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乘铭 《商》2013,(11):234-23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析,探寻资本主义生产下"人"被异化的根源,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由此,马克思又为我们呈现了"人的全面"这一新命题。笔者拟从文本中马克思对人属性的研究出发,探析人属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思想在人类道德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的转折作用。通过回到唯物史观文本的真实语境中,深入探析马克思从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道德观向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转变历程,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解读道德思想,并对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作出肯定性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的一本重要的著作,《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雏形,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其中,异化劳动理论作为《手稿》中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在形成其科学世界观过程中富有成效的探索,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异化劳动理论的作用、地位及意义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思想内容深广而富有真蕴,今天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试着从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求新的理解视角。异化概念主要是在1844年手稿中阐述的,马克思是通过工人的劳动这以范畴来阐释其异化概念的。当人类快速迈入21世纪的大门时,为了更好地追求与享受生活,在人类日常的生活中的种种现状也表现出了人的异化。这些现象,我们将从异化理论展开,并努力寻求根源及解决方法,也从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一次现实性探索和继承。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变得更加深刻且具有了更加复杂的形式。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逻辑归宿和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宏观层面上人的异化加深,微观层面上许多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同样的异化现象。以马克思本人早期对于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的论述为主,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现代性的困局中突出重围,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文中用通过异化劳动的分析,从本质上分析了人与劳动产品、人与人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端。本文对"异化劳动"人学思想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希望能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陶侃 《消费导刊》2013,(8):196-19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手稿》的发现和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学术震动。是马克思主义很为经典的一部,这里面重点的突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作者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及思考,结合相关赍料发现对异化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探究《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希望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今天,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对伟大人物的最好纪念,就是忠诚地继承他所开创的事业,不断地把他的理论推向前进。对我们物价研究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宣传和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价格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探讨如何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社会主义价格的形成理论和价格改革问题,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导下,为开创社会主义物价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战略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道德观仅从道德行为的外部收益角度进行价值判断,会造成过度供给和过度消费,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科学的道德观应该是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的,其判断标准在于道德行为的社会收益是否大于社会成本。正确认识和界定道德产权。构建合理的道德产权制度。能够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道德观的形成,实现个人道德观与社会道德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袁佳龙  乔萌杰  胡苗 《商》2014,(50):122-122
保卫马克思这本书堪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在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认识论的断裂”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理论是他运用结构主义的新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他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对这一理论进行必要的研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阿尔都塞的思想,而且把它作为一个参照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坚持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前提 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但是,它有许多不科学的成份.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与延伸.10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体系和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和正确的.因此,当我们谈论深化和发展这个学说时,一定要坚持它的体系和基本观点,决不能以深化或发展为名,根本背离劳动价值论.同时,要依据新的客观实际,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学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价值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坚持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价值论在世界市场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索,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供学术界讨论。本文分五部分:一、一种存在已久的错觉;二、创立“国际价值”的科学概念;三、国际交换可能使双方互利的原理;四、国际交换可能增加一国价值总量的原理;五、李加图不能认识“国际价值”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马克思不仅运用劳动价值论科学地分析一国内部的复杂经济现象,而且将劳动价值论应用于世界市场,独创性地建立了国际价值理论,从而使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李加图的不成熟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说”是根本无法同马克思的价值论在世界市场应用的原理相比拟的。我们着重研究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从物质决定论的观点出发,科学地解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要不要、为什么、靠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都给出了科学的理解和解答。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社会发展理论,还是我国探索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解决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的类本质异化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因此他把人看作是普遍的、自由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从而与人的类本质异化相区别。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存在异化问题,因此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异化理论在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中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是人类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已有的文献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大多是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的,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的相关思想关注较少.马克思较早地关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从世界市场、国际价值等重要概念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重要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是对已有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对于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的开展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莹 《消费导刊》2010,(5):140-140
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是对人所作的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的人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从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解构、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的社会保险制度构想。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蕴含的方法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保障;恢复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追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典社会保障思潮的理论渊源,又要用"差异性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传承发展,既研究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原理,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社会保障的长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但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普及全民教育的重点学科。然而,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世界经济结构和中国社会现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已不能完全科学地解释社会化大生产中的诸多经济现象。该文从会计学基本原理出发,以四个视角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局限性,并指出会计学净利润与马克思剩余价值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