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杰 《企业经济》2014,(3):90-93
保理是一项集资信调查及信用评估、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担保、销售账户管理、账款催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具有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开拓新市场、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拓宽资金融通、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简化出口结算手续等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保理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保理立法滞后、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中小外贸企业产业集群对保理业务认知度不够、保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指出了国际保理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四大优势,并从政府、企业、人才和风险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巍柏 《英才》2005,(11):26-26
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以2004年中国5933.6亿美元的出口额为例,中国因为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出口业务坏账率仅0.25%-0.5%。据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透露,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使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贷款与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  相似文献   

3.
白胜 《四川会计》2002,(1):10-11
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东方保理中心推出的一整套旨在迅速提高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方案,它是对企业赊销(信用销售)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经过使用这一模式的企业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企业的信用销售问题,逾期应收账款率明显下降,呆账、坏账率大幅度减少。但这一模式的内容比较复杂,要在短期内学会并用好实属不易。笔者经过分析发现,这一模式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如果从这些特征入手进行学习和领会,不但可以在短期里掌握其实质,而且可以灵活使用其具体方法。一、思维方式上的特…  相似文献   

4.
史巧娟 《广东审计》2002,(10):37-39
所谓保理(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是在以赊销(0/A)为支付方式的货物买卖中,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一种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贸易支付方式。它主要在信用销售的情况下,由中介机构(保理商)以承购卖方应收账款的方式,向卖方提供融资和买方信用担保服务。保理分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两种。 国际保理是保理制度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出口保理业务和进口保理业务。出口保理业务针对挂账(O/A)、承兑交单(D/A)、付款交单(D/P)等非信用证交易方式的特点,可以向出口商提供以下服务:海外进口商的资信评估;提供100%的出口信用风险担保;以账款预支的方式提供出口商所需的资金融通,加速资金周转;应收账款的管理及追收。进口保理业务则为进口商事先批准一个信用额度,使进口商无须开信用证,向海外出口商以挂账方式进口货物。  相似文献   

5.
一、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 1、设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出口量不大的企业也可以考虑信用管理外包。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客户资信的调查、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负责建立、管理企业的信用信息系统: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审查业务部门与客户签订的合约;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监控和追收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中型企业可以参照国外做法,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或出口量不大的企业,不必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信用管理岗位,也可考虑雇佣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信用管理工作,借助专业力量来控制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预测方法、度量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寻求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常用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各种产品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综合性国际贸易手段,与传统贸易结算手段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违约风险、商业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使用国际保理业务还能缩短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增加企业现金流等,因此近年来国际保理业务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我国保理业务迅速增长,目前保理业务交易额跃居世界第二,但与国际保理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在法律体系、信用机制、普及程度等方面都相对欠缺。为满足我国保理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法律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协会机制方面,并站在商业银行保理商以及进出口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两大类,与其相比,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存在定性分析多、缺乏较好的信用资料历史数据库,征信法规建设滞后、信用中介机构实力不强,证券市场有效性不高,信用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静态与动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尽快建立大型违约数据库,加快征信立法、大力扶持国内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进一步开拓资本市场功能,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推动因素,但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并不乐观.可以说,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阻力,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是其生命线,而控制好现金流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的控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信用体系,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10.
刘学良  蔡华 《价值工程》2004,24(2):112-114
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信用制度与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企业信用缺失和社会信用氛围淡薄,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又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规避企业因信用交易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现阶段更有发展信用保险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应由全国性商业银行或由大银行与保险公司组建新的金融企业介入该业务的管理;最后,还探讨了该业务的运作模式及保险费用定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学良  蔡华 《价值工程》2004,24(3):112-114
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信用制度与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企业信用缺失和社会信用氛围淡薄,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又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规避企业因信用交易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现阶段更有发展信用保险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应由全国性商业银行或由大银行与保险公司组建新的金融企业介入该业务的管理;最后,还探讨了该业务的运作模式及保险费用定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的一种新标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评估一直被看作是模式识别中的一类分类问题,难以充分满足信贷风险决策的需要,转变分类评估模式的关键在于确立更为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本文在对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指出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信贷资金形式呆账的可能性以及信用风险的“相对性”特征。在综合分析比较典型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同时,提出以信用风险度作为更合理的衡量标准,为有效转变信用风险评估模式、提供更为全面的信贷决策支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迅速成为全球贸易大国的同时,中国出口业务坏帐率高达5%,这一比例竞超过发达国家几十倍。国家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不无忧虑地表示:“对于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所伴生的巨大商务信用风险,中国企业应该高度警惕。”2004年,中国出口额近6000亿美元,海外坏帐约在300亿美元左右。此外,据商务部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据柴海涛分析,中国企业之所以海外坏帐如此巨大,除了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而可能导致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水平还较低。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表明,海外坏帐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如电子、  相似文献   

14.
陈涵  詹江  杨小兰 《经济界》2022,(4):26-33
保理业务和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同质性强,夹缝生存,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分支,目前定位不清晰。文章通过分析保理业务与信用的关系,其业务包括保理融资;销售分类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非商业性坏账担保;经营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服务等。对应具体业务场景,保理在产业链内发挥信用传导、信用管理、信用分享、信用评估、信用发现和信用协同等功能,保理业务可以发展定位为产业链信用结构优化的工具,推动产业链信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与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信用评级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并对我国如何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谈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控制机制中的信用评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 《财会月刊》2008,(2):35-37
本文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与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信用评级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并对我国如何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当前我国正处于逐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花爱梅 《企业经济》2003,(2):124-125
信用,企业的经营之道,生命之本。早在简单的商品生产条件下,就已出现了赊销赊购现象,比如上一个世纪,我国清代的山西商人创办的票号,在当时官府没有任何监管、注册、登记的情况下,靠着他们良好的信用,业务遍及全中国。这些晋商带着票据一出去就是几个月甚至数年,携款潜逃的事从未发生过,信用支撑着事业的繁荣,从而就有了山西平遥的“日升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得到了广泛发展。所有商业贸易的90%采用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主流。而在我国…  相似文献   

19.
石林 《价值工程》2006,25(6):101-104
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面对的古老话题。但是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信用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融。商业银行的最重要的只能就是风险管理,而信用风险管理又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之后从企业和银行两个角度介绍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其次本文讲述商业银行如何用信用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度量来管理信用风险。最后文章从多方面讨论我国商业银行使用该方法所需要的条件,从而为我国金融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