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地缘接近、产业要素共享、产业链互补、产业内知识创新速度快等特点.产业集群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节约企业成本;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集群产业升级等.因此,产业集群发展对于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其自身赢得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同时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意图在全面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两型社会”的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下,阐述了世界城市圈中心城市的新模式.针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提出了知识经济推动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模型基础及条件,并基于世界大城市圈的发展经验,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3.
通过武汉城市圈暨"两型社会"相关政策,分析出湖北通信运营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城市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预测武汉城市圈通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探索湖北通信运营商应对武汉城市圈暨"两型社会"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湖泊众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向湖区发展蔓延,呈包围的态势.文章以梧桐湖创意生态城为例,提出对于滨湖地区的发展应当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集聚发展的原则,选择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培育滨湖地区的发展极核,以协调城镇化发展与湖泊资源保护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圈滨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湖泊资源保护与开发为动力,发展生态优先、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实现区域城乡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默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54-55
武汉城市圈的提出为成宁的发展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促进成宁产业升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基础产业的薄弱与政策的不配套和节约理念的缺乏,使得成宁“两型社会”的建设也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基于“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为成宁未来的发展提供具体措施与方案,以及在武汉城市圈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物流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绿色物流创新。文中在阐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和绿色物流基本内涵和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农业绿色物流优劣势,最后提出了发展武汉城市圈农业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升 《企业导报》2009,(8):130-131
如何使武汉城区与远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龚清华 《企业导报》2013,(9):141-142,166
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和迈向新台阶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又处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定义及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系;通过运用学术界既有的对产业结构一般发展阶段的界定和判定标准,来讨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探讨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揭示产业供应链的内涵和特性,提出以技术突破、产业融合及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和实施区域错位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构建武汉城市圈产业供应链。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型社会要求的武汉绿色物流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无一例外,都是把高效环保的现代化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中部最为重要的城市圈之一:武汉城市圈也应基于两型社会要求向绿色物流进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对企业提出了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高要求,被认为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钢铁行业会遇到什么难题,主要介绍了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兴娥 《价值工程》2022,(31):12-14
随着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竞争力水平高低成为城市群抢占市场资源的关键标准。社会竞争力水平直接决定区域竞争力水平,本文以武汉城市圈9市为统计单元,采用2007-2017年的社会数据,构建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测度武汉城市圈社会竞争力,提出武汉城市圈社会竞争力提升策略。以期推动武汉城市圈走向高质量发展,并为中部欠发达城市及城市群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及样本。  相似文献   

13.
对武汉城市圈发展"飞地经济"的前景和意义进行探讨,之后展开对武汉城市圈发展飞地经济的SWOT分析,最后提出推动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确立生态文明理念,这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确立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在观念、制度和物质等层面。目前,武汉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强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制度,落实生态保护法治,建立生态经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圈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大多是从经济层面探讨。本文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具体现象,运用文化学的相关概念,提出城市圈即文化圈的论点,希望在城市圈的建设中更多地融入文化的概念,凸显城市圈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 作为华中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处于全国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其实力,尤其是潜力、走势,均令国内外瞩目。但与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比较,武汉城市圈还是“小兄弟”,“一体化”进程才刚破题,可以说是典型的发展中城市圈。本文拟就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协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文中从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现状及内外在动力机制,使各市应该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产业,在良性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俊  杨臻 《企业导报》2010,(6):144-146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和旅游业市场的逐渐完善与成熟,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中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从区域旅游合作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并在剖析武汉城市圈各地区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品牌认知度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旅游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合理规划提出了总体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鲁文彬 《企业导报》2012,(4):122-123
2006年",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宏伟目标,实现中部地区的真正崛起,金融产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金融产业集聚是实现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2001~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用以探究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部地区的必由之路;是湖北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大契机;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系统性、社会性、公共性的特点.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1+8"现代城市群,以集约化发展思路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为着力点,尽快把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核心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