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在哪个行业,企业的最高执行官参与产品单件设计的现象都非常少见;而最高执行官参与供应商选择以及基层的其他改进工作的做法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只是最近才在航天领域的知名企业通用电气(GE)和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见到这种由上而下进行“管理层承诺”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朱琪  卢锐 《生产力研究》2007,(20):116-117
敌意接管等外部控制机制将由于董事会失效而倍增,管理层变动主要集中在经营绩效不佳的企业。高管被迫变动是在经营绩效大幅下降之前,而且随后绩效就有显著提高。总体上,最高主管变动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高层管理者变动会产生显著正价格效应。外部董事在董事会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中,绩效和首席执行官变动之间关系比内部董事支配董事会的企业要强一些。在控制权争夺之后,新高管更普遍地参与企业资产重组,特别在外部持股者出现的情况下,这些资产重组显著增加了控制权争夺后相关目标企业股价。外部股东的出现是控制权争夺后管理层变换的主要原因,控制权争夺不成功之后管理层变换可能也与接管争夺期间管理者行动相关。  相似文献   

3.
国外大型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近年来,各国企业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都不同程度加强了在环境方面的管理,特别是很多大型工业企业在不断强化环境管理的同时健全了管理体制,在最高管理层中大都建立了环境安全部门,在主要决策者中有专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美国的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公司,该公司以注重安全闻名于企业界。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1992年杜邦革新了环境管理体制,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环境政策委员会和环境领导委员会,环境政策委员会由5名外部…  相似文献   

4.
封面秀     
A把大战略推进为高绩效Harvarel Business Review 2005-7-8月号尽管大多数企业在战略制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获得相应回报的企业却很少。研究表明,企业平均只实现了预期财务绩效目标的63%。更糟的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对于造成这种“战略与实际绩效之间差距”的原因可能一无所知。本文作者迈克尔·曼金斯(Michael C.Mankins)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深入研究了巴克莱投资(Barclays)、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陶氏化学(Dow Chemical)、3M和罗氏(Roche)等高绩效公司的有关做法,总结出了有效制定和执行战略的7条准则:  相似文献   

5.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英文名称CHINA CIRCUIT TECHNOLOGY(SHANTOU) CORPORTATION缩写CCTC)是一家专门生产高精度、高密度、高可靠的双面及多层印制线路板的中外合资大型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将质量意识、名牌意识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创造出“CCTC”牌双面及  相似文献   

6.
赵永强 《经济论坛》2004,(21):77-78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及CEO)作为企业的领袖及“特殊”人才,在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支撑点。企业经理应当具备的素质很多,但总体上要具有三维模式素质(心智模式、行为能力、情商养成)。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借债来购买本公司股份行为的金融创新工具,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近几年MBO实践表明,收购是否成功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是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控制权、团队的协作程度、员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该文对影响管理层收购行为是否成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A化学工程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作为一家拥有员工近4000人、施工项目遍布国内外15个城镇乡村的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受到管理者认识、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薪酬管理表现出内、外部薪酬不公平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没有发挥出薪酬福利的导向、激励作用,以致公司出现大量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9.
何才元  罗红雨 《时代经贸》2012,(20):238-239
首席财务官(CFO)作为企业价值设计与管理者和首席执行官(CEO)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公司管理层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优秀的CFO要引领价值创造,必须具备战略决策、沟通协调、持续学习和团队创新等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公司管理层和广大员工中,又与企业资本提供者(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投资成本更高收益的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并购市场参与各方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明显差异。一般企业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的兴趣下降,尤其是民营企业对于并购市场的态度是“我不干”了;国资委对于上市公司MBO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态度是“不让干”;上市公司管理层参与MBO的态度却是“我要干”。外资并购是有条件的参与并购,即“选择干”。  相似文献   

12.
<正>《执行》一书目前以12种外文版本问世,其作者之一的拉姆·查兰2004年4 月21日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现场演说。北京市国资委所属企业领导参加了讲座。拉姆·查兰(Ram Charan)是一位资深顾问,他为《财富》500强在内的许多公司的CEO和高级执行官提供过咨询服  相似文献   

13.
政策     
<正>国资委开出 MBO 五禁令大型 企业严禁管理层收购 对于前阶段社会上讨论热烈的国有 企业管理层收购(MBO)问题,国务院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李毅中 2004年12月15日明确表示:”大型企业 不能搞管理层收购,一些中小企业可以 探索。” 同时国资委也为 MBO 设立五条”禁 令”:要做好经营者离任审计,对企业业 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购买股权;改制 方案要由产权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制定, 经营者不得参与转让决策等重大事项, 严禁自买自卖国有产权;必须进场交易,  相似文献   

14.
李志斌 《生产力研究》2006,24(11):192-194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途径,收购后将管理层的利益和企业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优化管理层的行为,最终增加企业价值,文章在评介中外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改善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拓宽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资源赋能的作用。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资源赋能作用增加管理层激励呢?本文从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激励的资源赋能作用。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来实现的。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或者CEO具有高学历背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较为薄弱、公司专业性股东话语权较小和公司所在省份制度环境较差时,上述结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促进了公司创新投入,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有效缓解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此外,本文还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确保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的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变革形式,可以赋能公司管理层激励,进而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管理层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持有过多自有现金流的管理层会选择有利于维护自身职位并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即管理层防御,从而产生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绩效。本文以2007~2010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自由现金流对管理层防御的影响程度,并考察管理层防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有充裕自由现金流的企业管理层防御现象更严重;(2)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防御现象更严重;(3)管理层防御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连续4年形成的2 476组经营数据,基于管理层权力配置视角对公司研发决策动因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影响;②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正向影响;③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正向影响;④研发投入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成长性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探讨企业运营能力在研发投入与公司成长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运营能力越强,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国家唯一的法定货币生产企业,担负着我国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印制任务。是一家实力雄厚、装备水平先进、工艺技术独特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下属十五家大型企业,分布在全国十二个省市的中心城市,分别从事印钞、造币、造纸、  相似文献   

19.
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A.V.Feigenbaum)首次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以达到生产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实现客户满意,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长期成功".菲氏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1978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开始在我国推广,主要经历了试验阶段、推广阶段和普及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推广普及,对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强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5,(10)
工作场所的实践会给企业的劳动关系活动带来深刻影响,其核心是工作场所的员工参与管理。工作场所员工的参与管理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类型。中国企业在工作场所中采用的大量实践,反映了目前微观层面中国劳动关系的关键特征,即管理层享有绝对权力来决定公司内部的劳动实践。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工作场所层次的员工参与管理主要存在员工参与管理方式匮乏、企业对员工参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的"企业主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