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蓝色经济区GDP、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经济、科研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指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找出影响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为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更加合理地推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蓝色经济产业梯度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山东的发展确立了战略定位。青岛作为山东经济总量最大、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中承担了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蓝色经济,为山东未来发展描绘蓝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先登 《走向世界》2009,(29):52-54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示,迅速掀起了齐鲁大地发展蓝色经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与成都经济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经济区1995~2012年经济收敛具有极强时段性,具体表现为2000年和2008年两个拐点;(2)1995~2000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具有显著的绝对收敛,即尽管各地区前期经济基础有所差异,但各地区的发展稳态较为接近;2000年至今,川东北经济区的绝对收敛不再存在,而表现为条件收敛;(3)在分析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地区经济条件收敛的影响中,成都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钟琪  郭进利 《科技和产业》2022,22(2):202-210
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系数等测度指标,从县级、市级、地带3个空间尺度,衡量西江流域广西段2004—2019年的经济差异程度。结果证实:自2004年以来,县域人均 GDP 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上升后回落;整体经济差异呈现两极分化,经济结构呈“核心—边缘”特征;各县相对发展速率空间差异显著;宏观上,地带间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主体;微观上,市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远超地带间和市域间,大体决定了总体经济差异的走势。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是蓝色经济,最广阔的舞台是海洋。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从蓝色硅谷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胶州湾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是蓝色经济。最广阔的舞台是海洋。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从蓝色硅谷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胶州湾畔串起一条美丽的蓝色项链。我们,看到了青岛的蓝色未来。  相似文献   

8.
省内     
《走向世界》2010,(1):12-13
山东省初步完成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 从2009年12月20日召开的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及24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已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山东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相似文献   

11.
徐大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1-4
文章利用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的计算表明,上海商务服务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增强,生产消耗与产品需求有行业集中趋势。上海商务服务业与金属制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关联密切,对上海经济的波及效应明显。上海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内消耗与产品的行业内分配程度都有所增强,上海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克杰  刘传哲 《特区经济》2007,219(4):273-274
产业投资经济效果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标志,提高产业投资的经济效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我国产业投资的经济效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手段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协调发展模式。文章针对广东省东莞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东莞市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其基础上运用协调系数法对东莞市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具体评价,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促进东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作者分析了河北省42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依据能源消耗的波及效应将产业部门分为四种类型。根据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特点,第二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耗总量大、强度高,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该文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四种类型的产业部门在能源消耗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渗透力作用普遍存在于水库土石坝、黏土铺盖、土质边坡等岩土工程中,其诱发的固结分析是研究热点,但固结过程中的超静孔压测试试验较少。现采用研制的装置,对经固结压力固结的黏土试样进行逐级施加水压的固结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的水压会引起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增长,增加的孔压在固结过程中有部分转化为渗透力,使试样产生压缩变形并引起孔隙比和渗透系数减小,进而导致固结系数的变化,且不同位置处变化的幅度不同,试验现象上表现为固结过程中未消散的超静孔压测试值沿高度呈非对称、非线性分布,最大值在试样偏下位置。变系数法理论计算值验证了试样中各点固结系数互不相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清华 《特区经济》2008,(3):189-190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河南省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在逐步拉大。一方面,郑州、焦作等依托省会城市或者资源优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信阳、驻马店等革命老区或者传统平原农业区经济增速缓慢。日益扩大的地区经济差距显然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的质量,对整个河南经济发展的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对河南省地区差距的度量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列举上,缺乏全面性和深入的定量分析。笔者试图以近几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年鉴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的地区差距作出较为全面的测度。  相似文献   

17.
贡献系数及在山东省区域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研究中,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然而,选择什么指标来作为评价的依据,才能保证这种比较的准确性和公允性,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用贡献系数来准确反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公路运输业对GDP的影响,利用多元统计方法,构建GDP比例预测模型得出2012年公路运输对GDP贡献度约为2.42%。分别构建感应度、影响力系数模型,得出交通运输感应度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公路建筑及交通运输影响力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相关行业影响的显著性,给出如何合理划分调查模块以提高数据收集效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an overlap term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overall Gini coefficient and estimates China’s Gini ratios since the adoption of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ies. A decom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ini coefficient for 1978–2010 reveals that the ke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income inequalities is the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inhabitants.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this income inequal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nd employ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urbanisation and rural-to-urban average income on nationwide income ine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urbanisation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decreasing China’s income disparity. Drawing on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 with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policies.  相似文献   

20.
孙力强  陈小悦 《特区经济》2008,228(1):103-104
本文以1995~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为样本,探讨了Beta系数的均值回归特性。分组检验和截面回归两种方法共同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个股的Beta具有非常明显、迅速的均值回归特性。进而,本文发现,通过截面回归得到的均值回归模型比幼稚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使用均值回归模型可以修正对未来Beta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