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农村“两工”(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历采是农民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了解,在农村信访案件中约有60%-70%涉及到“两工”问题。有的反映村干部依仗职权平时不出工,年底不掏钱;有的反映公开栏公开的用工数远远超过村里实际用工数,明显加重了农民负担;还有的反映村干部多收“两工”折款用于村里非正常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村“两工“的管理,做到用工有计划,分摊合理,手续严格,结算及时,山东省即墨市采取如下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一、“两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是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村民无偿调用的劳动用工,简称为“两工“。它主要有以下三项规定:1.“两工”的负担范围及计算方法。凡户口在农村,具有劳动能力,且年满18~55周岁的男性公民和年满18~45周岁的女性公民,除按规定减免者外,每年都应承担5~10个义务工和10~15个劳动积累工。村民出工统一按“工票…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粮站改革现有劳动用工分配办法 ,完善用工分配机制 ,增强了干部职工紧迫感、责任感 ,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现行用工和分配办法 1.劳动用工   在企业劳动用工上 ,该站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一是对中层干部 ,由企业领导集团考察 ,搜集群众意见 ,根据实际工作能力 ,综合德、能、勤、绩表现 ,并尊重本人意愿 ,最终确定各科室、粮所负责人。二是对一般职工 ,由企业安排岗位 ,如本人无异议 ,则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通过用工制度的改革 ,使企业全体人员岗位工作有目标 ,人人头上有压力 ,克服了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的弊端 …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的诸如竞聘分流、内部退养、买断工龄等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对精减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减员增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扎根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对员工的管理和要求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对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深入调查研究,揭示当前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思路。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用工现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现行农信社劳动用工录用新职工办法不适应发展业务要求。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水利劳动积累对水利建设的重要作用问题,提出对劳动积累实践中若干关系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和调整,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积累的政策、制度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的地方在探索和实践农户出工结算资金实行"一折通"发放工作,这既是新时期规范农户出工结算资金发放方式,强化"一事一议"筹劳用工管理,堵塞"一事一议"筹劳用工管理漏洞的一项创新工作,也是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就是原来的"两工"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整治环境卫生、维护公益性设施、管护道路等方面的用工都要支付务工报酬。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现在许多村集体没有建立规范程序管理日常劳务用工,出工、记工、报酬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用工不经集体决定。有些用工不经过村干部集体讨论,指派专人负责派工,而是个别干部说了算,产  相似文献   

8.
高校劳动用工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旧体制改革中,高校劳动用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笔者分析高校劳动用工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高校劳动用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两工”指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通常情况下 ,范围内(30个)的“两工”是不需付给劳动报酬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劳动者个人操作技术及劳动能力的不同 ,有的实际出工个数超过全村劳动力实际出工平均个数 ;有的则少于全村劳动力实际出工平均个数。对此 ,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及时进行账务核算 ,搞好余缺数额的平衡工作 ,但不能借机多收取农户的“两工”款项 ,找平后的“两工”余缺款项 ,在有关账户内余额为零。其账务处理如下 :1 某村合作经济组织年终通过对各农户劳动力实际出工结算 ,计算出本年度全村劳均实际出“两工”25个 ,工…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昌乐县平原镇根据《山东省农民负担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平原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把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纳入账内核算。具体做法是: 一、年初编制年度“两工”用工计划。 年初镇政府向各村下达“两工”用工计划。各村根据镇村两级当年农田基本建设安排情况和平时用工情况,制定本村的“两工”用工计划。 二、“两工”的使用与管理。 根据镇村农田基本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平时的用工情况,由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发派工单,由村民小组长具体派工到村民。月底前各村民小组长将当月由村主任签发的派工单报到村会计处,村会计按户头登记出工明细表。派工单及出工明细表的格式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酒店业迎来更为严厉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新《劳动合同法》,不仅直接推高企业用工成本,而且也迫使企业员工管理方式顺势调整,促使整个酒店行业劳动关系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如何适应《劳动合同法》带来的用工新变化,如何学会与员工建立更加和谐共赢的劳动关系,必将成为酒店企业自身、各地劳动管理部门和劳动法律立法工作者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农村信用社(下称信用社)劳动用工机制的目的在于整合劳动力资源,激活职工的经营管理热情与创造力,为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川省岳池县信用联社于2000年起,大胆创新“头升尾降”的用工管理机制,推动了信合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推行劳动用工动态管理新机制 一是等级用工制度。该联社全面打破劳动用工身份界限,按照人均存贷规模和经济效益定编、定岗、定员,对农行划转干部、信用社固定工、合同工,一律实行“双考”聘用,改固定工为合同工,重新签定劳动用工合同。根据“双考”结果,将业绩突出的、良好的、较差的和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不少农民工讨要工资时,发现没有劳动合同很难确定劳动关系,更难要回自己的工资。虽然有请同事作证等办法,但施行起来并不容易。有的时候,同事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意出来作证。现在,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参照的凭证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有一个在世界其他国家不多见的现象,就是农民经常地义务出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民每年的义务出工一直没有停止过.1991年,国务院制定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将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作为农民应尽之责任,进行了规范.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国家新的农村税费政策规定: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但同时又规定:取消了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的地区,村级范围内发展生产及公益事业,可实行一事一议,向群众筹资筹劳.也就是说,农民义务出工还要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14,(6):31-3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应同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我家的炉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我对自家烧火做饭的炉灶也就特别地关注.尤其是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的炉灶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时我家有八口人.迫于生计,母亲不得不天天出工劳动,好多挣点工分,从而多分点口粮养家糊口.因为母亲每天出工回来很晚,所以从七岁开始,我就担当起为全家人烧火做饭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水利事业之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支柱,这就是农民的支持。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谓“投劳折资”(农民投入的劳动折算成资金),就是农民支持水利事业的重要表现,水利劳动积累为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民懂得修水利是为了自己。所以,农民为修水利...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村》2010,26(2):10-10
<正>《工人日报》发表李涛文章称,有关专家提醒进城农民工,在求职时要防陷阱,避免签订以下四种合同。一、口头用工合同不能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有口头的意向承诺和约定,这种口头合同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水利失修,抗灾能力减弱,农业后劲不足。群众对一家一户难于办到的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集体统一组织办理,集体又感到分户经营后劳力难调。问题的关键在于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制度不健全,劳动积累制度没有普遍建立起来。蓬安县白玉乡十村把建立劳动积累制度作为完善双层经营合作制、加强“统”的服务职能,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后劲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并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中,研究制定了积累工的使用范围,合理负担、管理、核算、奖惩等办法,建立了劳动积累工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他们的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审计工作规程(六) 农村用工的审计农村用工是指农民按规定所负担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国家规定户口在农村年满18—55周岁的男性劳力和18—45周岁的女性劳力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者外,每年都要负担5—10个义务工和10—20个劳动积累工。农村用工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