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商》2014,(20)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则根据《白毛女》的不断改编的演变分析政治和非政治性的话语关系的博弈过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采用历史的回溯法论述《白毛女》的改编过程中的话语权彰隐,即所谓的五四以来建构起的女性主义话语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建构起主体性,以女性主义话语依托的非政治性与政治性话语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便值得考究。并且据此思考《白毛女》研究批评的多重角度和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白毛女》的传播情况,涉及《白毛女》的传播环境、传播形式、传播特点、传播者及受众等多种传播媒介,以及这些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白毛女》的创作过程表现了我国现当代经典文学变化、趋于成熟的过程,并在传播过程中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反映出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价值观的变化。通过还原《白毛女》的创作过程,探析《白毛女》的历史背景及传播影响,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样式的"白毛女",在不同地区的反响情况,以及媒体如何对《白毛女》的评价。《白毛女》中所包含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使得我们在阅读《白毛女》时还能意识到对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江雪歌 《中国报业》2022,(20):72-73
受众群体本位视域下,新时代献礼剧逐渐建构起新的话语体系。《觉醒年代》打破了传统主旋律剧的传播壁垒,取得了口碑和收视双丰收的好成绩,收获了年轻受众的喜爱与追捧。本文剖析了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新时代主旋律献礼剧是如何通过角色塑造、叙事角度、传播策略实现在年轻群体中的成功传播。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部作品,其许多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三部戏剧为例,分析了作者笔下的女性之共同点以及其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来看,《悦己》杂志推出的悦己语录,生产了女性的快感,在男性话语大行其道的话语空间里开辟一席之地,试图重构女性话语,提升女性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及出版于2000年的《普拉斯未经删节的日记》中体现的母女之间的隔阂与敌意,讨论1950年代美国社会中母女关系的分离倾向。同时,结合其母亲整理出版的普拉斯的《家信》,从母女话语中的不一致解读母女对话的障碍。在如何建构母女间的纽带成为女性主义者关注焦点的今天,本文回到1950年代寻找母女关系的症结,力图为肃清母女交流中的壁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分析张玲和孙致礼两位不同性别译者在中译本《傲慢与偏见》中的不同风格和取向,以及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的前言、脚注等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探索译者女性主义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对译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秀伟  李海峰 《致富时代》2010,(11):199-200
该文结合叙述学、女性主义阐述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从作家身份,女主人公话语的角度切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证明这部作品的叙述,既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又体现出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些思想观念的认同,在叛逆中体现平衡,平衡中又透露出叛逆,即作品本身存在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小说对恋爱,婚姻的描写生动,真实,语言风趣幽默,对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塑造更是成为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面对恋爱婚姻选择时突出的女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话语研究方法对欧盟对华反倾销贸易政策的话语策略特点进行分析和解剖,从其并不避讳的"保护"宗旨,到其对反倾销问题的法律性非政治性强调;从其反倾销与对华贸易政策的刻意"脱钩",到其影响公共心理的政治策略使用,试图从这四个方面来揭示和了解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话语思维方式和策略原则,以谋求中国在与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上的应对和沟通更为有效和畅通。  相似文献   

11.
李敬 《科技转让集锦》2008,(19):158-158
虹影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上海王》中作者体现了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虹影塑造了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性格,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中成长并取得了成功。作者宣称超性别写作,但是在潜意识下仍然出现了双声话语,但是作者利用她独特的观察方式和情感经历,在女性主义写作上起到很好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权主义作家。在五四时期女性写作的第一波中,她以其女性话语、女性题材、女性主题、女性共鸣等特征,彰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创作特色,同时,又以其“花瓶论”、“自救论”、“共负论”、“相成论”等女权主义观点作为自己创作的理论基石。对庐隐的女权主义写作的研究,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史的建构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高冬雁 《品牌》2014,(8):101-101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大多是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解析。她的长篇科幻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也多是从女性主义或者是生态主义进行解读。本文试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玛拉和弟弟丹恩的姐弟关系,得出玛拉潜意识里有明显的"恋父情结",在这种情结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便会在现实中寻找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女性主义被引进中国,在为中国的女性主义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的同时,也对其在中国存在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男女平等"的要求作为一种话语被女性主义提出同时又被后现代话语所消解。后现代和女性主义的结合本身似乎就存在着矛盾。于中国而言,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即使再好,不与中国的实际结合,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5)
马克思主义目前没有一部关于女性问题的专著,但是在查阅《共产党宣言》时不难看出里面的内容是与女性解放问题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解读《共产党宣言》,结合其中马克思关于女性解放的思想进行简单阐述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争取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真正实现平等,以及推进全人类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6.
陈影霜 《消费导刊》2010,(4):219-220
《女性主义观点的社会学》,这本有着醒目的玫瑰红封面和用繁体字编排的书,带给我全新的感觉。书的简介中写道:“女性主义整体而言是一场致力于解放女人的运动。女人处在男流的社会中,往往被忽略、扭曲和边缘化,换句话说,劣居从属的地位。为了解放女人,必须了解、进而扭转这种从属的状况。女性主义就从这一点出发,重建知识的生产途径,破除男流社会的迷思。女性主义并不是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观点,但女性主义从根本挑战了男流社会学自以为是的理论假设,并主张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解释有重新建构的必要。本书就从颠覆男流‘教科书’着手,一点一滴剖析女性主义如何改写男流社会学的版图。”  相似文献   

17.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田纳西的《玻璃动物园》和苏青的《结婚十年》两部著作。虽然两部作品来自东西方不同的两个国家,但都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生活状况和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绝望主妇》自2004年开播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是一部表面上打着女性主义旗号的剧集,但通过分析剧中的隐喻性话语,可以看出该剧隐含的男权社会下女性受到的压制。主妇们努力反抗,试图走出困境,然而却陷入绝望。  相似文献   

19.
何莎莎 《商》2014,(12):239-239
二十世纪以来,女作家作为特殊的写作群体,其书写方式较传统有了革新性的变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其要求用女性话语颠覆男性权威话语,重构女性形象。本文试以其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情人》为例,从两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在伸张女性上所作的努力,同时忧虑地指出当传统的道德观念仍在起作用,女性的伸张依旧无力,她们实际上仍遭受着巨大的压抑。  相似文献   

20.
李若彬 《消费导刊》2009,(4):225-226
本文在简要介绍贝内特《马克思主义与通俗小说》一文的主要思路与影响的基础上,以小说文本和据之改编的同名电影《教父》的出现、内容及社会影响为例,印证了文中观点,并对"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意义差异及其演变所反映出的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