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东盟近期的经济一体化目标是实现区内零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实现"东南亚一体化"。此外,东盟还积极推动"地区对国家"、"国家对国家"和"地区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使东盟在亚洲以至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地区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1.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3.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4.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客观上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1.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2.优势互补、合理交换的原则3.企业为主,市场推进的原则4.分ie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推进地区合作和区域…  相似文献   

3.
4.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条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港澳经济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基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不仅使广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起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20余年间获得GDP年均增幅13.6%的快速增长,而且也使港澳地区顺利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延续了国际竞争力,保证了回归过渡期的繁荣和回归后的稳定。至2000年,三地经济总量约为285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5896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全国总量的22.9%和66.1%。可以说,这一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对外合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亚洲地区最为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冉 《现代经济信息》2013,(13):412-413
东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一条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运作模式即东盟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这一模式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明慧 《经济论坛》2004,(15):112-113
近几十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汹涌澎湃,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为先导,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两翼,以亚非拉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中东欧国家构建的中小区域集团为后续,在世界范围内势头更猛,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在这股大潮的涌动下,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政治经济安全,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性贸易集团和经济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8.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当代经济》2011,(18):104-10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它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  相似文献   

9.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哪些国家作为经济联盟伙伴,西方发展经济学界的激进主义反对南北合作而主张南南合作,近年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南北合作优于南南合作。多元化地选择联盟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珠三角大都市圈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是研究粤港澳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趋势和障碍分析,进一步探索粤港澳进行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的设立问题.应从强化粤港澳合作的市场驱动机制,创新中央政府的引导职能、强化合作的整合体制,建立粤港澳政府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创、新合作组织模式,完善粤港澳合作运行机制、以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为契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创新机制四个方面来深化该区域合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层次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选择GDP、人均GDP、经济密度、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八个指标,对成都经济区所辖八市的综合经济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并结合八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应用城市引力模型,测算了成都市对成都经济区其余各市的辐射影响力,基于此得出,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分三个层次:首先,成都与德阳、绵阳(1+2);其次,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3+2);最后,整个成都经济区八市(5+3)。  相似文献   

13.
杨英  杨桂英 《经济前沿》2010,(3):96-100
文章探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讨论香港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区域运行机制竞争力优势、区域制度竞争力优势、区域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区域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分析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三大"软肋":产业结构转型与相应的资源支撑不足、"积极不干预主义"政策尚未寻找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的"支点"以及与珠江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尚存一定的制度障碍,并指出增创香港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扬长"与"避短"。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加强合作和交流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能互利共赢,支撑环渤海核心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华北地区在能源、产业、人才、科技、生态、旅游等方面合作交流空间巨大,为华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与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香港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广汉  李广众 《经济学家》2001,(4):113-119,128
本文分析了政府消费开支的增长在短期内对香港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政府消费开支的上升将产生不利于香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美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则是影响香港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16.
福建和香港长期紧密合作,促进了共同发展。两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出现了全方位合作的新态势。香港成为促进闽台交往的重要桥梁。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闽港合作提出新的要求。两地必须合力提升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机遇,充分发挥香港在海峡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闽港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增强合作效益,共享合作利益,促进更紧密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性组织,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有必要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从宏观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进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从微观收益来看,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培养新的出口市场,平衡国内经济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内地和香港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江  郑晓敏 《财经研究》2003,29(11):41-47
随着中国加入WTO,几年内将逐步对外开放国内的服务业。在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其内容之一就是内地提早向香港开放服务业市场。内地的服务业尚未成熟完善,而这正好是香港的强项。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说明了内地和香港通过加强服务贸易合作,都能够从中获得比较利益,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闽港澳台经济论坛上,与会的商贸界人士都对如何利用彼此的优势展开经贸合作,从而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步伐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明显加速,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交流更加频繁,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进程加快。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际分工与区域分工格局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区域分工合作的趋势将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也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