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省、市两级工业管理体制,是我国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克服目前工业企业领导多头,管理分散,办事效率低的迫切需要。省、市两级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复杂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对待。为此,我们对辽宁省和沈阳、抚顺、大连等三市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辽宁省经委、省财经领导小组、省部分工业管理厅、局,三市部分工业管理局和经委,以及一些基层企业。通过调查,我们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嘉鱼县委、县政府把2000年定为工业企业民营年.一年来,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脱困上,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卖"为首选方式,把产权卖明、把职工卖断、把政府对企业的无限责任卖掉、把企业的诸多麻烦卖光,加快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促进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一是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全县共整体拍卖企业19家,租赁企业11家,股份合作2家,破产企业6家.  相似文献   

3.
<正> 一工业管理的改革是工业体制改革的关键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工业体制的两大环节,决定的环节是工业管理。因此,工业体制的改革要从工业管理上改起。只有工业管理改顺了,企业管理的改革才有方向,才有基础,才有保证。我国工业体制三十多年来进行过多次改革,大都在权力的上收和下放上转,只注意了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忽视了解决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重抓了企业管理的改革,解决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问题,这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郭红胜 《经济师》2000,(2):77-78
为及时了解安福县所辖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后的运行情况和银行债务落实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分析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最近,笔者对安福县所辖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反映如下:一、辖内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安福县国有改制工业企业共有21户,这些企业围绕转换机制、走出困境,都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其改制的主要形式有:1、公司制改组(6户)。主要是对辖内重点工业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5户)或股份有限公司(1户)。改组主要按《公司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的资本收益率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本收益率是影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养老金改革时,大多数国家采用 Feldstein 提出的方法测算资本收益率。本文首先估算了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净利息支出.并首次用 Feldstein的方法估计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结果显示从1996年起,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基本稳定在6%左右,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约低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正> 一、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0年来工业企业改革已在实践探索中全面展开。在此期间,企业承包制做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走过了由试点到普遍推行的发展过程;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承包制成为企业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也是我们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基础。北京市工业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在经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基本思路的初始探索阶段(1979—1982年)和以不同思路、多种形式为特征的徘徊选择阶段(1983—1986年)  相似文献   

10.
近日,山西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经委联合召开了山西省工业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在改革中取得成效的企业领导人;有积极支持工业改革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会议交流了工业改革的经验,讨论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一谈到如何搞活国营企业,就有一种既疲惫又无奈的感觉。确实,我们的企业改革已经搞了很多年,从承包制到股份制,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收效不大。目前,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工业效益攻坚战,一方面说明了省里的决心,一方面也说明了工业改革已到了关键时刻,只能打赢,不能输。那么,工业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改革怎么搞?纵观十几年改革路子,尽管企业情况千  相似文献   

12.
<正>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取得了很大发展,为全省经济回飞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相比于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非国有工业,国有工业企业也暴露出种种不足,尤为令人关注的是,近几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处境十分困难.反映出明显的活力不足、效串不高.其主要表现是; 1.生产速度滞后进一步加剧。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滞后已持续多年.而近年来滞后现象更为突出。“六五”期间,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4.0%,国有工业增长9.1%.国有工业滞后系数为0.35.1990-1993年,整个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加快到30。2%,国有工业速度虽然也提高到12.8%,但相比于整个工业滞后系数扩大为0.58.其中1993年整个l业比上年增长34.4%.国有工业仅增长9.7%.滞后系数达到0,72。 2.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目前部分效益指标已低于非国有工业。“六五”期间.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也有下降,但与同处于下降之中的非国有工业相比,仍占有明显优势,从下表可见。1990年国有工业企业的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平均每一职工实现利税三效益指标水平在各经济类型中均为最高,但到了1993年,这种效益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近三年非国有工业经济效益逐步上升.而国有工业继续下降,它们的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的资本收益率测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云赟  任若恩 《经济学》2004,3(4):877-888
资本收益率是影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养老金改革时,大多数国家采用Feldstein提出的方法测算资本收益率。本首先估算了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净利息支出,并首次用Feldstein的方法估计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结果显示从1996年起,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基本稳定在6%左右,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约低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县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改制的中心环节,从实际出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行“退出”与“强化”双管齐下,走出了一条产业改组、扶优艰劣和强强联合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1999年,该县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转制后的国有工业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苏南地区的212家工业出口企业为例,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78.8%的工业出口企业具有低碳生产意愿,而企业的R&D投入能力、销售规模、管理者年龄、所有制性质等企业特征,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体系等外部因素与低碳生产的现实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验证了目前国外研究结论对中国工业出口企业基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虽然是以出口工业企业为案例,但由于出口工业企业的层次总体高于非出口企业,其研究结论在较高的层次上揭示了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现实意愿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以来,吉林省坚持改革开放,把握历史机遇、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机制,注重速度、效益的统一,努力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发展汽车、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培育食品、医药、电子等优势产业,工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工业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构筑了工业经济新的发展格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取得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活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强其内在的竞争力,是近几年企业改革的重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我国加入WTO也给本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次R(?)D资源清查。省统计局对本省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情况进行清查,结果显示,本  相似文献   

18.
陈柳钦 《经济导刊》2006,(2):125-131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走向融合并不少见.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在实施银行体系改革和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关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走向融合并不少见.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在实施银行体系改革和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关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震  王贝贝  曹云辉 《财经研究》2023,(5):109-123+153
构建绿色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如何使二者实现政策协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财务与污染排放的匹配数据库,借助2009年企业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改革引致的税收减免激励对企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稳健性与安慰剂检验为结论提供了可靠证据。异质性分析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对较高污染行业、非出口企业以及在位企业的减排效应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减免激励使企业得以快速更新设备与技术投资,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以应对环境规制压力。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与环境规制之间存在较强的政策协同效应,前者能显著增强后者的实施效果。此外,文章还推算了税收减免激励对企业绿色发展的作用弹性,资本税后成本每下降1%,企业排污强度下降0.71%-1.64%。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减税降费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