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11万元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对于无证驾驶、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9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解释》共五部分29条,着重明确了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多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赔偿范围、责任承担、诉讼程序等问题。对保险业而言,《解释》凸显了交强险在交通事故矛盾处理中的作用,但由于多项规定与现行交强险制度存在冲突,将对交强险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亟需高度关注,并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后对保险业的经营及诉讼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保险公司诉讼地位、责任承担、赔偿范围的变化,并指出司法解释中存在争议及尚不明确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就保险业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就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尸的损害赔偿和保险赔偿作出了规定,可以为无名尸案件的裁判乱象画上统一“休止符”。而伤残无名氏的损害赔偿和保险赔偿,从法律、法规到司法解释均未作出规定,实践中存在争议,但鲜见理论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残无名氏受害人的损害赔偿和保险赔偿问题,争议集中在民政部门代理起诉肇事者和保险公司是否具有代理资格。从现有立法看,民政部门代理属于精神病人的伤残无名氏受害人诉求赔偿,是具备法律依据的;但民政部门代理非精神病人的伤残无名氏受害人诉求赔偿,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国家在立法层面上简单地修改有关条文。  相似文献   

5.
1、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29日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既涉及审判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问题,也涉及审判实务和侵权法理论上若干存在争议的重大问题,例如,过失相抵的适用范围、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等一般问题,以及经营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赔偿责任、雇主责任、定作人的责任、校园伤害事故责任、义务帮工致人损害的责任以及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相关的主要是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以及保险纠纷,审理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及其贯彻意见、《保险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增长迅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诉讼案件数量增长较快。2004年《交通安全法》、2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2010年《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构筑了较为完备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依据,有效保障了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以下简称高法司法解释),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高法司法解释本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拓展了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赔偿项目的范围,并对赔偿标准进行了大幅的提高,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方面作了多项的制度创新.它的实施势必将加大道路交通事故中驾车人对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将对我国汽车责任保险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保险     
我国拟规定醉驾伤人保险公司要赔偿3月21日上午,最高法院在官网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针对实践中的改装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理赔、医保外的医  相似文献   

10.
陈福录 《金融会计》2011,(12):15-17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充分发挥企业破产法的应有作用,便于相关当事人正确提出破产申请,推动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破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破产案件受理的适用法律问题,于2011年9月9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至今的6年以来,始终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尤其是有关交强险案件的审理更是热点话题。因此,出于提高处理交强险案件的司法裁判水准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便意义重大。不过,笔者解读了其发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感觉尚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借助本文,分别从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适用关系,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各自在交强险中的法律地位,交强险与侵权责任制度之间的适用关系,交强险与《保险法》的适用关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以便促进有关处理交强险的法律规则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丁兴锋  宋爱琴 《中国外资》2013,(14):186-187,190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制机制,但长期以来各地诉讼程序不一,有损于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统一了相关规定,但该解释中关于责任承担与诉讼程序的规定违反法律并违背私法自治精神,对此应予注意,应通过案例指导或进一步解释区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案件中不同性质的保险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正确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正式起草制定新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案件的司法解释。该解释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历时将近五年,八易其稿,不仅梳理了最高法院以往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而且总结了各级法院丰富的审判实践,更吸纳了最新的民商法理论研究成果。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讨论和反复论证,2007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8次会议通过了法释[2007]12号《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并于2007年6月15日施行。本文就该规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英国《2015年保险法》,保险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保险赔偿金;若保险人逾期支付保险赔偿,被保险人将有权要求保险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责任不仅限于保险赔偿金和利息,而是包含因逾期支付给被保险人造成的一切实际损失。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保险理赔时限,即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关于保险赔偿逾期支付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规定与英国法类似,即保险人应当赔偿被保险人因逾期支付而受到的损失;但就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我国司法实践并未统一。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适时颁布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性案例,以便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能够统一裁判尺度。  相似文献   

15.
上海实施强制三者险的背景 2005年4月1日,《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生效,上海成为全国各省市中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启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强制三者险)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从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要求,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强制三者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9号),并于2012年12月21日施行(以下称《解释》)。该解释的实施,对保险业的经营发展,尤其是车险经营及诉讼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一、对保险经营及诉讼的主要影响(一)关于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关于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所谓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会计师)的执业损害赔偿责任,是指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因过错给委托人或第三人造成损失时,由该会计师或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赔偿责任。我国现行立法对该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会计师法》、《证券法》以及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规定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关会计师责任认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归责原则、执业过错、责任范围、责任主体等尚未能得到明确的规定,甚至法律条文之间还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笔者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该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一、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9.
李金泽 《银行家》2012,(6):124-126
正最高人民法院5月8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起诉、案件受理、管辖、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证据、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等问题。该司法解释一共16条,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反垄断审判领域出台的第  相似文献   

20.
交强险究竟是责任保险,还是与侵权责任"脱钩"的保障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缺乏清晰的定位,由此也造成法律实践的混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颁布后,上述问题进一步凸现。未来交强险的改革,应当在立法上找到清晰的制度定位,明确其责任保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