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闵谦 《中国就业》2010,(11):39-41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搞好就业工作,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2002年以来,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重、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促进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并重、省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重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2年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200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就业属于经济范畴,就业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就业工作必须以民生为本,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和经济结构高效率调整作为2010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从而决定了就业工作的宏观经济环境,既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京报》日前报道在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社保相关问题被列入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会议要求,今年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继续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慎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工作已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近年来,全省就业态势趋向好转,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辽宁就业形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要充分利用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口红利的契机,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变经济增长优先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并重,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7,(3):4-5
2007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群体再就业的同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军队复员转业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就业再就业的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获得新进展,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展失业调控上探索新经验,在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上取得新建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层导航     
2007年,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坚持投入、改革、管理并重,以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为重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0,(1):4-4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9年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2010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新思路:坚持把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继续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宜春市就业干部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高昂工作热情,坚持民生为本,落实就业优先,大胆探索创新,扩大了城乡就业规模,保持了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宜春就业创业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9,(3):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高度关注民生,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宗旨,十分重视促进就业和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该市城乡就业不断优化,促进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提升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吴江经济率先发展和民生工作领先发展为背景,以打造吴江就业工作新优势、营造服务民生新业绩为宗旨,按照优化就业,服务民生,实现体面就业、公平就业、自主创业的要求和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永生 《中国就业》2011,(10):34-35
江苏省宿迁市就业工作坚持以“服务经济、改善民生”为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通过服务企业用工、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等措施,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文化》2002,(5):23-25
多年来。我们上海烟草行业在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就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五个力”,促进企业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鸡西市审计局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广开思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谋划今年工作思路。该局确定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和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查处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单位、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建设与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水平,为促进鸡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2014,(12):1-1
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李玲  邬钢  付青 《活力》2006,(3):52-52
2003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使国民经济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内需不足的前提下,扩大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确保社会秩序,都需要以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作后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赢得了一个较为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就业问题本质上是个发展问题。近几年来,咸宁市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六管齐下,广辟就业渠道,实现了发展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稳定和社会稳定。1998年以来,全市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5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6.3%;通过多种途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6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力总数的75.2%;安置城镇劳力12.5万人,占4年来新增城市劳力总数的72.25%。深化国企改革,增加就业。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企业改革促进就业,通过兼并、破产、拍卖等多种方式,转换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07,(8):1-1
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今年6月,在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华建敏国务委员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强调指出,“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我省积极稳步推进就业工作,全省城乡就业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连续11年实现"双过百万",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呈现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一致、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就业质量与各类群体诉求相契合的良性趋势。但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省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2015年,我省将以推动就业转型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稳增量、提质量、优结构、促创业",精准发力,积极作为,确保我省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