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证是指注册舍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征,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审计程序。从获取审计证据的可月性来看,函证(回函)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土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相对比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成人主编制但为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的外部证据,和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内部证据,其证明力更强、更为可名。因为,函证的回函,由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外界组织或人员提供,且未经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之手,排除了伪造、更改…  相似文献   

2.
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以利于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和人员分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审前调查的主要内容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性质和隶属关系,单位的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会计政策及所属机构情况等。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单位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以及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形势、所属机构情况等。   3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   4被审计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一、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等资料。审计机关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电子数据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二、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  相似文献   

4.
宋天达  何峰 《理财》2003,(8):47-47
项城市审计局最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国审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所有的审计项目实行公告制。一、审计组召开被审单位领导班子、职工代表、老干部代表、财会人员参加的进点会,下发审计通知书,现场张贴审计公告,让被审单位内部人员和社会各界了解此次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增加审计的透明度,为下一步组织实施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按照审计项目公告制的内容,要求被审单位承诺真实、合法的会计资料;要求凡与被审单位有债权债务关系的重新核实登记;要求知情人提供有关线索;要求审计组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同时还设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行各级机构对内部审计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高的认识,对内部审计工作大多能够积极支持与配合。但也还有一些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仍抱有一定的偏见,造成审计成果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了审计价值的提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被审计单位对经营与管理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人为割裂内控管理与经营发展的联系,片面强调利润最大化目标,过于看重自身的短期利益和政绩以外,从审计人员角度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方面存在欠缺。被审计单位不能充分理解一些有价值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和审计建议的采纳率不尽如人意,内部审计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沟通方面出现问题,审计主、客体双方都有责任。但是按照总行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应该说被审计单位就是我们内部审计人员服务的客户,笔者难过观察,发现作为审计人员在为“客户”服务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个别审计人员职责定位不准确,似乎自己就是钦差大臣、上级领导,行为方式易引起被审计单位的对立情绪;还有一些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虽然提出的问题是有理有据,但沟通的方法生硬,缺乏技巧,让被审计单位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审计风险由三部分组成,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自身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中存在错弊的可能性。可见,固有风险的产生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业务性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品德等,固有风险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无关。审计人员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其存在的固有风险不能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加以防范、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差错和舞弊。结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差错和舞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7.
效益审计就是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进行评价。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以考核有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被审计单位如何配合审计工作江苏省射阳县审计局左爱萍被审计单位如何在审计的过程中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接待有关单位接到审计机关签发的审计通知书时,可与有关规定进行对照,弄清本单位的有关事项是否属于签发审计通...  相似文献   

9.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研究一直是审计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国外学者已经证实的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有: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性等,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因素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空白。本文以上交所房地产公司为样本,着重研究影响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因素,主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规模、审计单位的规模、是否被ST、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股权集中度这些指标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上市公司的规模以及审计单位的规模两个因素显著,而代表审计风险的ST因素,以及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因素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增强审计执法的透明度,信阳市审计局在贯彻执行审计署颁发的38个审计规范的基础上,今年拟制了“被审计单位享有的权利须知”,在外资审计工作中试行。具体方法是:审计机关在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将法律、法规明文规定被审计单...  相似文献   

11.
审计界一直在关注审计风险问题,但关注较多的是社会审计风险,对政府审计风险,讨论得不多。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被审计单位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政府审计的目标从查处问题到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进行评价,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舞弊问题.政府审计的审计风险将不容忽视,而且无法回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理财》1996,(5)
被审单位拒绝签字怎么办?中州审计杂志编辑部:在审计工作中,被审计单位一般都予以配合,但我们也曾遇到个别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对审计工作不予配合的情况。审计法第33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确定审计重点时,如果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相脱节,编制出的审计项目计划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只有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分析,才能真正找出影响经济运行的关节点,才能找准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安排力量,把审计的重点放在那些风险较大的单位和部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因此,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料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如何防范社审风险□魏建军一、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接受委托时,必须全面、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情况、经营风险,以及法定代表人、财会负责人的思想品德等。与此同时,还要审阅以前年度该单位审计档案,并与前任审计人员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15.
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违纪问题不宜提出处理意见许兆杰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完了以后,就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和审计结果编成的文件。目前,审计人员撰写的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审计概况、审计范围、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评价与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会计资料承诺制甘肃/刘来源,侯青苏,张明,孔宪娅会计资料承诺是指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时,对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向审计机关作出的一种承诺。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仅给审计实施造成困难,而...  相似文献   

17.
《理财》1996,(8)
被审单位拒不执行审计处理决定怎么办?《中州审计》杂志编辑部:1995年,我们在审计某单位时,发现其隐瞒收入20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之规定,应纳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费共计10.8万元,审计处理决定下达后,被审单位拒不执行。对此该...  相似文献   

18.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济环境及所在行业的一般了解和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情况的具体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对于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规定,就其内容和方法探讨如下:一、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即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情况。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对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只作一般的了解,而对后一方面的内容应作具体的了解。(一)…  相似文献   

19.
王学荣  毛改珍 《理财》2004,(7):22-23
双向承诺是一种对称性承诺.有利于承诺双方从心理上接受对方,为实现同一目标达成默契,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审计与被审计的双向承诺,既能使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进行工作,并作出郑重的承诺,也能使审计人员在执法时同样置身于被监督之中,接受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审计的监督,为全社会实现诚信和公正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牛自连  陈新环 《理财》2005,(4):90-90
内部控制评审是指审计部门对被审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相互制约性、合规与适时性、遵循性所进行的审计和评价活动。通过内部控制评审,获得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运行的信息,通过“管理建议书”或“审计意见书”等方式向被审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健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改进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