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地理因素研究了我国股市的流动性特征.首先按GDP排名把31个省市划分成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异的两类,在此基础上构建虚拟变量代表地理因素,分别把交易量、换手率和流动性度量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和地理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存在性以及其显著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地理因素对交易量没有影响,对换手率和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发展中"省市公司在流动性方面相对于"发达"省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企业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流动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文章阐释了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分析了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指出对产生因素的分析是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基石,而从内部因素着手识别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应对流动性风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马伟  李勤 《北方经济》2009,(24):54-55
本文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动性指标,从微观角度并结合市场周期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许多企业面临着破产或转型的压力,流动性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引入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影响其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相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了实现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套利风险的视角,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现有定价模型考察了市场对于送转宣告事件的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情况。之后纳入流动性变量、套利风险变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分别构建了送股与转增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套利风险与流动性对送股、转增的影响。结果发现:送转宣告事件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流动性越高,送股比越小,转增比越大;套利风险越高,股票流动性强的公司送股比越高,转增比越小;公司送转股行为符合"价格幻觉"假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市场微观角度对存货质押中可能出现的质物变现情况的流动性进行研究,通过价差分解技术对价差进行分解,排除逆向选择成本后用剩下的价差部分对商品市场的流动性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并设计了度量该市场中流动性水平的指标。对可能影响流动性的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通过全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各变量综合对流动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铜质物市场的每日交易数量、价格、价差、持仓量对流动性水平指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7.
袁婧 《科技和产业》2023,23(3):149-154
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股票流动性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价值在这一关系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企业金融化的利弊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过度金融化对股票流动性的危害,引导实体企业回归主营业务,也为实体企业提高股票流动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邹颖 《山东经济》2009,25(1):123-128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深层次因素。一个基本结论是:到一个更加发达的市场实现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但是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是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多方面因素会影响交叉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态势下,ESG 理念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章基于2015—2021 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 表现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 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股票流动性,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中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 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情绪和信息透明度,进而促进股票流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良好ESG 表现所带来的股票流动性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和企业创新。发掘企业ESG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为活跃资本市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邹萍 《南方经济》2015,33(7):29-46
目前中国股市还存在较多制度性缺陷,股价波动频繁且暴跌风险较高。本文以2003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作为激发机制的货币政策以及作为外部生成机制的股票流动性对中国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与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即随着股票流动性的下降,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显著上升;货币政策越宽松,股票价格暴跌的风险越大;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区分市场势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为熊市时,股票流动性对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放松越容易激化股票价格暴跌风险,且对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的放大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李媛 《科技和产业》2013,13(3):83-86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也就十分重要。本文利用SPSS19.0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综合排名及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秀珠  张春萍 《科技和产业》2010,10(4):52-55,68
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对其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沪深两市家电行业2005-2007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同时对于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自身总结经验、改进管理、优化决策、提高效益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卢英 《特区经济》2011,(4):130-131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揭示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的原因,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具体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呈恶性发展之势,要推进证券市场的预警与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就变得意义重大。以148个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和配对的非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神经网络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此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74.58%和70%,能有效的识别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对有舞弊动机的上市公司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磊 《特区经济》2010,(11):131-132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之一,由于其既关系到股东的利益和福利水平,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因而一直备受利益各方充分关注。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针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从内部根源和外部环境方面分析其问题所在及带来的危害,最后笔者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Panel logit模型理论,考虑财务比率在时间序列上的趋势性和历史数据对结果的影响,构建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偿债因子、盈利因子、营运因子、资本运用因子和资本结构因子均与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施国柱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93-95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时的财务状况,并充分考虑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内部企业经济因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素以及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因素等问题,设置出一套完整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用具体的指标数值来全面揭示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客观地做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索影响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率的财务指标,建立融合主成分分析(PCA)和k-means的PCA-k-means模型,并将指标归类为盈利、效率、负债、成长因子.围绕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分类建立融合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PSO-SVM)模型,为财务预警工作提供支撑.实验选取了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42家非ST公司和8家ST公司的数据.结果表明,营运能力是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最核心的成长能力,市场投资不仅关注短期利润更注重长期回报,行业投资趋于理性和稳健.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视角的管理层自利性财务重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股权激励视角出发,选取了2008年深沪两市发布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报酬契约动因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即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下,由于会计业绩指标的固有局限性、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位等,股权激励很有可能引发更正类的、坏消息类的财务重述。关键词:财务重述;年报补丁: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20.
高如珍 《科技和产业》2014,14(8):111-116
近年来我国证券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得市场信息逐渐透明化,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中呈现出的信息质量如何,以及公司内部建设能否带来正的效应呢?通过采用不同样本形式多角度地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得出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普遍较高的证据。内控质量的引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已建立的内控现状,且实证检验结果中,混合样本和部分年度数据证实了内控质量低时盈余持续性较低,而没能验证内控质量高的公司所反映的高盈余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