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音乐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水平的现状,提出大学生音乐素质仍然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才能培养出21世纪既富自创新开拓精神,又具有丰富文化艺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红艳 《魅力中国》2013,(10):69-69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l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d,多姿多彩,出神八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爱玲 《魅力中国》2011,(7):135-135
音乐,是一种最具普遍性最具感染力的古老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它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特殊的功能,自古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它的这种功能。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对音乐的功能做了很好的阐述,强调音乐中的善与美的统一,道德与音乐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精神因素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音乐培养人的实践过程,在培养人的精神因素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开启人的智慧心窗,架起音乐与各学科沟通的桥梁;音乐教育能促使情感升华,激发起强烈战胜自我、挑战未来的激情;音乐教育能促进思想品德完善,其启迪、激励、感染作用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世界、对人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作为音乐编辑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音乐的特性,还要具备音乐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具备对大众媒体的认知能力;具有音乐编辑特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黄云 《西部大开发》2011,(4):198-198
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下面就中学音乐创新教学实践中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孙晓丹  刘宁 《魅力中国》2009,(24):144-145
教师素质是关乎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高等师范教师的素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音乐教育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为使改革顺利开展,必然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这篇文章尝试从教师的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应具各的职业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探索作为一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郜亚菲 《魅力中国》2011,(21):99-99
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一种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这两者虽然利用的感官不同,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本文从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特征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开展音乐综合教学是以市场和实际需要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它将传统音乐教学课程融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李海英 《魅力中国》2014,(8):192-192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都清楚的明白“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呢?  相似文献   

12.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在攀登这艺术高峰的路途中,极少数人攀登到了高处。这些人大都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真正能欣赏到最美妙景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一些国际钢琴比赛,国内选手虽然得奖的不少,可是与外国选手比起来还是很有差距,最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方面,国外的尤其是获奖的一些选手音乐表现灵活,变化丰富,比较有个性;而国内的大多数选手则在音乐表现中体现出局限性。这中间有很多原因,客观的主观的都有,这些问题也并非一篇文章可以解决,本文仅从想象力的角度来论述观点。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成功的音乐可以使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得到提升,促成人文精神的回归.而现代大学生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无疑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加强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全社会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挖掘大学生的美育资源,发挥其美育功能;注重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建构功能;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选择与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赏析的意义 良好的音乐欣赏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隋操、健全的人格”。音乐赏析过程,是人的心理从平静到逐渐喻悦的过程,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正反映了音乐作为审美艺术途径的重要手段,始终体现着课标中音乐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5.
黄文超 《魅力中国》2010,(4):146-146
“说、噱、弹、唱”,对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赏析的意义 良好的音乐欣赏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隋操、健全的人格”。音乐赏析过程,是人的心理从平静到逐渐喻悦的过程,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正反映了音乐作为审美艺术途径的重要手段,始终体现着课标中音乐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7.
靳梦琳 《魅力中国》2010,(5):151-151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音乐教育作为提升青少年音乐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职业类院校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剖析了存在这样不足的原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艺术形式与门类之间,总可以发现它们相通、相融、相互借鉴之处。特别是广播电视这种视听艺术又为多种艺术间的融通渗透,提供了充裕广阔的时间与空间,应当说音乐在广播中是第一获益者。音乐的触角已经伸向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有人说,生活中无处不有音乐,这并非言过其实。而且在许多综合艺术中常有音乐的一席之地,甚至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在广播节目中尤为如此,除了专题广播音乐节目外,在其它语言广播节目中,节目的制作者也根据需要,精巧的使用音乐,这不但丰富了节目,也使得节目宣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也…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音乐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是这主阵地上的守卫者,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歌唱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让音乐真正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上官紫淇 《魅力中国》2010,(29):258-258
社会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音乐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二者的融合,并以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结合的典型影音艺术展开论述.电影作为音乐和视觉传达的二者结合的良好表现形式,是众多的人关注艺术袁现的媒体。本文根据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这两个不同门类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总结之间融合的必然性,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问的深厚渊源。并且,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规律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的结合将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说明,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摆脱自身学科的制约,吸收更多的学科,来展现多元化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