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商》2015,(48)
本文根据目前C2C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律的适应性、经济上的可税性两方面对C2C模式电子商务是否具备征税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C2C模式电子商务在税收法律制度设计的一些对策建议:避免开征新税;促进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代扣代缴机制;减免小微网店税负;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网络经济的主要力量,虚拟化的电子商务的教育以其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本文通过对C2C模式电子商务的税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说明其税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C2C模式电子商务税收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税源;也给多年的税收征管带来了挑战。电子商务是新时代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电子商务的壮大过程中,C2C模式也在迅猛的发展。本文对C2C税收征管进行分析,对征管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介绍,提出了对C2C电子商务税收的建议。我国税务总局对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发票及电子发票形式进行税收,文章在介绍了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后,对C2C模式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电子商务税收监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李佳惠  李兰云 《商》2014,(38):191-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商业领域的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两者的交融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着新兴电子商务带来的种种便捷,电子商务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在其不断壮大的过程中,C2C模式的发展也以迅猛的态势正经历着进一步的成长。由于其自身特殊性,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相关问题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针对C2C模式的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进行详细探究就有着实际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德良  王新亮 《商》2014,(43):175-175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现代商业领域的应用也突飞猛进。现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促使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繁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着新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即新型的电子商务带来的各种类型的便捷,由于电子商务是在新时代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其不断壮大的过程当中,C2C的模式也不断的迅猛的发展着。但是,由于C2C模式非常特殊的特性,所以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税收探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C2C模式的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发展贡献颇大,但其中也隐藏着严峻的问题,即电子商务在C2C交易模式下的税款征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立足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从税收原则和他国经验两个角度出发,对完善电子商务税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电商交易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基于C2C模式下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各界所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C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税收主体、科目、监管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电子化税收制度等策略,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商贸带来了冲击,商品交易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到心仪的产品,这就是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存在诸多弊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政府部门对电商平台监管不力,征管流程的不完善,以及税务部门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造成国家在对电商经营主体征税时困难重重,尤其是C2C这种电商模式,对纳税人不强制进行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征税难度大,造成税款大量流失。文章首先阐述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29)
当今社会,网络购物逐渐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4年的上半年,我国网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5亿人,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进步。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等。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中,主要是B2B和B2C模式的监管,能够统计企业的线下以及线上网络商品的销售情况。但是C2C的监管并不能准确的统计,使得电子商务交易的税务征收以及稽核缺乏有效地监管。本文主要对C2C模式中的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C2C电子商务税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解决我国C2C电子税收的征管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C2C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在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传统贸易模式下的税收规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在研究C2C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C2C电子商务征税的影响进行经济学分析,从税收原则、立法、监管和监察四个角度提出构建C2C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现行政策可行和交易代表性的B2C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为研究重点,分析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状况,研究现行税务机关对于电子商务的实际征管方法(如:发票管理、税源控制),并依据税制比较和税收征管的实际操作难易对现行税收实务进行评估和验证,分析现行电子商务给传统征管制度带来的冲击,并以全面营改增和跨境电商征税的改革为背景,提出合理的税收征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也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应用产品的兴起,在一系列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贸易产生的时间比较靠后,但也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应用,其中以淘宝网、易趣网为主的C2C网络贸易占据了我国网络贸易的市场。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作为一种交易模式,政府有权利对其征税,但是对网络贸易实行税收,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收制度都要做出修改,来适应网络交易的交易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中国C2C网络贸易税收问题,并论述了C2C网络贸易对我国税收制定的影响、意义以及税收制定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和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应用,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陆续上市,电商市场逐步趋于稳定,以互联网为生存培养基的电子商务受到大量网民的青睐和关注,其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C2C电子商务极大地考验了我国传统税收体制和征税方式。故本文通过数据分析C2C电商现状和征税必要性,结合我国近几年对网络商品交易的改进和传统报税环节的跟进,详述我国C2C电商在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C2C电子商务的兴起,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税收征管就成为了摆在税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本文从目前税收征管过程中的问题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是为对C2C电子商务中税收征管问题之初探.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在商业领域,因特网的介入直接催生了电子商务,我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短短十数载,电子商务以庞大的几何数增长,而电子商务的模式对其发展前景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达成买卖双方的共赢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电子商务的7中模式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C2C进行简单的阐述,从专业的角度展望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樊然 《商》2014,(32):173-175
现今,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如此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在给我们增加国民收入和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我国现行的传统税收征管制度已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导致国家税收的缺失。本文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以B2C模式为例,切入讨论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现今发展状况的介绍,B2C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冲击,并探讨完善B2C模式对税收征管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分析现今电子商务在税收征管制度的状况,通过这些分析,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其对传统税收征管制度的冲击,并在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以B2C模式为例下的税收征管制度的建议。可将纳税人区分为不同的交易主体,并分别进行税收征管,通过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完善来实现B2C模式下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的规范化,本文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C2C物流配送的主要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商》2016,(2)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传统商业的改变。电子商务在整个商业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也逐渐渗透进了各个行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拓宽了商业市场;一方面由于我国现有的税收体制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了征税盲区,造成了大量税金流失。笔者拟以电子商务中的C2C为例,研究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体系,针对一税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带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电子商务是否应该征税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C2C模式下,电子商务征税的必要性,以淘宝为例,分析如何进行税务稽核,以及征收税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