手分析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及发电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与相关对策。作者认为,在近年来电煤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电煤市场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与发电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有关。本文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买方市场集中度变化即改单一发电企业购煤为发电集团公司统一购煤甚至多家发电集团公司统一购煤对电煤均衡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买方市场集中度能有效降低电煤市场均衡价格。  相似文献   

16.
《煤炭经济研究》2006,(1):91-92
2005年12月28日晚,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2006年1月1日召开2006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下发了一份特急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06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政府不再对电煤价格实施干预,而是由供需双方在政府监控条件下协商确定电煤价格,国家发改委在2004年底出台的“未签订长期合同的电煤价格涨幅不得超过8%”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同时被取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房地产“热”,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供求关系和商品房价格问题等,揭示出问题存在的实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电煤市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当前中国煤电困局问题,在分析我国煤电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电煤市场有效运营机制和手段,从完善煤电企业市场运营体制、改进电煤输送状况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促进我国煤电市场有效协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崔毅 《中国电业》2004,(8):32-34
今年5月,《中国电业》推出专题报道——《电煤恩怨》,对电煤供应失衡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充分肯定这组报道的同时,有读者认为在电煤问题上应该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特别是听取电力业外人士的看法,以避免《中国电业》作为电力媒体在立场上的偏颇。随着夏季电力供应矛盾的加剧,作为联结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重要环节,电煤的产供问题日益凸现,吸引着更多的“眼球”。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资深撰稿遍访电力、煤炭、铁路等相关业界人士,特别是煤炭专家,以电力“局外人”的身份,对电煤问题继本刊《电煤恩怨》专题报道之后进行纵深分析,再度解读“煤电之争”。  相似文献   

20.
在本届煤炭衔接会上,煤电企业双方在价格上僵持不下,虽然煤电双方录入了合同,但市场化改革的重点电煤合同仍没有确定价格。有人说,“电力企业不是跟煤炭企业过不去,而是跟国家政策过不去”。这话若放在二十多年以前有它的道理,但是,在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 T O后市场化经济发展后到今天,这是站不住脚的。商品买卖双方在法律范围内,以合同方式自由买卖是受法律保护的,谁也不能强迫谁,这是市场的基本原则,更不能把签不签合同扯到“跟国家政策过不去”。国家政策确定今后电煤价格放开,正是根据宏观形势需要,把电煤推向市场,由市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