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2015,(16)
近年来见危不救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人们对见危不救应否入罪的诸多思考。很多人认为见危不救应当入罪,然而,我认为就中国目前社会背景及法制现状下,见危不救不宜入罪。因为一项新罪名入刑并非易事,仅就见危不救罪入刑来说,涉及到犯罪主体的难以确定性、有违刑法谦抑性、法律实践中的难以操作性等诸多弊端。当然,反对将见危不救入罪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见危不救行为束手无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途径来应对。  相似文献   

2.
史宜 《商》2012,(20):111-111
"见危不救"当前颇受社会关注,对其行为能否入罪也极具争议。本文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见危不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的谦抑性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等相关理论的分析,阐释我国目前将"见危不救"行为入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陈斌 《商》2013,(12):200-201
近年来见危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各界对此类道德沦丧的行为深恶痛绝,同时学界对于见危不救入刑的问题产生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从刑法的道德品性、当代社会的风险等相关理论角度分析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理论价值,同时在尊重刑法谦抑性的基础上分析见危不救行为犯罪化的可能性,提出立法设想。望有朝一日见危不救行为能在刑法的规制下有益于道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4.
见危不救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个别事件,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数量上的不断增多,使得道德已经没有办法良好地进行约束,因此立法已迫在眉睫。以法理学角度下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得出见危不救的含义,结合外国和中国古代的立法经验,最终摆脱传统入刑观点,从民法、行政法方面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5.
李小博 《商》2013,(13):274-274,259
成立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以"明知"为要素,对明知的理解,应该根据客观情况来判断当事人是否知情,而将情节严重作为入罪标准也有不妥,建议在刑法条文中对该条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6.
江小琴 《商》2014,(50):188-188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虐待动物事件的曝光,动物保护问题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虐待动物行为是否应该入罪成为法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虐待动物入罪支持者认为单纯的道德谴责已经不足以阻止虐待动物的频繁发生,虐待动物入罪能对施暴者产生更大威慑作用。而反对者提出虐待动物入罪过于超前,不符合中国复杂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虐待动物入罪是顺应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于网络刷单行为的定性进行了研究。第一种为网络刷单炒信行为,对于此,认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第二种为反向刷单炒信行为,对于此,认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不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针对上述行为,网络刷单炒信行为没有入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刑法在保护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诸多空白之处,扩大刑法对食品安全保护的范围势在必行,可以考虑将食品源头环节等食品安全相关环节中达到可罚性的食品安全危害行为犯罪化,设立食品安全事故罪和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罪。  相似文献   

9.
张宇 《商》2014,(14):116-116
刑法的谦抑性是一种原则和精神,体现了“慎刑”的思想,要求刑法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必须谨慎。近年来,醉驾行为泛滥,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交通事故,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行为纳入刑法的规制范围,社会各界对醉驾行为是否一律入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将从刑法谦抑性原则出发,认为醉驾行为不应该一律入罪。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虚假诉讼行为纳入规制范围,虚假诉讼罪单独入刑。但作为新增罪名,虚假诉讼罪在实践中尚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明确之处。本文将通过对虚假诉讼罪在司法适用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提出更好的适用虚假诉讼罪刑法规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鼠仓”行为的入罪,基金经理群体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犯罪主体类型具有可讨论性.本文从基金经理职业特征的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基金经理“老鼠仓”行为高发的原因及必要的刑法规制意义,其次分析了“老鼠仓”入罪后对基金经理职业行为积极的指引作用和消极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了在“老鼠仓”入罪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工资被拖欠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随着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恶意欠薪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的范围内,关于恶意欠薪入罪与否的讨论变得更为热烈.本文将从刑法的谦抑性角度出发,认为恶意欠薪行为不应入罪,应通过其他手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2)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性、娱乐性的增强,竞技体育中的伤害行为屡见不鲜,多由竞技体育领域通过行业规范自行调整与治理,而各国很少将其入罪。现有正当业务说、被害人承诺说、社会正当性说等主流学说支持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正当性。而随着社会发展,部分行为失去其社会正当性,那么就有入罪可能性与必要性,对运动员主观目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处理,以期端正赛风,保护运动员人身健康,促进竞技体育事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以举报相"威胁"要求获得巨额索赔的手段是否符合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要件这一问题,在第一部分中明晰了职业打假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定义;在第二部分中具体阐述了该行为的性质及刑法学的理论分析;在第三个部分中提出了评价该行为出罪与入罪的思维路经。通过以上分析,以期对职业打假行为的规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杨丹 《消费导刊》2010,(5):115-115
医疗活动是比较特殊的活动,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这致使医疗主体的注意能力、注意义务、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等要素难以确定公允的标准,引起理论上的许多争议。本文结合现行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规定、国外理论对国内外有关医疗事故罪罪名认定的问题的浅析,使人们对医疗事故罪的认识更加明晰,更好实现刑法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骏 《商场现代化》2007,(36):268-269
对商业秘密进行刑事保护必须贯彻谦抑原则。应取消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入罪的规定,将违约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予以非犯罪化,取消处罚过失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应将"造成重大损失"作为犯罪成立条件而非犯罪既遂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酒驾,飙车和毒驾等为代表的危险驾驶行为和案件逐渐增多,给他人生命财产乃至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重大危害,社会公众对此纷纷表达意见和看法。通过分析危险驾驶罪的立法概况,从犯罪构成层面对危险驾驶罪进行解释,审视危险驾驶罪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中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最终提出危险驾驶罪在今后的立法策略。具体来说,毒驾入刑,提高自由刑幅度,完善行政实体法以衔接刑法,明确醉驾者与劝酒者构成共同犯罪等等。  相似文献   

18.
媒体眼     
《金融时报》日本政府不应救东电日本政府正力争通过救助东京电力公司的方案,东电是出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所有者。然而,此事即便成功,付出的代价也也太大:救助,无异于在宽容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毒驾"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近几年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呈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并造成毒品交易机动化,增加了打击毒品犯罪的难度。但是我国刑法并未将其纳入犯罪的范畴,基于"毒驾"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有必要用刑法这种严厉的法律加以制裁。"毒驾"没有入罪易产生同案不同判,引发司法不公正,因此"毒驾"入罪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也是实现法系均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曹阳 《商》2013,(9):158-158
海难救助中,将财产救助中的报酬救助模式简单植入人命救助中,虽然可提高救助方的积极性,但同样可能损害人道主义原则。对此,一方面,传统的义务救助模式不可舍弃;另一方面,报酬救助模式在引入时必须适当改造,使其与义务救助模式形成错落有致的互补,以提高海上人命救助的效率,维护海上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