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又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博弈论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该文借助博弈论工具,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探求参与绿色营销的博弈各方追求的福利效用,理清博弈各方关系,提出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的各方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营销博弈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38-141
绿色营销是引领企业主宰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致胜宝典.在企业实施绿色营销转变过程中,绿色营销观念形成、绿色营销制度的建立、绿色消费意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在连续性博弈过程中形成的.文章引用博弈论的思想,分析绿色营销演进过程的困难与障碍,并提出推进这一战略实施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俐 《特区经济》2012,(9):143-145
本文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辅以质性访谈调查,对景区开发中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三类主要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博弈机理进行分析,明晰各方利益博弈中的决策行为和利益均衡过程,进而构建以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利益均衡博弈模型,并归纳得到宏观体制下的分权制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参与意识薄弱和政府及企业的强势参与是影响三峡库区旅游景区开发中利益主体博弈与利益均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博弈,按汉语语义,含有博彩、弈棋之意,俗称"下棋".在国际关系领域借以表征各国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把博弈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种形式①.本文研究的博弈是建立在国家行为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即博弈各方都未必按各自的最优决策行事,但由于各方的合作,却达到了国家利益和行事效益的最大,国家的理性达到了国家的原定决策目标;非合作博弈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在绿色供应链系统中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供应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长期目标的需要。但是由于政府、企业、消费者在构建绿色供应链上的利益冲突,绿色供应链并不能够很好的实施。本文用博弈论对政府、企业、消费者在绿色供应链构建问题上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政府、企业在构建绿色供应链上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明 《浙江经济》2002,(12):32-3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开始逐渐崇尚绿色消费。很多企业对营销的视野也更为开阔,开始从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经济学家预言,绿色营销在未来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虽然绿色营销在国际上已是风起云涌,然而,由于绿色产品引入市场需支付巨额费用从而使得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在博弈中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因此大部分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积极性不高。本文试图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进而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有效促使企业绿色营销从“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博弈的对策。我国绿色营销的现状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从1984年广州市最  相似文献   

7.
常城  李慧 《北方经济》2006,(10):56-5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21世纪国际社会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绿色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不断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常城  李慧 《北方经济》2006,(19):56-5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21世纪国际社会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绿色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不断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述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破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博弈是指: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的结果的过程。我国博弈论专家谢识予说:“博弈论是系统研究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各参与人具有充分或有限理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而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结合这两种观点,博弈论可以理解为研究理性决策(参与)之间策略、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结果的理论。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够达成并执行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  相似文献   

10.
王慧媛 《北方经济》2011,(20):19-20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  相似文献   

11.
关系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活动。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在这个新的变化的世纪里,企业惟一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它与消费者、商业伙伴及公司员工的良好关系。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是企业与各关系方(主要是顾客、中间商)之间建立、保持和完善的伙伴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承诺以实现各自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将博弈理论运用于投资和引资行为当中,阐述了投资和引资行为的博弈论基础和博弈方法.分情况深入分析了投资方和引资方基于利益上的博弈行为进行,充分证明了投资方——引资方多方博弈互动系统的存在.并通过长三角地区城市引资的实例分析进行了论证并得出相关结论,为投资方和引资方的理性决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将博弈理论运用于投资和引资行为当中,阐述了投资和引资行为的博弈论基础和博弈方法。分情况深入分析了投资方和引资方基于利益上的博弈行为进行,充分证明了投资方——引资方多方博弈互动系统的存在。并通过长三角地区城市引资的实例分析进行了论证并得出相关结论,为投资方和引资方的理性决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结合伪社会责任行为的背景,分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选择,通过构建一般博弈模型,分析参与博弈各方的支付矩阵,分析两企业参与时的伪社会责任"囚徒困境",并从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得出企业采取伪社会责任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及其与政府监督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博弈分析,从多个角度给出减少伪社会责任行为和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消费者到底是在流动摊贩还是在大商场里购买商品这一问题的探讨出发,建立了博弈论的模型,阐述厂商和消费者作为博弈的参与者,分别在一次性博弈中和无限反复博弈中到底如何抉择。通过厂商在生产时所面临的决策选择,具体分析了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最后,通过博弈模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房屋拆迁中各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博弈的市场。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根据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及目的,对拆迁中经常出现的纠纷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在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人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多赢",保障拆迁主体的各方利益,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消费行为是营销决策的动因,营销决策影响消费行为。因为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特征,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消费者行为科学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只有在了解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才能更成功地打开市场,并取得市场占有率。本文主要从消费者需要的角度浅析金宝汤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博弈论专门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利益有冲突的个体在有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各自优化决策.投标人、投标报价行为,投标策略、中标结果都是博弈的基本要素,评标方法则是博弈的规则,在这个博弈规则下,投标人选择最优的报价,达到中标的效益.文章结合博弈思想,对投标报价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郭楚奇  张燕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4-120
在考虑绿色生产的基础上,以单一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无认证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有认证集中决策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不同模型下的供应链决策和政府绿色认证标准,并用算例仿真对比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和企业信誉对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进行绿色认证的情况下,集中决策闭环供应链利润和污染物减排量大于分散决策;政府总能够制定合理的绿色认证标准,使制造商自愿认证的同时,提高供应链收益和减少碳排放;不同模型下的最优决策均会随着消费者绿色偏好的增加而提高,无认证模型下还会随着企业信誉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博弈论理念,将“绿色物流”融合贯穿于物流地产,以实现物流地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政府与物流地产开发商间的博弈分析、物流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物流地产开发商角度,采取绿色物流策略均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