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对人的关注总是从"自我"出发,从自我人性完善的角度出发来反映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通过对社会现实中的"人"的把握,力求实现把社会的物质的人回归到自然的完善的人.把人放到本真的自然的状态下加以表现,这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总的特征.从多余人到忏悔的贵族,都是回归到自我的状态下从人性善的角度反映人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将文化研究描述为文学研究的转向或发展,不仅有损文学研究学科建制的严肃性,同时也必然挫伤文化研究锐利的社会批判锋芒.通过厘清文学的文化研究与文化的文学研究这两个观念,我们可以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3.
美国早期的浪漫主义继承欧洲风格的同时又发展了自己的民族文学。库柏的《最后的莫西干人》就是典型的一部美国浪漫主义作品。他以西部边疆为题材,以回归自然为主题,通过细致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崇尚个人主义人物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同时也使得浪漫主义成为美国文坛一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既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的30年,也是中国的人格力量逐步升华的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同时也解放人、促进“人”自身发展的新纪元。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和发展方面。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价值并指导改革实践,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最可宝贵的经验之一。下一步应深化五个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个性不能超越共性。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正是由于众多个性的创造,才使人类社会千姿百态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使人类生活五彩斑斓。人类社会是在众多的个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如果每个人的个性毁灭了,社会的共性也不复存在,人类社会就会窒息。我们保护人的个性,就像保护不同物种一样。但是人的个性发展要有个度,就是共性所能容忍的限度,超过这个度就会破坏共性.破坏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随着行业的演变,过度的金融创新使得与P2P网络借贷与银行业、证券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过于超前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本来就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区,很容易突破法律的规定,在法律特征上接近非法的机构  相似文献   

7.
刘星 《魅力中国》2011,(17):227-228
《半生缘》作为一代才女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改昔日作品中华丽炫灿的文字,归之于一汪湖水似的平淡和静默,自有一种无法言说却又回味无穷的沧桑萧瑟,却仍旧深深打着那些熟悉的烙印,张爱玲式的“苍凉”调子在《半生缘》中借助浓浓的时间回溯和流逝感被渲染得如此缠绵悱恻,始终挥之不去。本文旨在通过人对时间的挣扎这一主题,还原“苍凉”在《半生缘》中的生成情境与特殊意义,并由此体会“苍凉之美”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建立人的发展经济学学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体系以及如何推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已成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后期工作的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常修泽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提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应该以"人本实质论"为核心范畴,以"人的三层含义论"(即横向上全体人、纵向上"多代人"或"跨代人"、多需人)为分析出发点,以"双线均衡"理论为主线,以"三个解放发展互动论"为分析过程,以"五环式改革"(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领域)为研究内容。同时,他还提出,应从寻求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最优解"与"现实可行解",加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融合三个方面推进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后续研究。有鉴于此,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常修泽教授的总结报告发言进行整理(作者同时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予以刊发,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并达成共识,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林洪堂 《黑河学刊》2012,(2):12+26-12,26
本文围绕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从网络时代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网络时代如何取长补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统筹、协调、主体”是网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上存在严重悖论,经济人假设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研究方法论更具有科学性。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研究目标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和分享剩余”。增加和分享剩余的评价方法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以其意趣天然、极具艺术震撼力的形式让亿万观众感受到了美的力量。美学,似乎也借此一转身走下了形而上的庙堂,贴近了自然、贴近了大众。这表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日常化、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当代美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前抽象的美学与一向贴近生活的文学,正日趋相通、殊途同归了。  相似文献   

12.
张倩雨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1):87-120+153-154
工业赶超是指后发国家在工业领域追赶和超越先发工业国的历史过程,其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技术的报酬递增特性使潜在的后发优势并不必然转变为现实发展动力,后发国家通常只有在技术范式的转换期才有可能实现工业赶超。然而,绝大多数后发国家难以抓住赶超的机会窗口,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只有在生产组织形式相应革新时才能充分获取。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厂再到现代企业制度,主导性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离不开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要素流动程度。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德国和俄国三个后发工业国家对英国的工业赶超历程反映了后发工业赶超的初始条件与核心机制。美国和德国的劳动力要素流动障碍均得到破除,两国发展起与新技术相匹配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由此超越英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主导国和工业领先国。俄国劳动力要素流动则受到严格限制,导致俄国仍保留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而被锁定在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状态。中国应着力破除阻碍劳动力和人才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充分获取工业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实现后发工业赶超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产品分配出现了多因素决定的情形,国家需要遵循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发展的经济规律,通过制定合理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就此作出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资本效率的制度安排,从而保障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平衡。因这些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出口拉动、区域差异发展、决策的城市倾向等政策的偏差,使得根源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缺陷的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峻。文章认为,只有遵循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发展的经济规律、在有利于促进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原则下调整和理顺生产关系、完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经济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认为,因商品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而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并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博  许海霞  汪涵 《改革与战略》2015,(1):14-17,3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核心。文章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交互项共同影响城镇化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人的发展三者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存在并且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并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产生,是组织管理的一项核心议题.人与组织匹配理论表明,人与环境匹配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产生积极行为,进而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反之,人与环境不匹配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绩效并影响积极组织氛围的形成.人与组织的融合能有效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提升企业绩效和凝聚力,使人与组织更匹配.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机制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也影响国家层面之下的非国家行为体,并作用于两类行为体间的互动。作为最为成熟也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机制之一,国际贸易机制一方面通过机制功能作用于国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另一方面施加影响于贸易议题从而刺激国内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无论是机制还是贸易都与国际和平战争研究紧密相关,如"贸易和平论"与"国际制度和平论"。基于国际原因与国内产出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机制如何影响国内政治,特别是影响国内冲突的爆发风险?通过回归断点设计(RDD)与Logit回归分析,1946-2009年之间的国际贸易机制(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及国内武装冲突数据显示,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能够在整体上显著降低国内武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在分别控制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贸易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后,实证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机制对各国国内冲突风险实际上是一种条件性的混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曹慧 《黑河学刊》2011,(10):73-77
在中国文化框架之下,"人"是与他人密不可分的社会的"人";在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强调"见利思义",甚至于"舍生取义";为了保证和谐大同,中国文化强调"律"的永恒,主张"德治"天下。柏拉图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二分对立的人,奠定了西方对"个人"理解的基调。人是独立的,与他人分割开来的,对于"利益"的无限追求是本能的,也是合理的。为了实现个人"人权",西方主张"法"治治国。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到:确立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思想并制度化为一种社会规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生产条件,并在生产成本中体现;让每一个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费用,在分配中实现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参加生产劳动并实现其自身的劳动力价值。用商品经济学观点来判定计划经济的效率或用非商品经济学的思想来看市场经济的效率都是错误的,是否保障好人生存和发展才是衡量经济活动好坏的标准,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在好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好的分配方式下参加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