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涵盖了企业除货币资金以外的几乎所有资产。  相似文献   

2.
王前锋 《经济师》2002,(8):129-130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使用时间长 ,环境变化多 ,对固定资产价值影响大 ,对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 ,并提出做好固定资产减值应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含义 (一)减值准备的含义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浅议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立 《经济师》2003,(5):186-186
固定资产折旧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回收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计价。文章从折旧的产生开始 ,论述两者的不同 ,并指出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下计提折旧时 ,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而不考虑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由此看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环节有两个:识别减值的迹象和准确计提减值准备。下面就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资产已经减值,以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是国家投资比较大的项目,高校经过合并、扩建等重大的变革,固定资产清查和核算成了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高校固定资产开展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的重要性,对如何实施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明 《经济师》2006,(12):245-246
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金融企业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值准备的计提,面临企业管理者追求经营业绩、资产减值确认标准和计量标准模糊、会计环境局限和税收政策矛盾等问题。针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其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减值准备计提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引进社会中介机构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 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依照税法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新准则对资产要素的重新分类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重新规范,就新准则下企业金融资产减值核算的适用准则、计提准备的范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与可否转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梁杰  赵莉  武华 《经济论坛》2007,(5):114-116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会计准则。在资产损失方面,通过不断改进,也历经了几个阶段。我国在1998年之前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上市公司资产损失准备金的计提,规定简单,缺乏强制性的要求。财政部1998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资产减值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存货及长期投资提取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但其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001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对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02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减值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准则都允许资产减值转回。直至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不包括存货、投资、建造合同资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准则的出台将抑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李红  史晓江 《经济论坛》2003,(15):89-89
一、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有关折旧的具体核算方法(一)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采用按“单项”计提折旧的方法在实务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采用按“分类”计提折旧的方法。但新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很显然,在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应采用“单项”计提折旧的方法,并按该项资产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二…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资产减值的视角,选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家有代表性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总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状况,包括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数、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数、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数等绝对数,也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数与资产总额、净利润的比率等相对指标。并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分项目进行研究,确定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为计提数额较大的减值项目,运用特定应计模型,选取2009年、2010年的数据对上述三项减值准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存货跌价准备等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则没有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 (一)确认、计量资产减值的范围 原制度规定。在会计核算中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是: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八项资产。新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中,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生产性生物资产等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相似文献   

16.
张芬芬 《时代经贸》2012,(14):60-61
合并报表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中的常见报表,信息需求者对合并报表的真实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商誉,这个特殊的无形资产的核算就成为合并会计报表中的难点,尤其是。商誉减值准备”确定的方法。如何确认和核算“商誉减值准备”,计提商誉减值损失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的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织部分,从资产负债表内容上看,“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益、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价值补偿尺度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并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进行列示,完整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具体问题。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地遏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随意操纵利润的行为,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中缺乏会计信息、价格市场机制等,资产减值的确认及计量仍需大量的会计估计,这仍可能被一些作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实务计提运用中的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可以使上市公司在年度之间转移利润,因而成为某些公司调节利润、管理盈余的"法宝".2007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通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这条通道被关闭了.那么上市公司会不会开始执行前突击转回或减少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使用者对会计报告的分析越来越深入.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一直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准确辨析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运用动因及影响程度,成为使用者分析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损失认定不确定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入常用的两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的做法,最后通过企业各期间纵向对比与同行业横向对比的变动差异分析企业计提、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充分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