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中国工会财会》创刊2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河南省各级工会财务人员对《中国工会财会》20岁生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工会财会杂志社全体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从1991年6月创刊至今,《中国工会财会》历经了20个年头的春华秋实。20年,对于一个刊物而言,正是蓬勃向上、风华正茂的好时候。  相似文献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觉间迎来了《中国工会财会》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曾经的工会财务工作者、创刊工作的见证人,谨致以热烈的祝贺!创刊至今,《中国工会财会》已经成为伴随我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每次看到这份刊物,亲切感都会油然而生。《中国工会财会》杂志最初的创办地在辽宁  相似文献   

3.
值此《中国工会财会》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谨对刊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致以热烈祝贺、对杂志社全体同志的辛勤劳动顺致敬意!我自1985年步入工会财务工作的门槛,至2009年转入工会经审工作岗位,在26年的工作经历中,我对工会财务工作所融入的精力及与《中国工会财会》的情感是难以言表的……1991年《中国工会财会》创刊至今的20年、发行240期的经历中,  相似文献   

4.
手捧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刊物,非常高兴地得知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这对于一名视刊物为挚友的热心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回忆起我与《中国工会财会》建立的情缘,不禁拿起拙笔来写出她对我的诸多帮助与感受。  1998年,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中国工会财会》。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我为中国工会财会系统能有这样一个刊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我除了甘当一名忠实的读者外,总想为《中国工会财会》写点什么。也许是情缘所定,这样的机会终于不期而至。当我收到1999年第3期《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5.
今年 4月和 6月相继迎来中国工会会计学会成立十周年和《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正逢改革开放盛世,工会财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成绩骄人,很需要回顾;《财会》正越办越好,也需要总结。   为搞好"双十"喜庆的宣传报道,学会和刊物编辑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发动工作,年初开始举办"我与《中国工会财会》"和"我理想中的《中国工会财会》"征文活动;相继召开北京地区读者座谈会和特约通讯员座谈会,进一步建立与健全了特约评刊制度。所有这些围绕"双十"的活动与报道,无不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我发自内心感谢她,是她帮我提高了工会财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是她帮我成长为一名优秀企业工会财会工作者。1983年我中专毕业分配到现在所在企业工会从事会计工作,那时我认为工会会计工作没什么干头,评助理会计师也没门,很羡慕其他同学从事行政财会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是中国工会财会杂志创刊10周年。从1991至2001年的10年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适应中国工运事业的发展,《中国工会财会》健康成长,阔步向前,努力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精心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众多刊物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成为指导全国工会财会工作的工具,工会财会人员的良师益友。为了庆祝《中国工会财会》创刊10周年,本刊编辑部决定举办一次征文活动,开辟一块写作园地,供大家舞文弄墨,纵情驰骋。一、征文主题  这次征文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我与《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8.
激情似火的六月,迎来了《中国工会财会》创刊二十周年生日。对《中国工会财会》,我有着一种内心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她是我们第个工会财务人员的良师益友。刊物紧紧围绕财务工作中心,服务全国各级工会,编辑人员二十载辛勤努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工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会会计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纪念会在厦门隆重举行1991年4月,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广大工会财会人员盼望已久的中国工会会计学会诞生于厦门;6月,她的会刊──《中国工会财会》创刊于沈阳。光阴似箭,十年弹指一挥间。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会理事、杂志编委、代表,满怀成功的喜悦,再临鹭岛,喜庆“双十”。中国工会会计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会,三会合一,于4月18日至20日在厦门特区隆重举行。中国工会会计学会会长刘庚业,代表学会第…  相似文献   

10.
不了情     
谁能相信对工会财务工作一窍不通的我,居然和《中国工会财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然而这确实是真的。我的案头除了《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半月谈》等报刊,总有一份当月的《中国工会财会》。每天早上翻一翻《财会》已成习惯,下基层和干部职工谈论最多的话题也自然是工会和工会财会。是什么力量吸引着我 ?又是什么关系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千里银线牵引着我   我和《中国工会财会》交上朋友,还是近几年的事。一次,工会的同志送给我一份《财会》杂志,一再交待我抽空翻翻,很明显是想求得今后工作上多支持。出于礼貌,我翻…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退休工会会计,也是《中国工会财会》的忠实读者,虽然退休八年。现在阅读起《中国工会财会》来,仍然感到她不但是在职工会财会人员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退休工会会计的精神食粮,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浏览《中国工会财会》二○○五年度合订本时,看到《中国工会财会合》订本每一期的最后一页都附上《勘误表》,小有感触。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常言道:百密一疏。每期刊物出现一点校对失误或其他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读者可以谅解的。乍一看来,我认为这种勘误大可不必,即使有一点小小的错误,一般不会影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效果。如果不是编者公布《勘误表》,或许很多读者还看不到存在的错误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中国工会财会我》每期必看很,少看到错误)。但细细品来,《中国工会财会》能够整理登出全年的《勘误表》,也是非常有益的。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会财会》这份专业性杂志,自创办以来,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成为全国工会系统会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在全国同类报刊中享有盛誉,在创刊2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衷心希望它像鲜花那样盛开,继续散发浓郁的芳香。 《中国工会财会》是面向全国工会财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杂志,肩负着宣传工会会计法规政策,反映各地工会会计业务动态.介绍工会会计业务知识.  相似文献   

14.
1月份 ,我收到《中国工会财会》新千年的第1期。春节前夕 ,又收到编辑部寄来的精美的、大红色的《中国工会财会》特约撰稿人聘书 ;接着又先后收到第2期、第3期刊物。至此 ,我再也坐不住了 ,赶紧拿起笔来。说起我与《中国工会财会》的缘 ,还得从我做工会工作时谈起 :1988年3月 ,我从莒南县委企业政治部调到县总工会任秘书 ,后来又任宣教部长兼财务部长。1995年初开始向《中国工会财会》投稿 ,至今已发表60多篇 ,其中有2篇分别获得优秀文章(作品)二等奖、三等奖。1995年6月我任县文联副主席 ,《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也…  相似文献   

15.
我是如何学习和运用《中国工会财会》刊物林宁几年来,拜读过《中国工会财会》的财务干部们,认为《中国工会财会》期刊办的是成功的,发挥了刊物宣传窗口的作用。《中国工会财会》不满足于现状,又面向全国各省、市工会发展了一批业余通讯员,把根植于职工群众的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16.
每当邮递员把《中国工会财会》送到我手里时,我总要第一时间先睹为快,认真地阅读,细细地品味,她已成为我工作上的最好帮手。我是从2009年底开始冒昧地给《中国工会财会》刊物投稿,3年多时间里,刊物共采用了二十多篇文稿,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感恩《中国工会财会》,是她给了我激情,是她帮助我懂得了工会财务工作,是她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  相似文献   

17.
我是工会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急需了解和熟悉工会各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工会财会方面的业务工作。每当《中国工会财会》杂志一到我的手中 ,不管多忙 ,我总要先粗略翻翻 ,览其全貌 ,然后再对若干篇章分别细加品味。必要时还给予圈点 ,给以评议 ,从中引出反思。读了1999年第5期《中国工会财会》 ,使我产生这样一种印象 ,贵刊是工会财务干部的“政策大全” ,是从事工会财会工作的“重要工具” ,是了解全国工会财会工作的“活字典” ,是反映中国工会财会情况的好“窗口”。为了使《中国工会财会》不断进步 ,再创新高 ,也想对贵刊今后的改…  相似文献   

18.
欣悉《中国工会财会》杂志创刊20华诞,兴奋之余,也激起了对刊物的许多遐想。20年来,《中国工会财会》坚持"为工运事业服务,为工会财务经审工作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为工会财务经审工作呼与鼓。在宣传国家和工会财经法规制度,研究探索工会财会经审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6期是《中国工会财会》杂志创刊第212期,作为一位热心的读者,在她茁壮成长的20年之际,颇感欣慰。因为我的初作《工会财会干部自律须算好"三笔账"》(见2009年第12期)被采用,是《中国工会财会》杂志社的编辑老师用极大热情激发了我最初微弱的写作思绪,文章虽然不足千字,  相似文献   

20.
与《中国工会财会》相伴十年。十年来,它既是我工作中的工具和指南,也是我学习中的良师和益友。作为伴随《中国工会财会》成长的忠实朋友,在她步入十岁生日之际,更有责任为她的发展倾诉一点肺腑之言。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十年功夫,《中国工会财会》已打造得比较成熟。在进入 21世纪的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我理想中的《中国工会财会》也应以崭新的面貌,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广大工会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面前,这就是: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既具工会特色,又能面向社会,令广大读者勇于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