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殷志红 《经济论坛》2006,(19):6-6,48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以来是中国最为复杂的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而财政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获取与分配,从而影响着各级政府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配。财政分配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利益、矛盾与冲突。财政体制是经济利益转化为政治利益的“转换器”。每一次的财政制度变更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都是一次调整。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地方政府竞争性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竞争的特性既表现在从"有限竞争"、"兄弟竞争"到"主体竞争"的转变,更表现为从中央政府主导型经济到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转变。竞争行为一旦受地方利益的冲击和绩效考核的扭曲,容易发生异化行为,形成蜂窝状经济。对地方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应承认利益共享、构建竞争管制机制和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三元调控。  相似文献   

3.
刘琳琳 《经济与管理》2008,22(11):95-97
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目标和利益上有时不一致,地方政府会采取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从而使政策目标发生扭曲。"中央—地方双向纠错机制"意在唤醒基于公共精神的行政治理,注重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制约了振兴东北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央政策支持方式、地方落实政策的积极性、政策制定实施中的协调性、地方竞争与地方保护等诸多因素影响振兴东北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当前,构建中央与地方分责、协同、共治,保障中央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在振兴东北中的政策支持定位,建立促进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激励机制,构建政策制定实施的全方位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先行先试授权机制与改革容错机制,完善区域利益共享、成本共担合作机制,构建激励政策落地的地方竞争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和地方微观经济的指导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从当前地方政府所处的利益格局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到一个理解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揭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中央政府的外力干预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关键,并从中央层面进行激励约束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价治理的利益集团视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是永恒的核心问题,房价治理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是有着利益冲突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达成新的利益均衡的过程.房价治理主要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普通市民四个利益集团,它们带着各自的利益目标进入房价治理场域,对房价治理有着不同的角色表现和利益诉求,并根据各自的利益得失构建起政策博弈机制.主导或异化、抵制或促成相关政策变迁.对房价治理场域中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角色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是理解房价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我国财政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现阶段,由于其特殊地位和利益要求,地方政府在总体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违背中央政策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对资源配置、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转变地方财政职能,加强地方财政监督,是规范地方财政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改革的共识,但从政府主导换到市场决定这个"挡",存在一定阻力。经济要换挡成功,首先必须是"制度换挡"。经济增速下行,更增加了换挡难度,而且经济增速下行也可能成为抵制"制度换挡"的理由。我国经济下行"制度换挡"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在投资和产业发展上,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二是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要由自上而下的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为主。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把地方政府之间的寻租竞争转变为地方政府之间创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科技、实业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这三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A 我国货币政策地方化问题休现在执行主体、政策目标、调控中介及客体和调拄效果四个方面。 1.货币政策执行主体地方化。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主体的地方中央银行(包括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地方央行),均按一级行政区划对应一级央行的方法加以设里,由此,形成了货币政策执行主体的几个因素。其一,出于地方经济利益和自身政绩的考虑,地方政府往往更关心本地经济,因而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经济干预;其二,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除了地方财政拔款和企业及主管部门自筹以外,其余大部要依靠银行贷款D 地区经济发展筹集更多资金,而把政策加以解决;其三,地方政府与地方央行有D 性资金、重点建设资金和“安定团结”资着天然的“地$”联系,地方政府在地方 l 金等缺口和通胀压力向上推托。央行的人事组织上拥有很大发言权,且13.货币政策调控中介及客体地方地方央行的实际问题均由地方政府出面D 化。这突出体现在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解决。因此,在权衡与上级央行和地方政【银行的经营行为以及它们与地方政府的府的关系时,地方央行往往伯重于地方D 关系上。政府,这就导致地方央行在执行货币政D 一方面,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货币策时更多地屈从于地方政府的横向压【政策的调控客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体现在中国房地产上即为中央与地方的楼市博弈。对于中央与地方楼市博弈中体现的"条块关系"基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阐明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楼市博弈情况及"芜湖新政"中中央与地方两者间的楼市博弈,论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楼市博弈间的"条块关系"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建立博弈矩阵模型,反映了楼市博弈中"条块关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且基于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边界.我们的分析表明,集权会损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究竟是采用集权还是采用分权,除了要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外部性外,还要考虑基准到底是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还是社会总效用函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边界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这个变迁过程是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相似文献   

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across local governments that affect regional agglomeration. Though full agglomeration is efficient, in many cases factor mobility is imperfect and the full agglomeration is not realized. This article analysed whether or no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s through local governments. The result is as follows: If individuals are relatively mobil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improve the aggregate income. In this case, when the private production and public sector are small,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er from the productive regions local government to low-productive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刘向明  杨智敏 《经济地理》2002,22(2):241-244
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的优势。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实行旅游扶贫的政策,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今,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中央要求中西部地区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旅游扶贫”呢?本文从怎样理解“贫困”;旅游扶贫是否一扶就灵;旅游扶贫与政府的关系;旅游扶贫与可持续性发展;旅游扶贫与创新等五个方面对贫困地区如何发展旅游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和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双方在对企业的规制要求上出现不一致和不协调的现象,致使企业经常陷入规制合法性冲突的状况,制约了企业的行动选择。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来自不同制度主体的合法性要求,如何在合法性冲突的环境中实现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关系及其对企业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在双制度主体约束下的合法性状况进行了分析。按照企业面对每个制度主体的合法性具备、不明确和不具备三种情况,把企业在两个制度主体约束下的合法性状态分为9种类型,归纳为7种合法性情况。在给出企业应对单一制度主体的合法性管理策略基础上,针对7种合法性状况,分别给出了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各地房价不断创下新高。面对房价飞涨,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政策的实施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以地方政府最为突出。本文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行为特征,在分析双方博弈动机的基础上,构建了博弈模型,进而研究了双方博弈的内在机制,得出中央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严格监督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执行,杜绝地方政府的抵制行为,而地方政府获利的行为则是抵制中央政府的各种调控政策,并且为了取得成功常常采取变相抵制措施。最后,本文分别针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能够达成合作博弈,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表现为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来流动人口和城市市民多个利益集团组成的多方博弈过程,而最终的政策趋向取决于博弈各方对各种权利、资源、政策干预力量等因素的掌握,而各利益相关方支持还是反对改革的主张取决于各方对成本收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