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有企业将进一步溶入国际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从表观上看,只是企业间的产品品质和成本的竞争,而其实质是包含了人才、机制、企业文化在内的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开发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步入21世纪的岁月里,我国部分大中型企业已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着手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有关专家预测,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尤其是企业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逐步重视,21世纪我国企业将进入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纪元。本文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某些技术与方法做初步探讨。一、人才战略预测人才战略预测,就是根据人才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  相似文献   

3.
徐世杰 《中国石化》2004,(11):66-66
在国际竞争日益本土化,国内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已成为各国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面对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挑战,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科技与信息的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种资源的竞争与组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与运用。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引进人才,利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企业生存及实现经营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题。 一、人才争夺加剧,国有企业应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挑选最优秀的人才是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国有企业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的当务之急。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使市场急需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专门人才,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抢手和重要,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以其敏锐的目光,及时地把握市场变化、以人才抢占市场制高点。如作为  相似文献   

5.
建立全员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益最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技术、资金、人才的激烈竞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人,已经开始成为一种重要资本,参与并渗透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只有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与干劲,以提升企业的绩效?怎样才能留住优秀员工,保证企业的相对稳定?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把…  相似文献   

6.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更面临来自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应对国际竞争的最主要途径便是加大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增强企业核心实力.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用人制度的改革,人才交流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构成挑战。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国有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在体制上不断创新,珍惜人才,留住人才,以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加入WTO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改革不仅把企业推向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前沿,而且促成了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在这场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劳动力逐渐从商品向资源转变,人才开始作为高品质的资源被引入资本式运作登上竞争的舞台。这预示着,现代市场的竞争已经从资金、设备、技术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较量。国有企业是否具有与之匹配的人才实力呢?不少国有企业已经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而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产品,就有了竞争的实力。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当前国有企业科技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相当严重,给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诸多不利。稳定国有企业科技队伍,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其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前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力资源已成为最可宝贵的资源,人才对国家、社会和一切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在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人才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已成为决定电力企业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创新我国电力企业绝大多数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大型国企的一般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缺陷。又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于缺乏竞争的环境中,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和管理功能一直没有真正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上,对人的管理依然停留于…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澈 《华北电业》2012,(3):56-57
在面临金融危机的今天,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经济形态已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产品、品牌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今天和未来的市场准入证。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构建市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是国家电网公司“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中“抓队伍”方略的具体落实,也是企业人本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方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企业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方向。国企人力资源激励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激励方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使国有企业面对一个发生重大变化的市场环境。首先面临的挑战将是严酷的人力资源竞争。人才竞争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而掌握尖端科技的创新型人才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将成为国际人才争夺战的焦点。人才需求层次的多样化使得人才竞争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局面,因此,人才“留”与“流”的矛盾将更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竞争呈咄咄逼人之态,我国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外流相当严重。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优厚的待遇,从各方面登陆抢滩,网罗优秀人才,使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开发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成为继市场之后各大商业机构又一激烈竞争的战场,目前,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化程度还很低,中国EHR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相比之下,中国的HR极具中国特色。企业迫切需要服务厂商深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现状,提供的服务不仅能充分满足当前需求,防止一味追求先进理念,削足适履的倾向。同时,为了适应未来的长远发展,又要求企业能深刻理解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系统又能支持企业管理未来发展和提升。因此,能够提供“中西合璧”EHR服务的企业,无疑将是EHR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服务和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众多资源之一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刘玲 《化工管理》2008,(7):31-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在于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开发和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人才的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国有企业由于其长期的机制上的原因和自身体制上的种种缺陷,必然在与从跨国公司到私营企业的所有非国有企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一被动状况,已成为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持健康发展态势的当务之急。一、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人才聚集曾经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一大传统优势。然而自8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优势已日渐丧失,各类优秀人才在许多国有企业呈逆向流动的趋势愈演愈烈。从国企人才的流出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