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军  刘勤  肖敏 《武汉金融》2005,(11):35-37
如何有效识别和度量贷款风险的迁徙状况,进一步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监控水平,本文探索用贷款等级迁徙矩阵的方法去解决贷款迁徙中很难量化监测的问题,分别对贷款等级迁徙矩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对不同条件下的贷款等级迁徙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得出一些结论和推断,提出了不同风险水平的贷款实施分类管理、探索适合中国模式的风险管理模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志海 《南方金融》2004,(11):44-46
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普遍存在信贷档案不全,借款人财务信息残缺、失真,甚至没有财务报表等问题,不少信贷员为此束手无策,认为无法通过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来判断借款人的第一还款能力是否充足,特别是对于相邻档次的贷款,更感模糊不清,较难对贷款风险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总结部分农信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就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方法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供信贷人员在实践操作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适合国情的贷款五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金融》2000,(5):31-32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系统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五级分类本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摸清家底,发现贷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加强管理,保证信贷业务健康、高效、持续地发展。一、抓好两个建设。即抓好信贷制度与信贷队伍建设健全的制度是业务安全运营的前提与保障,是保证业务程序化、规范化操作的基础。《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贷款分类的一个重要前提。但通过五级分类后,目前仍可发现一些工作随意、无章…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起,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单轨”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国际上通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制度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日常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贷款风险分类体系运行现状看,尽管五级分类制度与四级分类制度已并行运作有两年之久,但由于执行者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以及对具体情况的熟悉程度和不尽人意的内、外部环境,在部分地方、尤其是在一些基层行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林创胜 《南方金融》2006,(11):39-40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密锣紧鼓地按步骤、按计划实施,进入了全面操作实施阶段。提高分类质量、降低分类偏差将是下一步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其中面临的五大突出矛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伏安 《中国金融》2002,(1):29-30,37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我国各类银行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这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对我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无疑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它将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会计制度和呆帐准备金制度建设、资本金及所有权结构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改善、银行组织体系重建等提拱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并且将会给我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金融界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改造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将倍受公众关注,判别信贷资产质量的五级分类制度现实运作情况是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是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这一分类方法出现的诸多难点,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2004年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基层操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2004年初的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采取了分阶段推进策略,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此间领导和培训产生了最重要的直接供给效应。分类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行为异动"问题表明分类成功之本在于在渐次推进过程中诱发以需求为主导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5.
实行以风险管理为根本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从根本上反映农村信用社贷款资产质量状况、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促进其稳健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但是,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的五级分类工作存在很多误区和难点,本文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准确进行五级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贷款五级分类与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力法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它将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常命 《中国金融》1998,(6):18-18,21
推行五级贷款分类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武常命高杰发我国传统上把贷款质量划分为“一逾两呆”(即正常、逾期、呆滞、呆账)。从1993年起,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下,普华国际会计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了五级贷款分类方法,即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为基础对...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农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各类银行正式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此举对我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