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生态旅游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通过对凤山地质公园的调查,分析了其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对应的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为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薇 《特区经济》2012,(6):139-141
我国旅游景区的名山大川中,为数不少的是不同等级的地质公园,本文以广东丹霞山景区为例,研究游客对地质公园的感知和期许,引发对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提出营造旅游氛围,塑造红石公园的形象,提供有效景区服务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蕊 《特区经济》2008,(10):171-172
生态旅游是在世界旅游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广泛重视、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普遍重视和颇为成熟的旅游市场对特种兴趣旅游更感兴趣的三大背景下产生的,是旅游的高级形式。我国生态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矿山公园等地。在开发过程中,有些企业将"生态旅游"当作一种低成本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失去了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通过实地勘探与考察,结合相关研究,本文以一个新兴的森林公园为例探讨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劳志建 《西部大开发》2011,(Z1):126-128
他貌不惊人,却思想睿智,以独有的目光,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山崩奇观";他用20年的艰辛,开创了古都西安生态旅游的先河,打造出了西北地区首家世界地质公园;他在政协会上连续三个提案剑指终南山,成为陕西"大秦岭"战略的先导者。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旅游业应当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柱性产业。世界地质公园是海西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独具优势。打造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对提升海西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扩大海西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影响力的对策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秦文 《西部大开发》2009,(10):64-67
8月23日,在山东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协调人玛格丽特女士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7.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后,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发展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公园发展模式探讨,得出了多样性保护模式、科学研究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综合协调模式等适合该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得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旅游业成为最有必要,也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行业之一。生态旅游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世界生态旅游发展迅猛。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与此同时,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一直进行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迪 《理论观察》2005,(3):162-163
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齐齐哈尔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因此,要顺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抓住机遇,依据市情,积极探索,走自己的路,形成具有齐齐哈尔特色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就浙江省而言,截至2008年,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0处,省级森林公园100多处,乡村旅游及其他生态旅游点500余处。  相似文献   

11.
周斅源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9,(11):140-142
生态旅游是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订科学旅游规划,进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制定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推动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是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生态旅游等级主要是利用有关标准来区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质量和发展程度。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还比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作一个回顾、分析并总结问题,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指导生态旅游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吴健生 《特区经济》2006,211(8):226-228
城市生态旅游对于保护城市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规范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城市生态旅游的特点。同时,为实现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地方经济、环境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理念。并根据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的新亮点: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从中获得启示: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创新构筑,农业生态旅游理念影响着生态农业村落的社区建设,农业生态旅游节事活动的策划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回收,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结合存在新的创收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10,(7):161-162
评价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对于生态旅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共生理论,采用主观量化指标评价生态旅游共生系统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及共生进化的程度,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了一种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growing research on ecotourism in Ghana, it is unclear to what extent colonial approaches to forestry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still influence ecotourism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examine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Ghana from a postcolonialist perspective. It is based on a thematic assessment of primary data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range of ecotourism actors. The paper shows that ecotourism in Ghana, much like colonial forestry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marginalis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use of neo-crisis narratives, a dependence on international forces, and the marginalisation of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t argues for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s a win–wi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桂林市旅游业不断发展,对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速度也在加快,因而对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估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因为通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估,可以避免生态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从而有利于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运用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得出"一般适宜"的评判结果。这一结果表明,对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不能大规模地开发,只能实施小规模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总体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35-38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广泛,200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不合理的开发使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市场.我国缺乏相应的立法规制和立法衔接。因此,尽快形成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使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法可依,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作了总体思考,主要包括: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必要性、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整体框架以及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岭的生态旅游的建设管理应严格按照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理顺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对生态意识的宣传与培训,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升;探索有效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五河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莲 《特区经济》2007,219(4):186-188
本文介绍了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沱湖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沱湖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特别提出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可重点开展的旅游项目及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