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同时考虑了三种内生性,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了管理者权力、投资机会与公司非效率投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和投资机会不仅对当期公司非效率投资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对下一期的公司非效率投资也有显著的影响。管理者权力和投资机会对公司非效率投资有长期影响,而且其交互效应也对公司非效率投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关系的研究中,动态内生性问题通常被忽略。本文以2002-2011年41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研究了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综合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动态内生性问题,当期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前期的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前期公司绩效对当期董事会规模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的反馈效应,但前期公司绩效并未对当期董事会的独立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以动态性视角研究了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存在动态内生性问题,不仅当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前期管理层薪酬激励也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种薪酬激励方式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方向相反。此外,前期公司风险承担对当期管理层薪酬有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以动态性视角研究了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存在动态内生性问题,不仅当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前期管理层薪酬激励也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种薪酬激励方式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方向相反。此外,前期公司风险承担对当期管理层薪酬有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System GMM估计方法,在考虑了高管薪酬与其他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情况下,研究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前期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前期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2)前期公司绩效对高管薪酬产生了显著的反馈效应;(3)高管薪酬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间存在"交互效应",即高管薪酬与其他治理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4)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存在动态内生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同时考虑了三种内生性,以动态性的视角,不仅研究了当期股权结构对当期代理成本的影响,还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间的跨时期相互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不仅当期股权结构对当期代理成本有影响,而且前期股权结构也对当期代理成本有影响,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有持续期;(2)前期代理成本对当期股权结构有反馈效应;(3)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间存在动态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7~2011年深沪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按照公司治理的构成要素将公司治理划分为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研究公司治理两大机制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显著抑制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业相对公司治理水平和地区相对公司治理水平与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同行业、同地区中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水平高的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2010年度A股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按照非效率投资形成的内在机理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能够有效抑制意愿性非效率投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操作性非效率投资。本文理清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在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的作用差异,发现两者在此过程中存在分工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采用DEA-Tobit两阶段方法对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考察,并从内部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X非效率的测算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偏离成本最小化的程度比较严重。在经营特征维度,公司治理效率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不良贷款率、非利息收入与存贷比、员工素质;在产权结构维度,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提升其公司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内部治理框架维度,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大股东的存在、较多的员工持股等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而法人持股以及监事会的作用并未显现,高管人员持股水平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1.
媒体监督短期内能弥补法律环境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为此,文章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媒体监督在我国法律环境短期内无法完全发挥其对公司的监督作用时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认为在法律环境监督效果弱化的的情况下,媒体监督不仅仅弥补影响公司整体治理效果,同时对公司投资效率也有显著影响.媒体监督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短期内与法律环境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2.
郭睿 《财政监督》2014,(9):31-36
非效率投资是现实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和后果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盈余质量是会计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现有文献表明,财务报告质量高,从而盈余质量高,会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但是这类研究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本文考虑了盈余质量和非效率投资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盈余质量与非效率投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盈余质量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反过来,投资效率的降低也会降低盈余的质量。尽管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前期文献一致。但估计值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非效率投资是现实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和后果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盈余质量是会计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现有文献表明,财务报告质量高,从而盈余质量高,会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但是这类研究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本文考虑了盈余质量和非效率投资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盈余质量与非效率投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盈余质量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反过来,投资效率的降低也会降低盈余的质量。尽管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前期文献一致,但估计值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不断改革的公司治理实践都迫切要求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对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系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研究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法。最后,从治理成本的视角分析治理效率对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GMM估计方法,通过”内部工具变量”解决了寻找有效的工具变量的困难,研究了最优董事会结构是如何被决定的。研究发现:公司复杂性、公司的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的影响力、CEO的影响力、CEO的权力都对公司的董事会结构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董事会效率假说”,证明了最优的董事会结构是内生决定的,与公司的具体特征和公司治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同时考虑了三种内生性问题,研究了管理层权力、投资机会与公司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1)管理层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负相关,投资机会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2)管理层权力和投资机会不仅对公司的短期风险承担水平有影响,而且对公司的长期风险承担水平也有影响;(3)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大,管理层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越强;(4)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公司管理层的权力和投资机会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机构投资者参与减少了企业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的损害。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这种治理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可以带来企业内部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促进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是减轻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造成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公司领导结构的治理功能,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605家上市公司2005-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了公司领导结构(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或者分离)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影响作用。文章的实证结果显示,(1)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计量指标的公司前期业绩因素对当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会对管理层变更产生抑制作用,而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分离则有助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团队。这意味着,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会降低董事会的治理效率,并弱化董事会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本文考察了市场环境和组织环境如何影响女性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女性董事比例越高,公司投资效率越低;但是,市场化程度高或组织权力分散会削弱女性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这种负面作用。本研究说明,女性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组织环境。本文既有利于进一步打开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黑箱,也能丰富女性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究技术效率与公司治理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为此,本文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首先研究了技术效率与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发现技术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但商业银行各项公司治理指标对其风险承担能力的提升没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通过促进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提升进而对其风险承担能力起着调节作用,证明其存在间接影响。因此,持续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于提升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