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亚洲国家,能规避金融风险,GDP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稳定,曾被国外人士誉之为中国奇迹。取得这个成就,应当归因于全党统一意志,成功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和四个坚持)基本路线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过去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集中释放,促进经济增加。走向胜利的道路不会是平坦无阻的,近几年来,经济领域,生产供给强劲而消费需求疲软,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农村需求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只有后者的1/4左右,因而影响到…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 ,云南省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增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由于云南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农业经营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趋缓等原因 ,农民收入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农村贫困面大。对此本文认为 ,必须拓宽发展思路 ,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 ,采取综合性措施来促进云南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最终不是由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的多寡来决定,而是由人力资本所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农村人力投资及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重视不够,最终导致了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随着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将持续下去,并将成为威胁我国经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而且是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当前农产品供给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而农民增收却面临近20年来最严峻的形势。认真剖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和成因,科学探讨应对之策,无疑是小康建设迫在眉睫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为了用好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2.5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近日,我与科教司和农广校的同志一起到重庆市进行了调研。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重庆市率先实行的政府作推动、市场下订单、财政给补贴的办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思考唐洪潜,刘宇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领域向林、牧、副、渔业领域尤其是从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和流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性趋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劳动力将作为一般商品进入市场的条件下,其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城...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流动缓慢;二是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成本高;三是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受到不应有的歧视。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二是户籍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三是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不健全;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为此,有关各方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动中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具体对策包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规范和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它们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建昌镇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作为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依托本镇优势,拓展转移渠道,实现了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深化认识,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富民强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改变长期以来单纯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思路,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来抓,更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化必然伴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世纪之交的上海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市化发展正在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一、90年代发展态势 1.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趋于滞缓。 与80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迅速发展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进入90年代以来转移速度明显减缓。据统计资料,从1978年到1990年,上海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由201.4万人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指标存在一个误区。顾名思义,好像在农村的劳动力应该转到农村以外的城市或其他什么地方,这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农业劳动力可以在农村内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经历了改革十年的快速转移后,近年来开始放慢了转移的步伐。与此同时,农村一大批外出劳动力出现了“回流”现象,某些地区发生的“盲流”也尚未完全遏止。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呢? 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横沙乡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加强对非农就业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作为实现“变样”目标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新浜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浦南区域功能定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46万亩,农村总户数8011户,26119人,其中农业人口21697人,镇保人口4422人,城保人口3437人,农村劳动力16030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1610人。 相似文献
15.
试谈农民增收的五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方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2):60-62
探讨了农民增收的5种途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典型引路带动多户促增收,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推动城镇建设,这是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规律。只是由于各国、各个地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特点,到来的时间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1):26-26
加快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发展面广、量大、门槛低、收效快、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诸多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镇。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渠道。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而当前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缓慢,“转移”的主渠道就应该发生变化,就应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一、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的原因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这种观点值得… 相似文献
19.
20.
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 ,它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 ,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 ,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深远影响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 ,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 ,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