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前,广州市扶贫开发工作正在扎实、深入推进,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扶贫开发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更好地应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力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在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性凸显的背景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意义非凡。通过分析机构改革后农田建设管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将为政策完善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文章选取4个粮食主产省的8个粮食大县进行调研,组织省、市、县各级农田建设管理部门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等,采用半结构性方式进行访谈,研究分析农田建设政策落实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农田建设在提高粮食产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民收入、新增耕地指标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成效,但机构改革后的农田政策执行中还存在机制不全、体制不顺的问题,在组织协调、资金管理、项目内容管理和制度标准方面都有体现。问题根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及相关主体存在的“路径依赖”“重管理、轻服务”“一刀切”等倾向。结论 需从体制机制上完善农田建设管理政策,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更高效,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转型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主要以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框架,重点探讨了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和手段对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影响,推导出带有共性的行为特征,并在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体制和政策问题的基础上,就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目前我省的小康水平仍然很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应加大力度,要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中没有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暴露出不少苗头性问题,只有充分分析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关政策问题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 :“三农”问题是当前推进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 ,应把扭转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扩大作为今后几年农村工作最重要的目标。同时 ,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对此 ,作者建议 :一是继续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 ,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公平环境 ;二是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加快实行“两免一补”;三是对粮食产、销区的降免税幅度应更大些 ;四是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 ,切实改进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 ;五是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既要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 ,更要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政策环境适应性、政府博弈行为以及政策运行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提出①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和变化了的政策环境,实施有区域差异的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②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策运行中的博弈行为;③重建适应政策实施的农地产权制度;④建立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指标有偿转让制度,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提升耕地占用成本;⑤加强政策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⑥改革土地复垦制度,推进农地储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现行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柄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宅基地存在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宅基地闲置以及规划混乱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并针对不同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超标宅基地退出、房屋作价补偿,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闲置宅基地收取闲置费,宅基地有限期使用,加强村庄规划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郑"战略,郑州市加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体系。但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郑州市需要进一步在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构建浓厚创新文化氛围、重视创新能力和意识教育培训、扩大人才奖励覆盖面、增加科技投入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营养扶贫:助力健康扶贫与推进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扶贫是改善贫困人群营养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其健康素质,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但对营养扶贫的深入认识与重视普遍缺乏。本文以营养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了营养扶贫的概念、内容、实践经验与政策演变,从而发现了现阶段中国营养扶贫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对营养健康知识的关注,量化营养扶贫效率,营养扶贫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关于营养扶贫的对比分析等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营养扶贫的首次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有助于对营养扶贫的深入理解,推动营养扶贫的实施与开展,从而助力健康扶贫、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孙馨月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2):63-69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农村建设发展提出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之,脱贫攻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且这种基础作用具有多重性。脱贫攻坚通过消除贫困、弥补短板、重塑组织、改善系统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前提条件、搭建基础平台、提供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实施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彻底、全面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脱贫攻坚对乡村振兴的多重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秦巴山区位于川北和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秦巴山区多年来一直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其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对四川省、秦巴山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秦巴山区的贫困痼疾存在已久,盲目的开发在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贫困。通过对主要致贫原因的分析和对创新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开发扶贫以及新型城乡一体化扶贫等3种模式的SWOT分析,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70年产业扶贫政策:演变路径、经验教训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扶贫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产业扶贫政策经历了基础夯实、起步摸索、雏形确立、加速推进、精准施策五个阶段,在产业扶贫推进过程中,各地区持续改善产业扶贫基础环境,结合实际创新推进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各界参与的多元形式,实施差异化的支持政策,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也面临趋同化现象明显,益贫性仍然较低,政府和市场边界相对模糊等问题。今后,产业扶贫仍将是消除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展望未来,在扶贫产业迈向产业兴旺的进程中,产业的特色化与差异化将更加凸显,多元化与创新性的推进模式机制将不断涌现,全方位与立体式的促进乡村振兴将加速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林业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开展林业扶贫工作的政策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经济背景,分析林业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针对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互联网+林业扶贫,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扶贫工作、志智双扶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林业定点扶贫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我国林业定点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林业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成绩,提炼出林业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林业定点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下一步林业定点扶贫工作要注重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调整结构、发展林业生产力、完善税收扶持政策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在扶贫实践中的推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面对社会多样化致贫风险,在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以后,对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进行探讨与预测变得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政策,总结了各阶段扶贫特点,分析了我国扶贫所面临的新形势,对新贫困内涵、新扶贫基础和挑战进行阐述,总结出新扶贫思路——精准扶贫与整体减贫的双重推进。最后,文章预测了扶贫政策转向,认为应将扶贫重点从农村减贫向城乡减贫一体化发展、加强扶贫政策与救助政策的衔接、提升贫困人口突发风险应对能力及关注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全面且可持续的扶贫框架,助力新时代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主导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和基本特征,理解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偏离现象需要从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入手。本文研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遵循的主导行动逻辑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不同层级间政府拥有差异化的贫困治理逻辑,其中中央与省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主要遵循政治逻辑,地市级地方政府主要遵循行政逻辑,而县乡(镇)地方政府主要遵循治理逻辑,不同的贫困治理逻辑在实践中形成紧张关系甚至是带来目标冲突,进而导致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因此,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系统地弥合多层级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张力,形成责权利深度融合的贫困治理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贫困治理逻辑的支持,避免行政逻辑对贫困治理逻辑的不当干预,以此形成政府贫困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19.
20.
易地搬迁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湖北省十堰市龙韵村115户搬迁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以及生计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对搬迁农户生计的改善情况,并通过移民农户对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扶贫效果。结果表明:(1)易地扶贫搬迁促进了移民生计资本的增加,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了贫困户整体生计结果,精准扶贫效果显著;(2)农户对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效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均值为3.71,提升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及幸福感;(3)易地搬迁可持续减贫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需要防范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