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恒等式,即企业、居民、政府和国外收入之和等于其支出之和的等式。令C代表私人消费,I代表私人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需求,M代表进口。则从总需求的角度,我们可有等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财政理论及其框架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分析了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政策走向和作用,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杨俊  王燕 《财经科学》2007,(5):118-124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私人投资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东、中、西部的私人投资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从而证实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地方财政各项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东、中、西部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安排财政支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全局经济宏观调控时所采用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居高不下,对经济的影响不客小觑.文章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数据,建立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VAR模型,并据此做了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以此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差异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利率对股票市场影响方向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股市对利率存在正向反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对利率存在负向反应。(2)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程度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小;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由于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更需要央行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量和度。  相似文献   

7.
8.
文章研究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科研创新支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和民生与社会保障支出对民间投资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能较好地带动民间投资,而科研创新支出和民生与社会保障支出不能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中国近20余年来财政政策调整及其与私人部门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时,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投资等总量刺激政策改善市场需求拉动企业投资。2011年经济进入增速放缓期后,财政政策逐渐侧重供给管理,但在一定时期仍采用供需两端双管齐下的模式进行调控。除受市场整体需求收缩影响外,中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之间差距扩大,以及企业二元产权结构内生出的融资成本分化现象逐步成为制约总量性财政政策效应发挥的关键。2016年后因结构性问题凸显,财政政策偏向以供给管理为主,如实施税收改革、减税降费等政策。在"十四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力点仍在于稳定总量与结构调整并行,采取加强政府债务融资管理、进一步调整减税方向、平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结构等措施,激发微观主体投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迫在眉睫,深入研究中国碳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问题能够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以中国试点省市碳市场数据为样本,基于价格传导机制视角,利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DAG)等方法首次探讨了中国碳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市场在一体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整体一体化程度依然有待提高;湖北碳市场和广东碳市场影响其他试点省市碳市场的程度更高,中国碳市场局部中心化趋势凸显.文章从滚动时间窗口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中国碳市场价格传导理论框架,通过经济基础说和市场传染说等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碳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的传导机理,并详细解释了中国碳市场整体一体化程度不高和局部中心化凸显的内在原因,可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启动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文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颖 《经济与管理》2007,21(12):11-18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影响了中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要解决流动性膨胀问题,不应该仅仅从银行体系这个角度来考虑,而应该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这个更为广泛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这意味着仅仅依靠货币当局,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发行央行票据等现有的货币政策手段来应对流动性膨胀,难以根治问题。应在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财政政策,通过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起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才是应对流动性膨胀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选择VAR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对GDP、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私人投资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根据我国1978年~2004年的数据测定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还没有对私人投资造成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重新界定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季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一定挤出效应,而长期均衡关系上则表现为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我国2004--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采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的投资支出有显著影响。(2)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投资存在异质性影响,从实证的结果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低担保能力企业的影响大于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担保能力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政府投资划分为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投资、直接投资等三个部分,并分别建立三个SVAR模型,以揭示每一类政府投资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同动态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从长期累积效果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社会投资冲击有利于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的增加;直接投资冲击则会抑制居民消费和挤出私人投资。因此,应适当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即适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社会投资,同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影响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各种效应进行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有关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我国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综合效应表现为挤入效应。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则具有挤出效应,并分析了这种挤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435家公司自1999年到200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法和广义线性模型(GLM)的Logit最大似然估计(Logit QMLE)方法,实证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能加快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降低企业所得税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显著降低了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降低利率能明显加快实际财务杠杆低于目标财务杠杆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降低了实际财务杠杆高于目标财务杠杆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而增加货币供给量能加快所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方向,并不会因为企业的产权性质而发生改变,但非国有企业对于政策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利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强度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债务可控三大经济目标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下行时期,低强度的税收政策与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协调组合能够快速地促进经济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经济过热时期,高强度的税收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有效地稳定物价水平,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平稳时期,高强度的财政支出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降低政府债务三大调控目标。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比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廓清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动态调控宏观经济的机理,揭示了两者协调影响经济的“黑箱”机制及其在经济不同阶段的搭配方式;运用中国2004—2019年的经济季度数据,构建TVP SV VAR模型探究两类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把控流动性“闸门”实现互动协调;财政政策搭配货币政策具有时变性,在整体上“同向发力”推动经济发展;两类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并非始终如理论一致,在结构层面仍有优化靶向性操作的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