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贝克尔-墨菲模型通过引入“分工水平”和“人力资本”变量,揭示了分工与分工协调成本及知识进展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应用于模块化系统对分工体系影响的分析。模块化通过知识的独立化改变了分工格局,并影响到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从而对分工体系产生了一系列深入的影响,并对经济增长具有更深入的正效应。模块化还可以更好地解释该模型中的部分界定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系统结构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物理模块、处理模块到价值模块,联系媒介、标准和性质趋向抽象领域和独立自由;从大型电脑、个人电脑到互联网模块化,硬件模块之间关系通过软件实现模块化,使模块化结构更加开放。模块系统利益结构由规模经济、局部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对立转向规模经济、差异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兼容,超级模块化和数码化是其关键;市场竞争、产权保护和金融选择等模块化利益机制推动了企业经营目标、模块化动力和模块创新模式演变。模块化不但有来自模块设计、模块化设计、“行路图”设计和组织模块化设计等自身竞争优势,也有来自数码化、创新文化、科学商业化和政府政策等环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模块化悖论与模块化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块化不仅是一种创新方法,也是一种战略手段。模块化设计过程是一个包括“决策之决策”、“并行性改进”和“选择之选择”的三个阶段模式,需要相应地支付“沉没成本”、“变动成本”和“周期成本,”并形成了“结构价值”、“试验价值”和“创新价值;”模块化深化完善伴随着三大发展悖论:模块化发展与系统控制悖论、模块化无量纲设计与制造过程模块化悖论以及知识模块化与物理模块化悖论;模块化发展过程孕育着三类战略管理手段:模块化引导战略、模块化控制战略以及模块化匹配战略。模块化贯穿于设计和制造全过程,模块化发展动力根源于设计、制造和消费各自内部以及三者之间战略互动。  相似文献   

4.
"模块化"为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模块化产业集群在价值链形成基础、组织权力结构、协调方式、信息流动、企业竞争方式、知识创新模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传统产业集群存在根本的不同.产业集群模块化的路径是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市场模块化及组织模块化的互动.模块化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组织效率,主要表现为:以功能模块为单元的创新效率,以设计规则为约束的协调效率,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为特征的信息传递效率,以主动创新为导向的低趋同化效率,以交易费用降低为基础的交易效率,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效率.产业集群组织的模块化也会受到来自科技发展水平、产业集群的网络性风险以及模块化系统的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模块化: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家庭装修项目为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模块化是系统的分解与集成,它是追求创新效率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分工形式。作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模块化可以使复杂的系统问题简单化、僵化的系统灵活化、耗时的工期高效化、集中的决策分散化。模块化的关键点与难点在于对系统的功能性分析,而模块化程度则取决于系统的可分性与投入、需求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产业结构领域,成为促进产业组织持续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分析金融企业价值链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金融业模块化组织的发展路径,金融企业通过模块化分工与服务外包,最终形成金融业的模块化价值网络,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价值系统的模块化与价值转移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价值”是一个极具争议且令人富于联想的词汇。在最近的文献中,涉及产品价值的研究多数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角度展开的,从消费者层面系统研究产品价值问题的著述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消费者层面挖掘产品价值的基本内涵,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剖析,揭示出产品的价值形成、价值测试以及价值结构的基本关系;进而利用模块化的基本原理阐释了价值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产品价值系统的三类价值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不同于工业化经济的要素结构的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发展趋势中不利地位的性质与特点,文章通过统计资料证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要素上比发展中国家更为富裕,从而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深化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文章提出了经济发展中的要素规划,形成要素动态富裕,国家要实行“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企业要实行“全球组合型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契约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及其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务结构与参数结构具有“同构性”,任务结构对参数结构“赋值”并实现设计完善:参数结构“改造”可推动设计演进.但又取决于任务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任务结构模块化就是这样一种“改造”.但须以规则契约结构为基础,因其是任务之间纵向依赖关系的次优性预先决策。设计目的在于发现和追求价值,但须由市场契约结构为任务结构提供价值背景.而价值背景资本化为模块化任务结构提供了有效“整合”。“递归性”模块化操作不仅创造设计期权,也缩小设计“规模”和“下放”设计权限,有利于吸纳来自底层的创造力量.促进了设计规则市场的形成,并不断激励设计演进。  相似文献   

11.
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产业标准化是以技术标准化为本质特征的,其核心目标在于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与分工经济效应的有机兼容;但最大的缺陷是产品缺乏多样性、产业体系内生性风险较大。产业模块化是以功能标准为其本质特征.它不仅保持了产业标准化的优势.也有效地克服了其内在的劣势。说到底.产业模块化不仅是对产业标准化的升级,也是对产业标准化的整合。本文通过对产业标准化和产业模块化形成机理的剖析.全面比较了技术标准和功能标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产业标准化和产业模块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产品模块化:动因、机理与系统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应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产品模块化问题做出了尝试性的探讨,并试图沿着产品模块化的“形成动因-运作机理-系统创新”三个方面渐进地展开研究。通过研究.笔者提出了“网络经济效应是产品模块化的基本动因”;“市场交易效率的高低是决定模块化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以提高创新效益、降低创新成本的制度创新才是激发产品模块化系统创新效率的根本之道”三个基本命题。并通过数理推导的方式对它们做出了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13.
企业模块化的边界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模块或模块化的涉及范围和利用能力非常强大。尤其是在信,皂,技术快速发展和需求日益个性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模块化理论的重新解读和运用,更有助于我们认识新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大量的研究已显示.企业模块化以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而且带来了许多令人想像不到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企业模块化研究的终结。本文试图在经济学理论和模块化理论融合的基础上.探究企业模块化的形成机理,企业模块化的最佳边界.以及企业模块化后究竟带来了怎样影响三个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利用微观分工的理论 ,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脑体产业分离的重要趋势 ,分析了脑体产业分离和脑体产业再分离的内在原因 ,既而指出了脑体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在脑体产业分离的全球化时代 ,企业如何应变局势 ,如何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以及如何融入全球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供热科学化和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应用于热力公司。其先进性体现在它较好解决了困扰供热行业的难题,实现了用最小的能耗达到热用户满意的目标;其科学性体现在构建了统揽全局的系统架构,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可操作性强。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热力公司,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户年节能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作为信息集散和企业监控机制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当事人在两个市场上的战略行动又会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形成两个市场间的战略互补关系。两市场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客观上弱化了各自的协调失灵问题。进一步引入不确定性,发现当事人知识的差异性也会导致专业分工,从而刺激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采取有溢出效应的战略行动,结果导致了两市场之间的战略互补关系。这种不确定性引发的两市场战略互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并且其中也有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的电信产业标准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事实的大背景下,国家间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关键产业上的竞争,而产业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则主要表现为产业标准上的竞争。这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国际化大分工,国际化分工衍生出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网络经济特性,而全球网络经济特性促使产业优势的发展路径从过去的资源优势、创新优势提升到标准优势。本研究认为,在当前产业竞争优势已从创新优势发展为标准优势的条件下,影响标准竞争的网络外部性的真正来源是标准的安装预期水平,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装基础;安装预期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可以弥补标准竞争中的创新弱势。  相似文献   

18.
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在价值链理论和模块化理论的推动下,学术界针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内涵、特征与分析框架提出了种种的质疑和评判。但对既有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在人们展开“破”的同时,似乎尝试“立”的并不多。在本文中,笔者认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之所以面临如此的窘境,根本上在于产业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企业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企业集合论”和“产品集合论”的产业内涵无法给予解释。鉴此,本文试图在解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同时,通过对基于价值链理论和模块化理论为基础的产业微观基础的剖析,建构出一个能够解释并适应于不同微观经济基础特征的产业组织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革,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升级的历史性关键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当前我国产业在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制度环境4个方面已经为构建产业新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全球产业体系发展呈现出新态势。产业新体系是一个连接现实和未来的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创新化、高技术化、市场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要走市场和政府协同式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