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高潮吕乃澄,刘东1992年中日两国实现高层互访后,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合作发展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日经济的互补性,正在为日本经济界人士所认识;中国正在成为日本企业的越来越重要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他们提出,“要保持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 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0—2003年为考察时段,从总体和产业两个层面,对中国在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长中的贡献度进行实证评估。通过对各经济体出口增长来源的分解,我们发现亚太地区的贸易扩张越来越依赖于需求拉动的作用,而从需求方面看,中国对亚太地区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已替代了日本。东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更加紧密的东亚地区贸易关系正在形成,这为今后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利益来源。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对2014—2018年中国和日本有关机器人的专利数据进行专利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与日本相比仍然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虽然专利量远高于日本,但是高价值专利占比少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产业内部专利集中度不高,可能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阻力。中日两国都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中所占权重远高于日本,但是与日本同样面临着如何提升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中国机器人技术领域基本覆盖了产业中的主要技术领域,与日本相比在技术深度与广度方面还有待提高。最后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8,(2)
伴随着各国经济不断合作与发展,环境伦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间的重视。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在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取得进展,但和别国比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如今日本在环境保护工作上世界闻名,日本成功地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学习日本先进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对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全面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遇当前 ,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都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 ,这使得天津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合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回升 ,为天津与日本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和客观趋势 ,它正在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世界经济从主要依靠资源的工业经济向主要依靠智力的知识经济转变。世界信息网络使世界经济一体化变得易于操作 ,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支持。世界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吴敏 《经济前沿》2001,(1):43-44
一、IT带动日本经济世纪交替的年月里,“IT”这个意为“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在日本媒体中频繁出现。从经济企划厅、通产省等日本多个官方机构发表的统计数字来看,时髦的“IT”正在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据调查,日本IT产业(包括电脑软件开发、电脑系统的建立、管理与运用、信息处理等)的营业额连续3年增加,1999年日本IT市场总值达到了4.9679万亿日元,比1998年增加了3.2%。这说明了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IT行业仍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IT产业之中。IDC预测,日本IT产业今后会更加坚挺,20…  相似文献   

9.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 1.经济环境。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全球经济渐趋知识密集化。互联网的迅速延伸和扩展,使得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怎样把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亚洲,融入到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今天,在亚洲加强地区性合作显得更为重要。亚洲开发银行一贯支持亚洲地区合作,并为此作出了一定贡献。要赢得经济全球化的考验,一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和一个正以惊人速度发展的中国的携手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两国的紧密合作将会为世界经济克服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石油化工产业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日本的石油化工产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笫二位,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随着世界以及日本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日本的石油化工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2.
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是产业合作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全球价值链成为影响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方面。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遵循"产业特征定位—产业位势比较—产业合作模式选择"逻辑链提出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模型,并以福建省主导产业中的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福建省针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决策中,化工行业需要采用垂直和水平产业升级合作模式,机械制造业需要采用垂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理论拓展与实际应用,对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合作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个包括香港和深圳、珠海、广州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正在崛起。粤港经济一体化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合作弱化问题,本文通过对粤港合作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提出粤港新世纪经济合作的核心在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能否走上新的台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粤港经济合作的阶段特征 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合作发展迅速,迄今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合作的模式、合作的动力、政府的角色及合作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宗杰  史述龙 《经济问题》2008,341(1):63-65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许多国家正在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产业集群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介绍了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经验,并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13日,日本政府推出了一部名为《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以下简称《特别措施法》)的法律。综合有关情况,笔者认为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再生事业,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立法,突显重振产业恢复经济政策的权威针对日本目前的经济状况,生产率低下,失业率高踞不下的状况,日本各界认为,日本经济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也丰富,但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的技术,创造新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重振夕日日本经济的雄风。其次,支持日本庞大的经济体系的是日本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给这些…  相似文献   

16.
早期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在毗邻或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间缔结.进入21世纪以来,跨地区、跨洲际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始增多,一些地域不相近、处于不同地区的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跨区域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成为了跨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者.据WTO统计,截至2006年5月,在已经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中,跨区域协定的比重占10%;而在正在谈判的区域贸易协定中,跨区域贸易协定的比重已接近60%.可见,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冲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疆土相邻"的天然纽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表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张锐 《新经济》2004,(4):94-96
在经济增长周期谷底苦苦爬行了十三载的日本经济随着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正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日本经济大臣竹中平藏近日表示,日本经济正在逐渐复苏。  相似文献   

18.
李坤望  宋立刚 《经济学》2006,5(2):591-608
本文以1990-2003年为考察时段,从总体和产业两个层面,对中国在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长中的贡献度进行实证评估。通过对各经济体出口增长来源的分解,我们发现亚太地区的贸易扩张越来越依赖于需求拉动的作用,而从需求方面看。中国对亚太地区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已替代了日本。东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更加紧密的东亚地区贸易关系正在形成,这为今后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利益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析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已经加入或正在加入国际合作机制,并且制定了国内或地区范围内的制度治理框架。其不同特点在于:发达国家注重公司治理或市场机制治理,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注重政府治理。一个好的制度治理体系是国家、产业与企业之间互动与合作,改变生产与消费形式,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城市在工业化或城市化进程中占GDP贡献与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必须尽早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法规;利用市场机制,设立限额贸易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公共研究和基金,突破环境技术,促进企业低污染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它是在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不同产业间的关系,为适应日本产业总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需要而采取得产业结构政策,二是协调各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既能相互合作补充,又能保持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来制定的。一、在经济复兴时期(1945—1960年)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