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首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里特征即学生心理现状、"发展性心理"问题、异常性心理问题、学生心理的期望值等进行剖析.然后论述怎样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里健康教育和心里咨询服务,促使学生学会情绪调适与心理保健,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力争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优化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提出心里健康教育建议及认识,以求心里健康教育和心里咨询工作更趋成熟,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教学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飞跃,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本文探讨健美操对促进心理健康的实际功效,揭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关系,利用体育的手段对学生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和生理学机制,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兴达 《魅力中国》2010,(15):137-137
语文这门课程集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身,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承担起心里健康教育这一任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育人作用不可代替。那么语文教学到底与与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有没有关系?本篇论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刘毅  袁铌  宗岚 《新西部(上)》2010,(2):135-135,137
传统的“诊治式”心理教育注重学生个性上消极因素的消除,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高校应用“积极”的理念引领贫困生心理教育的价值取向,构建积极取向的心理教育模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互助、自助相结合的心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方鸿志  朱玲 《理论观察》2012,(4):183-184
基于新时期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特点,以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理论为指导,揭示了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必要性,针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吴壮  敖红 《理论观察》2006,(5):172-17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当今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情绪困扰和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已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甚至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  相似文献   

7.
王湛 《魅力中国》2011,(10):120-120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提出标志着健康体育教育理念的形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必然趋势.而随着健康内涵由生理效应向心理效应和社会适应力的拓展,健康体育也由传统的生物学体育向现代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观发展,体育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大致有两点:一是个体与社会的契合和谐,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是自身心理机能的健康发展。我在近几年的小学思品教育实践中,将之细化成智力正常、热爱学习、有一定思想觉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性健全、自我悦纳等5个方面,并结合我的少先队教育实践工作,进行针对性运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与实效。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测验,考察和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与个性差异,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状况,论述了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的建议,主张建立从事学生学习心理的专业研究队伍,配备专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理想信念和专业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心理辅导讲座和健康咨询等。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人际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人际沟通教育和辅导。采用含人际沟通知识宣传、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测试、学生心理协会、心理课程教学、网络建设和课题研究"六个结合"来进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夏素莲 《魅力中国》2009,(9):109-109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6.
郝玉 《发展》2012,(8):109-109
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形成等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同的。认识家庭中素质教育的特征以及如何进行实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重学习轻个性家长们一见面,首先谈论或唯一谈论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如何,把学习成绩作为对子女要求的唯一标准。对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等则很少关注,使得孩子无从得到心理调适的方法,只好将矛盾、苦恼及困惑压抑在心里,受其煎熬,以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廖军 《魅力中国》2009,(29):72-73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关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抓住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分析其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秋霞 《魅力中国》2014,(4):242-24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发展心理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训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组织行为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运用组织行为学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不稳定、情感缺乏归属、主体意识得不到认同、个性难以发挥等诸多问题,进行尝试和摸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杨晓君 《魅力中国》2013,(28):248-24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较园、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教师通过创造班级文化。协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与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