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露 《中国西部》2001,(1):60-71
一直想采访冯刚,几次相约都未能如愿。前不久,我终于依约走进了他的家。冯刚在新疆摄影界已是小有名气,众多媒体对他相继进行过报道。我想,能自驾车出没于戈壁大漠之人一定是一个粗扩、高大的西部汉子。然而,当开门后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位身高不足1.7米的精瘦书生。进屋后,我立刻被墙上悬挂的一幅《冬季藏野驴图》所震撼,这幅摄影作品无论是从光  相似文献   

2.
<正>值中丹两国建交65周年暨丹麦驻重庆总领事馆建馆10周年之际,"2065-摄影家眼中的中丹城市"也于5月31日举行。此次活动由丹麦格兰富公司组织,历时半年多,邀请中国和丹麦摄影师彼此互访,用图像描述他们对城市的理解和感受。在现场展出的57幅摄影作品中,有17幅是来自丹麦的摄影师孔彦森Jens Schott Knudsen的作品,展现了一位外国摄影师眼中的重庆。孔彦森的作品引起了许多重庆市民的关注和共鸣,忙碌之余,他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和他的相机与重庆的故事。谈到摄影,孔彦森说,其实他并不是一名专职摄影师,"我的真正职业是一名律师,现在在北京一  相似文献   

3.
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赵希祥从一个摄影的门外汉成为一名技巧娴熟的摄影工作者.赵希祥深知,不进取者无所获,于是,他产生了新的事业萌动,那便是对摄影艺术的追求,而不是单纯的摄影技巧.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赵希祥由此走上了真正的摄影艺术之路. 在《黑白瞬间——赵希祥摄影艺术展》的57幅作品中,黑白摄影作品占据了全部.生活是多彩的,而生命的本色却是黑与白.他认为,黑白摄影是许许多多摄影家内心里的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更是摄影家一种最淳朴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绘画艺术作品走向市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而摄影艺术作品走向市场,这一话题似乎还很新鲜。由山东走向世界艺术中心在济南市新世界商城现代艺苑画廊举办的《郑立强摄影艺术作品展卖》,将摄影作品标价出售。在齐鲁大地上开了摄影艺术作品走向市场的先例。并引起了摄影界及有关各界人士的关注。摄影家郑立强说:"摄影艺术作品直接进入市场,在我国尚属少见,我先迈出这一步,很需要勇气。摄影作品走向市场,既可以让摄影艺术家的作品直接地面对广大观众和顾客,更好地为"上帝"服务。同时,也可以更直接地听取"上帝"的意见,并接受市场的检验。让摄影家的作品由"沙龙"走向"画廊",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必然,它将为摄影家带来更大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3,(14):36-37
<正>《中国山水》周光平1987年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美术设计系,199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摄影,2000年创办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摄影专业,2001年获淄博市首届文学艺术奖。《中国山水》这幅作品是一幅人体摄影,而人体摄影在当下已经是落伍的时髦,在题材上没有多少优势。但是,作品  相似文献   

6.
马杰  彭焱恺 《走向世界》2013,(14):30-33
<正>《走向世界·山东摄影》:国展艺术类获大奖在历届山东摄影获奖人中是很少见的,您的作品是纪录手法拍摄的,为什么在投稿时选择艺术类呢?马杰:最初拍摄乡村杂技,我的确是以客观的方式去记录,最初投稿也组织了一组照片,力求表现在物质  相似文献   

7.
Jack Wang 《中国西部》2014,(22):46-52
<正>邀请黄梅园先生出任《中国西部》(经济)首席摄影艺术家并不容易,这位内敛的艺术家十分谦虚,他总认为更好的作品是下一幅。黄梅园先生温文尔雅,你可能难以想象,他拥有多年的军旅生涯。上世纪80年代,黄梅园在云南思茅、怒江边防部队任战士、排长;90年代在  相似文献   

8.
王建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3,(14):38-40
<正>3月底,历时半年的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公布了入选作品,各个奖项花落有主。在这场中国摄影的"奥斯卡"上,山东摄影在商业类别评选中仅仅入选一幅作品,让人大为遗憾。在这样一个经济大省、摄影大省,商业摄影却如此萎靡。业内人士不解——山东的商业摄影怎么了?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山东商业摄影确实该补补课了。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因为学校接待室装修,需要一幅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和地貌特点的山水摄影作品装饰背景墙,我带着自己的理解向当地彼有名气的农民摄影家张老师求助。交流中,张老师否定了我自选的《崮乡云海》这幅作品,津津乐道地向我介绍近期拍摄的《唐王山风景图》。"唐王山,虽然山不高,也没有‘崮’的独特地貌特点,但是因为留下了唐王李世民的足迹而得名,而且现存齐长城遗址,所以此山因历史文化而彼具灵气……"盯着那幅陌生的山水图,我实在不敢苟同,于是  相似文献   

10.
情定华山     
正日前,大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了题为"迎新春国资情"摄影大赛。市国资委委托鲁迅美术学院专家进行评选,最后评出入选作品38幅,其中一等奖6幅、优秀奖10幅。本刊选登了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华山》,以飨读者。作者毕晓旭是大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职员,勤勉工作之余,摄影是她最大的爱好。  相似文献   

11.
旅行之道     
刘小方 《中国西部》2012,(32):160-163
《The Tao of TraveI》是美国旅行家PauITheroux的作品,因为翻译过他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为什么我们旅行》,感同身受于他对旅行尤其艰苦旅行的提倡,感悟于他关于旅行的大智慧,我购买了书的原版。  相似文献   

12.
王彦波 《走向世界》2013,(32):128-129
<正>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我们习惯于给某件东西命名,这种东西叫XX,那种东西叫XX。命名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人的记忆要求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命名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同样,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一个好的命名,有的时候命名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摄影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等因素。在看到一幅摄影作品的时候,我们首先可能会被作品的内容、主题和表达方式等所吸引,然而紧接着我们会去看这幅作品的名字,这  相似文献   

13.
岳非丘 《今日重庆》2011,(11):80-81
任光明作为重庆本土摄影家,关注他的摄影作品已很久了,偶然品读他新近正式出版、一部名为《吾乡黔江》的摄影集,一张张逶迤磅礴的图片,配上精美而委婉文字说明,深深震撼了我,思索良久,才感到对他知之甚少。仔细检索我经手、阅读过的画册和摄影集,  相似文献   

14.
游江的暗示     
游江  宋尾 《今日重庆》2004,(5):58-61
也许可以这样说,游仁总是个不在场者,在我对他有限的认识里,游江更象一个从容的观察者,永远隐匿在暗处打量着眼前的世界。从他的摄影作品,我能清晰地接收到从他各种触角传达而来的神情:复杂、暖昧、傲慢以及隐约的性……  相似文献   

15.
周孟棋 《中国西部》2012,(26):62-75
《中国西部》:首先,我们祝贺周先生在2012年瑞士“中国文化年”中举办的《大熊猫和它的故乡》摄影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您能为我们分享一下瑞士那次摄影展的盛况吗?周孟棋: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在中国弥漫着新年前夕的欢庆气氛时,我正在前往瑞士卢塞恩州的路上。比起往届的瑞士“中国文化年”,今年除了川菜、民乐等中国元素外,第一次将摄影加入其间。受邀请,我精心选择了100幅以大熊猫及熊猫故乡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参展,  相似文献   

16.
吴宝席  郑怡 《中国西部》2014,(32):81-83
<正>在学校举行的"艺术周"活动中,德育处和校团委联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我从班级同学交上来的二十幅作品中精选了八幅,让文艺委员张贴在了后墙上的"文艺园地"栏内。一天中午课间操后,文艺委员气喘吁吁地来到办公室告诉我:"班主任,咱班后墙上的美术作品不知被谁给污染和弄破啦,您去看看吧。"我快速来到教室,发现作品被溅上了墨水,其中三幅还被划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盖茨的财富达到850亿美元?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的财富一度达到850亿美元,即使在2009年《福布斯》全球富人榜上,他的资产依然有400亿美元。为什么他如此富有?或许,研究全球首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商业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手机的摄影     
陈仲元作为国内专业摄影杂志资深编辑,执掌《中国摄影》多年,深谙手机摄影之道。他的《手机摄影笔记》为国内少有的关于手机摄影创作的书籍。静读其书,如晤其人,深邃淡远,娓娓道来,隽永的文字,亲切感人。他的手机摄影作品不是简单的休闲自娱之作,也不是随手捡拾的生活碎片,而是一种更为接近影像本质的美学追求和影像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茁 《走向世界》2015,(14):72-73
从事摄影创作以来,总是喜欢拍人,于是发现自己的摄影作品中人文题材占了相当比例。上大学的时候买过一本摄影作品集,上面有布列松的《买啤酒的小男孩》、卡帕的《共和国战士之死》、卡什的《愤怒的丘吉尔》等脍炙人口的摄影名家名作,当时那本书的售价是2元钱。那时候,摄影前辈们精典的人文题材摄影作品就在自己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工作后长期从事电视媒体宣传,与人打交道更是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人文元素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陶俊峰,笔名峻峰,新华社驻济南军区记者站师职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44年陶俊峰生于山东威海,1964年开始业余摄影,后从事新闻摄影,30余年来,他凭着对摄影艺术的一股徇道精神,刻苦钻研摄影技术,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照片6000余幅,摄影理论文章5篇,有300多幅照片先后参加国内外影展,世界摄影比赛,《子弟兵的母亲——赵珍妮》和《欢迎英雄归来》分别获全国、全军和山东省新闻摄影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