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企业要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强调企业要“走出去”。从我国资源现状看,实行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更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充分发挥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双重优势,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实现资源型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楠 《现代财经》2007,27(6):51-53
商品出口、对外投资是“走出去”的两种方式,也是利用外部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一个贡献率效率概念,利用此概念,得出结论:对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有效率。因此,中国今后应重点发展对外投资型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张毅 《时代经贸》2009,(10):83-8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磊  包群 《财经研究》2015,41(6):120-131
在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制约着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背景下,文章采用《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的微观数据集,首次考察了融资能力对我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1)信贷融资能够显著地促进我国的工业企业“走出去”,融资能力越强的工业企业不仅更有可能发生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且越倾向于进行多次投资以及在多个国家进行投资.(2)与国有工业企业相比,民营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可能从融资支持中获益;在融资依赖度低的行业中,融资能力更有可能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发达且完善的国内融资体系对我国工业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8,(3):142-156
在中国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齐头并进以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2004—2013年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集,研究"引进来"对中国内资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引进来"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商投资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效应均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对内资企业对外投资的外溢效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考虑了内生性情况下都是成立的。进一步地,外资溢出对企业向中、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影响较强;对于商贸服务型、研究开发型、垂直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发现外商投资在直接促进内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通过提升内资企业生产率水平,间接推动了其对外直接投资。本文的结论对促进中国双向投资升级以及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较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李洋 《经济师》2009,(4):244-245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有必要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上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入手,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志炯 《时代经贸》2008,6(10):29-31
选择何种途径“走出去”是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企业能否选择适合企业“走出去”的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企业对外投资的成败。具体而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各种有利条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胡序勇 《时代经贸》2009,(11):70-71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中国跨国公司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制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产业和技术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外投资的风险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梅 《经济师》2006,(3):39-40
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渐成潮流,向海外投资也在迅速增加。因此,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而风险防范便是其中之一。走出去的企业不仅面临各种商业风险,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家风险越来越成为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对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应从企业和国家两个方面共同入手,文章只阐述投资者的风险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1.
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严重放缓。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关键在于规避风险,抓住发展的机遇。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之路,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2.
徐海涛  孙潇 《当代经济》2007,(15):112-113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4.
从投资国的角度考量,中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要面临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商业风险,还要应对各种可能随时发生的政治、安全和社会风险.相对于这些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中国政府的对外投资制度就属于可控的范畴.伴随着“走出去”的经济战略,中国的对外投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制度上加大了对企业支持的力度,放松了管制,给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条件.但由于仍存在一些制度政策上的缺陷,反而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构成了障碍,部分导致了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对外投资的困难.因此本文对现有中国对外投资制度进行梳理,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得以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稳步走向世界,它们在促进我国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障碍与困惑。基于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环境保护方面显现的问题,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位置,完善对境外投资的体制机制,必将既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条件,也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走出去"战略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存在替代与促进的关系。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两者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我国是对外贸易大国,也是潜在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可避免地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对外投资与贸易实践,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华人网络如何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锋  蒋为 《财经研究》2015,(12):95-106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与OECD国家的背景下,高技能华人的网络与OECD国家的华人网络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3)从制度距离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网络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远的国家与经济体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海外华人网络能够弥合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开辟国际市场等需要,我国必须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行这一战略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需要有善于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广泛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更有效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要在坚持自主创新、克服“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加大国家支持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的现状截止2005年,中国企业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的对外投资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走出去”模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汝军 《经济师》2006,(2):70-71
为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积极稳妥地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发展的正负效应,以利于政府和企业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