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联邦德国研技部长里森胡贝尔博士发表了题为《核聚变——未来的能源:幻想与实现》的文章,概述了欧洲核聚变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氢弹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实现核聚变的唯一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原动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日趋枯竭。能源消耗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发展新能源,保护环境,已被世界各网所高度重视。人类已经把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核聚变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做为未来替代已日趋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但是,做为另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冷能”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性。美苏首脑在1985年11月会谈声明中曾表示支持开展“最广泛、切实的国际合作来获得这种实质上是取之不尽的能源”。但由于此项研究费用昂贵,目前只有几个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10(2):178-201
不可再生能源 ( 化石能源) 在资源与环境上的不可持续性, 决定着化石能源这条能源路径的不可持续性; 而核聚变反应堆的发展因技术上存在许多难关难以攻克, 其在未来能否进入人类的商业使用领域存在不确定性, 因而最有可能的路径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路径。 在这一能源路径的演进过程中, 人类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在世界能源演进路径的大背景下, 探讨中国的能源演进路径及在进入 “新常态” 下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 包括转型的方向、 转型存在的困难和瓶颈以及应对措施。 中国仍然存在化石能源路径依赖, 突破这一路径依赖取决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节能减排,寻找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同时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置于一个产业系统。实现这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将是人类未来生产生活的必然趋势。本文分别从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费两个方面,就全球和中国,现在和未来两个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指出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的努力,重点研究交通领域的改革方向——构建可持续的交通系统,这是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交通量激增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核聚变产业化应吸取美国的教训。虽然美国核聚变点火技术已经实现能量净增益,但其产业化不仅面临成本约束,更面临本国产业政策对立冲突导致的财政支持约束。基于美国教训,分析中国核聚变产业化面临的外部冲击、技术颠覆式进步、发展不平衡等隐患,认为中国应着手规划能源强国产业发展战略,以保证国内核聚变产业链具备应对外部冲击的稳健性,兼顾技术渐进式和颠覆式进步的包容性,协调能源结构、资本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7.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所属的Cadarache研究中心,有一个专门从事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工作的实验室(法文缩写为DRFC),其试验装置是一个称为Tere Supra的托卡马克装置。 受控热核聚变中维持反应的约束时间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全世界物理学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4,(8):11-11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中国能源的特点,解决能源与环保的问题,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及有关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研究了多种解决方案和科技现状后专家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内燃式发动机仍将在很长时期内在车用动力系统领域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目前主要是以内燃式发动机为基础对各种可能的替代能源进行开发和研究,如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醇醚燃料以及合成燃油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是核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合理利用问题,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至少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如何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能源,同时解决和能源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安全、清洁、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从根本上解决日益恶化的世界能源危机,第三世界国家对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的研究兴趣浓厚。尽管财力有限,研究工作主要在中小型托卡马克环形器上进行,但这并不影响核聚变研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薪材消耗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薪材能源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在人类使用的总能源消耗中占很大的份额。通过对中国农村薪材消耗问题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薪材消耗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1988年8月份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爱里切市举行了第八届国际核战争问题讨论会,会上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代表宣布了他们在激光核聚变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引起了会议代表及国际科技界的轰动。普遍认为,这一重大进展将对人类新能源的探索过程产生影响。我国在制定高技术计划时,对于聚变能的研究只注意了受控热核反应,(或称磁约束聚变)而对于激光聚变(或称惯性约束聚变)技术未予注意。因此,现在介绍一下激光聚变的基本状况及这一突破可能造成的影响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核聚变研究与ITER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的核聚变研究(1)磁约束核聚变简介聚变能是一种战略能源,也是21世纪的换代能源。核能是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它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质子通过裂变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由于裂变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而另一种核能形式就是目前尚未实现商用化的聚变能。氘氚聚变反应能够释放出大量能量,其燃料氘和锂在地球上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聚变反应堆既不产生硫、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物质,也不释放温…  相似文献   

14.
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若干财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能源问题,如何有效保障能源供应将是政府公共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从中国目前能源供给的实际情况来看,保障能源供应又必须与调整能源结构结合起来。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次能源比重大,长期存在过度依赖煤炭的现象,而且根据中国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这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从未来走势看,由于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消费增加迅速,将出现由需求侧推动的结构性变动。总体来讲,应当在政策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目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未来我国能源工业能否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外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未来20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替代资源的寻找,二是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态的维持,未来20年,我国水能和核能的开发将逐步进入更大的视野,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将进上步 经我国的一 能源构成和利用结构。总的趋势是天然气率先填补煤炭在结构退行中的份额,天然气、水能、核能在高科技支持下进上步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尤其是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将在21世纪初叶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咨询》2005,(2):1-1
在经历了生物质(以木材为主)、煤和石油三代能源之后,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一些国家便开始寻求可供利用的第四代能源,研究太阳能、海洋能、热核聚变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以此作为石油能源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对工业能源的依赖程度,可以说工业能源问题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的发展,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梳理了国内学者对我国工业能源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工业能源的需求与其利用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因素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从短期以及长期两个层面思考了我国工业能源的未来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引发的可再生能源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碳排放和低碳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人类走向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未来世界发展的能源格局中,煤炭消费将在终端能源使用中逐渐减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对低碳经济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进行简要论证,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目前我国能源进口地理方向和运输通道较为单一,能源面临各种安全困惑.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后,中国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能源、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将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即拓宽能源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增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