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荣 《中国石化》2002,(7):48-50
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以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企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痼疾,使国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厂长(经理)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导致权力滥用、管理失控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加强对厂长(经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防止权力的不正当运用,保证国有资产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改制后建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企业原来的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所谓“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问题,确是应该很好地探讨和谋划。勿庸讳言,如何处理好“老三会”与“新三会”的关系,目前尚未有成熟的做法,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老三会”,实行的是一元化领导,无论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还是后来推行的厂长负责制,党委起保障监督作用,都是一元化领导,在企业内不存在多元利益主体。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这种党委、厂长一元化领导是可行的。企业改制后,实行政企分离,所有者代表、经理和职工…  相似文献   

3.
<正> 最近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再行规定》,主要内容: 一、所谓“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在被兼并企业资产与债务基本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企业承担被兼并企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在搞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在系统内、系统外展开了投资经营活动。通过对外投资,企业从投资渠道得到了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另一块收益。但是,企业对外投资在可以取得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决策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对市场调研不充分,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对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投资后对自身经营的影响考虑不周全或没有考虑机会成本,都会造成投资失策,使资源浪费,资金呆滞,给投资企业带来损失。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因素。如果对外…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投资风险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开拓的动力,更是企业成功与发展的机遇,企业只要从事一定的投资活动,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承认和承担风险,一方面能促使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努力加强投资管理,增加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应变能力,抓住许多获利和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投资活动中存在风险,也就是存在获取超额利润的机遇,如果企业不敢冒风险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如果企业不善于冒风险,也有可能遭致重大的失败。因此,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将风险管…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脱困的进展和今后的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三年脱困任务已基本完成,但这只是阶段性任务。要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在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当务之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有限责任的“小气候”。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双重的无限责任,不仅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上,还表现在无限的社会责任上。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它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就不能真正成为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两权分离、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建立不起来。  相似文献   

7.
如今,随着改革深入,企业内部矛盾由潜转显,改革进入到体制深层次。为此,拿出攻坚的态势、信心和力度是必要的。但是,改革是为了推动发展,通过改革攻坚,必须加速国企扭亏脱困,促进结构调整,解决政企不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管理不严、后劲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业管理》2003,(5):34-35
四、“TCL(兼并)现象”的若干启示1.政府在放开的基础上加大服务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在推动国企发展上大有可为。主要表现在:创造好的区域环境;树立办企业的服务意识,真正支持企业克服困难;引进智力、探索经验,推动企业建设;对日常经营管理不干涉等等。国有企业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也有管理上的。如果能在管理上突破,对振兴国有企业将有很大帮助。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管理:第一,日常管理上的放手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可以减少阻力和内耗;第二,政治上的关心,营造好社会环境;第三,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区域环境。2.搞好国企的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国企改制,由于对厂长(经理)监督不到位,使违法违纪案件逐年上升。怎样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确保对国企厂长(经理)监督到位,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监督不到位的原因当前国企厂长(经理)监督不到位,主要原因有三: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不要监督。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领导干部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企业法》又赋予他们经营决策权、生产指挥权、人事任免权等,因此,少数企业领导干部以“功臣”、“老大”自居,不习惯接受监督。二是不能监督。有些厂长(经理)自恃高明,独断专行,不让别人监督。…  相似文献   

10.
北京评论     
关于“政企不分”的经济学追问陈清泰再次抨击“政企不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痛陈“政企不分”的种种弊端。他指出,首先,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也使政府陷入了要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境地。同时,...  相似文献   

11.
VC的目标是盈利,而非风险。如果早期投资中的风险难以驾驭,VC们就会选择回避。投资就像谈恋爱,虽然有些标准,但很多感觉是无法言表的。投资早期创业企业,一旦成功,会为VC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抿投资中后期的公司,虽然股权少投资额较大,但却规避了VC们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有报告显示,2004年国内VC投资早期阶段的公司开始增多,但VC们表示,并没有明显感觉到这种趋势。“很遗憾,  相似文献   

12.
徐春荣 《工业技术经济》2000,19(3):54-55,6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永葆活力,必须高瞻远瞩,长期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主命,投资项目选择准确,企业就兴旺发达,相反,决策失误,企业就有破产的危险。由此可见,企业对外投资在可以取得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决策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对市场调研不充分,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对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投资后对自身经营的影响考虑不周全或没有考虑机会成本,都会造成投资失误,使资源浪费,资金呆滞,给企业带来损失。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强调,国企 3年改革脱困目标实现以后,一定要解决好企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问题,关键是要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核心。   李荣融说,有的企业提出要建"百年企业",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关键还要靠制度。比如技术改造,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改造后也许两年情形不错,但 3年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李荣融强调,调整重组过程中也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而应该是企业。他说,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归根结底要把技术创新能力搞上去。如果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国企当前的形势和债转股对国企产生的效应。说明国企债转股符合三年脱困的目标,是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助推器,并就国企债转股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企业兼并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抓大放小”等有关经济政策的出台,各地争相组建企业集团,一些经营状况不好或前景不乐观的企业纷纷被优势企业所兼并。这种企业兼并,使一些企业或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盘活了部分国有资产,一些闲置资源和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使企业兼并后的整体功能得到了优化,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因不恰当的兼并,不仅没有能救活被兼并企业,反而使自身陷入重重危机,不能自拔.之所以兼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兼并目的不明确,导致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深入,企业内部矛盾由潜转显,改革进入到体制深层次。通过改革攻坚,必须加速国企扭亏脱困,促进结构调整,解决政企不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管理不严、后劲不足问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改革攻坚至少有五个不等式:   一是全面推进改革不等于“百分之百改制到位”。全面推进改革的内涵是,改革由单项推进进入到整体推进阶段;改革不单是微观、企业单方面的事,宏观决策管理、政府职能转变、中介组织建设等方面必须配套改革。就是说,改革所涉及的范围是“全面”而非某一方面,是要全面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如果把全面推进改…  相似文献   

17.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具体设想一位领导人近日就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指出:要抓大全业。把大企业搞好了,搞活了,可以带动小型企业。搞好大企业,办法主要有三条。一是把家底摸清,优化资本结构、解决企业债务过重的问题。如天津无缝钢管厂,建厂投资122亿...  相似文献   

18.
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的辩证关系,是企业求生存和求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领导人和项目经理不妨在百忙之中,学习一些辩证法,对管好企业、发展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严格控制好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求得生存之本。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企业便会困难重重。如果处理好两者关系,企业才会发展壮大,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唯我独尊。  相似文献   

19.
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在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有企业十几年的改革,成绩举世瞩目。但是,一些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真正得到解决,如长期重复建设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大量富余人员和企业办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投资决策失误或建设项目无资本金造成的企业经营困难、政企不分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度干预、部分企业领导班子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EricOrts 《董事会》2005,(1):100-100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同其滞后、低效的国有企业制度作斗争的过程。国有企业占据各行业的半壁江山,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支持者认为,国企问题可以通过中国企业家组建新体制的企业,或西方公司注资成立三资企业来解决。然而.西方评论家却坚持.国企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国企不改革.必然扼杀中国已取得的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