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资源的战略联盟观的角度,对华为与3COM联盟案例进行了分析。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有着明显的动态特征,公司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企业战略联盟会因为双方资源能力互补性的消失或互补性资源不能达到预期效用而解体。联盟的解体并不一定是联盟失败,联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联盟解体是联盟的最终归属。 相似文献
2.
西方学者从交易费用解释、价值链、知识竞争力等角度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进行释义。我们认为,跨国战略联盟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的概念:从外观上看,跨国联盟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准市场网络组织,其实质则是企业间为竞争而合作的同盟搏弈,企业缔结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有二:降低交易费用,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资源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可概括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应放在对稀缺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和控制上;战略联盟是整合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形成战略优势的有效途径;确认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当去寻找企业内部积累形成的特殊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护要靠持续的创新能力;归核化是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根据资源学派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本文提出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的理念应从“伺机而动”转向“量力而行”,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专利保护的战略互动机制构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把企业整合资源与能力的重点从战略并购转向战略联盟,鼓励和支持归核化的战略并购。 相似文献
4.
战略联盟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联盟作为适应企业竞争环境急剧变化的新型企业竞争方式被称为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它已成为现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因此,分析企业战略联盟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之一。该文探讨了国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实践情况,分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及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联盟实施中我国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资源基础论的角度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虽然许多研究者是从不同方面来探讨资源基础论的战略联盟观,比如从所有权的角度,或从组织能力的角度。但是,组建战略联盟的道理是简单的,即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并购获得的时候,战略联盟就可用来与其他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与其他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并构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了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联盟中的组织学习应是基于 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学习,这一学习过程可以推动联盟成员及联盟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因此,在战略联盟中应采取必要措施, 保障联盟内组织学习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市制药企业发展战略联盟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产业是通化市的支柱产业,制药企业具有发展战略联盟的基础。地方政府可以引导制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加强合作,探索发展企业战略联盟的路径,提升制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银行跨国战略联盟: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重新诠释了银行跨国战略联盟 ,认为战略联盟的实质是价值链核心环节的互补 ,并以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理论为工具 ,剖析了战略联盟具体形式的选择问题。联盟伙伴的选择和联盟的有效管理是决定联盟运作是否成功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了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关系资本对联盟成员合作的意义与作用过程 ,并以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关系资本的两种主要形式———信任与承诺的形成及其在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利用银行跨国战略联盟实施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构想 ,并指出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联盟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联盟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成为大型煤炭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营销的主要模式。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外动因,联盟的主要形式,并对其4个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联盟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学派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通用学派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应与其他各项人力资源实践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应该对环境做出及时反应;权变学派直接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组织战略层次上考虑,并具体指出人力资源开发应该如何与其他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资源学派强调能力的提升来自于经验学习,而且学习必须具备灵活性;组织能力学派认为,人力资源开发要按照企业的未来需求提前进行战略部署,强调实际学习能力的开发。本文最后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重新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基于Markov链的企业战略联盟生态圈合作伙伴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联盟生态圈的概念,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生态圈的创新范式,构建了基于Markov链的企业战略联盟生态圈合作伙伴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算例检验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关系资本能给企业带来关系性租金,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与一般企业管理不同,战略联盟管理更加复杂,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如何妥善处理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战略联盟管理需要加强关系资本管理,通过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促进信任和承诺的循环递进,以及构建有效的冲突协调机制,从而建立和维护战略联盟关系资本。 相似文献
16.
戴淑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3-6
策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中的一种,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而言,实施策略联盟可以有效地弥补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缺陷,化竞争为合作,在内化学习中获得经营绩效及竞争优势。本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中小企业策略联盟动力因素和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动力因素包括获取营销资源、提高营销能力、获取技术资源、提高技术能力等八项;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包括对策略联盟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情况的满意度,对策略联盟目标的达成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对参与策略联盟后竞争能力的提升状况的满意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策略联盟主要动力因素排序以及策略联盟绩效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我国22个行业中407家公司为样本,从行业层面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的成长性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正相关,行业资本密度、进入壁垒则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盈利水平、成本压力与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如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集群等在内的涉及企业问长期协作关系的联盟组织模式已成为很多公司变革的战略选择。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都已经注意到并开始揭示联盟中的合作风险和不稳定性情况,资料显示有一半以上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联盟的不稳定性呢?如何才能维持联盟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围绕资源基础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理论和社会困境理论四个方面对有关涉及联盟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性说明,以期建立起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推进对企业联盟风险、联盟不稳定性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