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本期开始,本刊对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和中国SG13专家组编写的“ITU-T IP网络标准的研究进展”的文章分三期刊登。该文是参加ITU-T SG13研究组2001年5月委内瑞拉会议的总结报告较为充分地反映了IP网络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接入网概念是近些年提出来的,1995年国际电联ITU-T公布了G902正式提出接入网概念,从此接入网技术就开始得到迅猛的发展。我国接入网建设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及时制订了接入网的技术体制、标准和测试规范等,并于1996年开始了V5接口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接入网设备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已与发达国家处在相同的水平上,某些方面走在了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6,(8):13-13
在电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化工作在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乃至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统一的国际标准不但可以加速新业务的发展,还可以防止市场的分裂。在过去的50年中,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组织一直承担着推进国际标准统一的重要角色,在制订和协调统一的电信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ITU-T迎来50周年庆典,其成立50周年庆典大会在日内瓦举行。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家清楚地看到网络向以IP为构架的NGN方向上演变。在网络转型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固网智能化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接入控制技术和实施多样化的宽带接入等都是网络发展的重点。 NGN标准化进展 ITU-T NGN研究工作将FGNGN从2006年名称改为: “the NON Global Standards Intiative(NGN-GSI)”,工作方式也做了相应的改进,ITU-T各研究组都在开展NGN标准的研究,它们分别从网络框架、网络性能、业务需求、网络协议、固定和移动融合以及承载等方面推进NGN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三、公共网络中实施IP 业务 1.研究方向 随着IP网络和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于公网中传送IP流量的网络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IETF认为MPLS机制是广域网中比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案,而且也将其用作专网中传送IP流量的基本协议;ITU-T中在Y.1310中推荐MPLS为在公用ATM网中传送IP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5):60-61
为了提高通信网开发业务的能力,1984年在美国最早提出了智能网的概念,它一出现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该体系的目标是应用于所有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7.
一、IP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IP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是会议的最重要的热门话题。由于IP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ITU-T所有研究组都将IP的研究列入重点。本次会议在这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如下一些问题,这些内容对国内电信业务的开发、运行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H.GCP(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网关控制协议) 本次会议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提案——H.GCP。由于它对当前IP网中多媒体会议系统,特别是当前的热门话题IP Phone有很大意义,因此本次会议中研究进展很快,经近两周的研究,已决定在本次会议中  相似文献   

8.
希玉久 《当代通信》2004,(17):64-66
从通信的全程全网的角度看,根据ITU-T的定义,固定网的全网可划分为公用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CPN),其中CPN的这部分应属通信用户所有。通常将市话端局、局间中继网和长途网一起统称为核心网(CN),将端局至CPN之间的网路部分称为接入网(AN)。国际电联的建议是以ISDN网为基础来考虑的,因此CPN即是用  相似文献   

9.
谷和启 《当代通信》2003,(13):17-20
一、智能网的概念 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IN)的概念是美国于1984年提出的,智能网的定义中并没有人们通常理解的“智能”含义,它仅仅是一种“业务网”。目的是提高通信网开发业务的能力。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下一代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内涵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2001年4月ITU-T SG13(多协议及IP网络研究组)和 SG16(多媒体通信研究组)在日内瓦联台举办了IP网络和MEDIACOM—2004国际研讨会。会议就下一代网络NGN专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SG13于2001年5月在Caracas召开了2001-2004研究期首次会议,有关NGN是本次会议的热点。由于SG13历史上一直是网络总体研究组。牵头开展电信网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电联ITU-T SG15在用户接入系统上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用户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尤其是本地金属线上的高速数字用户线(xDSL)传输系统的标准化问题,在1998年10月的SG15全会上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有关xDSL的系列建议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了关于HDSL的新建议G.991.1,完成了6个新建议(G.992.1、G.992.2、G.994.1、G.995.1、G.996.1、G.997.1)草案的定稿,将提交99年6月的SG15全会通过。其下一步的目标是起草新建议G.  相似文献   

12.
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是国际电联(ITU)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它除了包含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外,还可以包括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在ITU-T第13研究组的最新建议G.963中,把接入网(AN)定义为本地交换机(LE)与用户端设备(TE)之间的实施系统,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局(LE),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TE),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的功能需求接入业务节点。接入网新概念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世界电信日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国际组织——国际电联的诞生纪念日。2006年5月17日.在国际电联成立141周年之际.国际电联将迈入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本地环路限制了网络的数字化,为提高网络的建设水平,ITU-T提出了接入网的概念,将整个电信网划分为:交换网、传输网、接入网。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期促进整个接入网建设标准化。ITU-T提出V5接口标志着接入网的协议体系基本建立,对整个电信网络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金属线接入技术(HDSL、ADSL)、光接人技术(PON、DLC)、HFC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接入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各位亲爱的朋友: 人类历史记载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娱乐方面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其中有许多变化要归功于通信技术方面的革命。自1865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创立以来,这些变化也一直反映在国际电联的历史中。光阴荏苒,国际电联的作用在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为世界人民的沟通与交流牵线搭桥的使命依然如初。人们渴望繁荣与和平,同样也渴望沟通交流,这都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当来自20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举行国际电联成立大会时,一位创始人在其致辞中就明确阐述了国际电联的宗旨。引  相似文献   

16.
每年5月17日,国际电联都庆祝世界电信日,纪念国际电联1865年在巴黎成立。今年的主题突出互联网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自从TD-SCDMA标准提交并获得国际电联和3GPP接纳以来,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版本的3G标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全球3G发展的情况类似,TD-SCDMA也一度处于徘徊和低落的状态.近日,关于TD-SCDMA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重新唤回了人们对于TD-SCDMA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3):76-76
国际电联于每年5月17日都会庆祝世界电信日,以纪念国际电联于1865年在巴黎成立。而今年的主题突出互联网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国际     
《中国电信业》2012,(3):84-85
国际电联推出“ICT与年轻女性”网站 国际电信联盟(ITU)启动了一个新的网络门户网站,专门帮助女性在迅猛发展的信息通信行业寻找培训、就业机会和职业信息。国际电联此前将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定为“信息通信与女性”。  相似文献   

20.
国内移动智能网的发展 自1992年ITU-T发布智能网的第一套建议IN CS—1至今的10年间,智能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智能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标准跟踪研究阶段;智能网产品研发阶段;智能网产品市场培育和推广阶段。就智能网的标准而言,目前影响较大且已经被广大设备提供商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