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店家的字号刘一达一次,美国《洛杉矶时报》的驻京记者问我:“要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什么方法最简单?”我告诉他:逛一趟“琉璃厂”。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又问:“怎么个逛法?”我不加思索地对他说:“你不用进店,只看店门口的牌匾就可以了。你保准能从这些字...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源流     
《信息与经营》2011,(9):14-14
“文人相轻”,这句中国古话用在欧洲设计界,有时候也是台适的,多年前,设计类杂志的一位法国编辑就曾对着一组报导英国设计案例的选题对我说。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物化”论代表着中国古典美学对物我关系的一种经典性普遍论断,在强调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基础上,通过“心斋”“坐忘”的方式,来达到物我互化的审美境界,同时又主张“外化内不化”,这对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研究和创作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成功营销》2010,(2):50-50
百事可乐本身不仅是一罐软饮料,更代表的是年轻的文化和精神。所以,我们是把它当文化与精神的产品在营销。 从2009年开始,百事可乐将在中国宣扬了10年的“突破渴望”口号,转变为“百事我创”。用“百事我创”来宣扬90一代年轻人敢于创造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可 《三联竞争力》2006,58(12):36-37
通过历时一年、16次的网络交换,加拿大小伙子麦克唐纳用一枚曲别针换到了一栋别墅一年的居住权。这个神奇的网络童话传到中国后,物物交换迅速成为网友们的新欢。而吴志壮所做的,是为这些“换客”们搭建一个虚拟的舞台,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易,在“我换、我换、我换换换”的过程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6.
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国人用中国式的“黑色幽默”创造了一个名叫“范跑跑”的超级称谓。我本以为像“范跑跑”这样的超级称谓,一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成想“范跑跑”独步江湖不过一年,就已经有后来者居上了,而且一来就是好几个。  相似文献   

7.
百事可乐贺岁广告表现中国父子两代人用不一样的“我创”方式,在各自的年代同样获得认可,这就像百事可乐,不断地揣摩创新,演绎“我创”精神。  相似文献   

8.
关田刚司 《华商》2014,(2):84-84
我来中国15年,中文已相当流利。别人以为我对中国语言的理解无可挑剔,事实是,我仍常碰到很“囿”的时候,因为中国人的“潜台词”是比中文更玄妙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朱庆辰 《商界》2004,(5):31-31
去年一家杂志把“视新”评为中国“卓越雇主”十佳之一。能够成为卓越雇主,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每一个员工对公司的认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并不符合这次“卓越雇主”的条件。因为最基本的一条,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雇主。“视新”强调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平等,我和我的员工不是雇用和被雇佣关系,我们之间,是因为相互信任而达成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上,上海天文馆展陈总设计师Alexander Brandt飞苹果,从“睿见未来”的角度,为我们开启一扇窥见未来广告形态的窗户。本刊在现场进行了专访。“飞”这一意象对您的意义是什么?在中国做设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或感触?在我还不太会说中文的时候,问一个朋友Flying Apple对应的中文含义,他告诉我是“飞苹果”,从那之后我就叫飞苹果了,他告诉我这个“飞”不是姓,但我还是想坚持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8,(21):122-122
相依相守二十年,梁朝伟终于用一枚卡地亚12克拉全美梨形钻戒换回了那句等了七千多个日夜才等到的嘉玲的“我愿意”。去年下半年起,卡地亚把更多美轮美奂的订婚钻戒和结婚对戒带到了中国,这位“珠宝皇帝”不仅在国内近二十家精品店里设立了“婚戒沙龙”,还开设了婚戒产品的专属网站www.bridal.cartier.com。  相似文献   

12.
应韩国总统卢武铉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邀请,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4月10日至13日对韩国和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温家宝曾表示,如果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06年10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那么“我希望我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国际市场》2010,(1):46-49
初识Lundin Martin Lundin先生亮相中国市场,以一句十分标准的中国话“你好”,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这使我感到好奇,一位新近被任命为柏斯托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外国人,中国话何以会如此字正腔圆?随着我和他交谈的深入,我终于明白,在商言商,人乡随俗。也许,来到中国市场打拼后,Martin Lundin先生了解了中国市场,也熟悉了中国的风土人情,那一句带有浓浓中国味的“你好”,让我感到这位外国人的中国式礼仪。  相似文献   

14.
记者一度天真地以为类似“返佣”的现象早已杜绝,几年前就此问题请教一位营销员的看法时,他认真地说:“我始终认为对业务员来说,这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而不久前对刚从业不久的朋友随意谈起时,她也用颇为认真的态度回答:“如果客户要,我就给。”  相似文献   

15.
倪轶容 《浙商》2010,(18):42-43
孙妙川的办公室颇有些中西结合的味道:一幅道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为民置业”特别引人注目,而古色古香的琉璃、木雕装饰品也印证了孙妙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一叠楼盘设计方案中,孙妙川拿出了两张写满英文的效果图:“这是我儿子在英国办的房地产公司,这个是在伦敦的精品商务楼盘,他打算用五年的时间来打造。”  相似文献   

16.
国外学术界没有“农业现代化”这一名词,是中国人在频繁使用,或者是老外沿用中国的说法,而国外学术界通常用“改造传统农业”或者用“农业发展”这两个名词。  相似文献   

17.
张学庆 《理财周刊》2003,(11):18-21
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形势,是“千年等一回”的机遇;但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确实“让我欢喜让我忧”;对未来房地产业的走势,将始终有三股需求力推动住房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业“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初,我转变了工作职场进入中国内地做广告。2年半时间,用步一脚印的概念谈中国内地广告发展,实在太表浅,就好比瞎子摸象,摸到的那条象腿,完全不是一头象的全貌。而2年半时间,就日新月异、天天在变的大环境而言,却足够让我模糊了对故乡台湾的广告发展,虽然我天天在看台湾广告,平均至少两个月回去一趟,但“清楚”这两个字,说起来仍是有些心虚。  相似文献   

19.
文文 《商》2001,(8):10-11
素以沉稳称的中国首富刘永好,最近语出惊人:“我还可以回去当农民,从头做起”!中国首富与一介农夫之间的差距,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刘永好何以有此话声?人们在惊诧之余,更多的恐怕还是对刘永好人格魅力的折服。  相似文献   

20.
易货掘金     
中国每年有价值数万亿元的库存商品.这给易货交易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历时一年、16次的网络交换.加拿大小微子麦克唐纳用一枚曲别针换到了一栋别墅一年的居住权。这个神奇的网络童话传纠中国后.物物交换迅速成为网友们的新欢。而吴志壮所做的.是为这些“换客”们搭建一个虚拟的舞台.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易,在“我换、我换、我换换换”的过程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与时下火爆的个人易物网站不同,吴志壮服务的“换客”都是企业。从扫街式的登门拜访开始宣传网站,到今天企业收费会员数量达到2万余家,其年交易额超过4亿元,每年的会员费收入超过2000万元。吴志壮用了4年时间,终于在易货领域内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