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桔华  勒川 《中关村》2008,(3):34-35
2008年2月26日中午11点30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正在举行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营地的培训。几分钟后,一位身穿淡紫色羽绒大衣的女子匆匆走了出来,她一边发着短信,一边四处寻找。当她抬头与记者相视的一刹那,她微笑着向记者挥了挥手,这个季节最时尚的半卷齐耳黑发外加一条黑色蚕丝围巾,将她映衬得格外精神。她就是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女士。  相似文献   

2.
王德禄 《中关村》2010,(10):56-57
作为长期跟踪世界顶尖创新区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硅谷指数2010已经由长城所翻译完毕,即日出版。今年的硅谷指数的主题就是“危机”。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相似文献   

3.
马文良 《中关村》2006,(9):16-21
谁都不能否认,在“上地”这块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硅谷”的土地上,今天正缔造着一个奇迹。 仅仅15年的时间,上地便以让世界震惊的速度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这2.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驻扎着世界500强及800余家国内顶尖高新技术研发企业;这个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IT研发新中心”:累计创造工业总产值1651亿元,驾驭全中国0.3%的GDP,每公顷土地产值达到4.5亿元……  相似文献   

4.
程桔华  勒川 《中关村》2008,(3):30-31
生活在中关村的女人,如果以做一个风云人物为人生目标,那么她付出的代价就很可能是失去对美的感知.成为一个男性化的女人,从而失去女性本身的魅力。中关村,这个由电子一条街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世人将关注中国的目光越来越频繁地聚焦在中关村。“中国硅谷”的美誉已经赋予中关村IT业激情的活力与丰富的内涵。活跃在IT行业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几乎全部都由男性担当,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勇敢果决又高瞻远瞩。在人们的印象里,IT精英就等于成功男人。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由男性统治的世界里。也同样活跃着一些耀眼的女人们,她们为数不多,可正是因为寥寥可数才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执着、干练、果决、独立、知性、美丽,透过笔挺的套装和精致的妆容,作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女性的代表,她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丰富、深刻、温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硅谷     
金秋9月,一年一度的中关村电脑节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曾几何时,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区九园和联想、方正、用友、紫光等1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科研机构,成为中国高科技的象征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有人将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创新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引导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中关村能否…  相似文献   

6.
武文生 《中关村》2012,(7):112-113
中关村不能简单重复硅谷三四十年来的模式,一直做跟随性创新,否则就算规模超过了,价值链上也会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7.
王德禄 《中关村》2010,(12):80-81
"没有华人就没有硅谷",经过这些天的访谈,我想我获得了验证。——王德禄2009年的2月底3月初,中国的农历新年刚过,我跟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赵慕兰就开始了硅谷之行,为我筹划了很久的《硅谷与中关村》一书搜集素材。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中关村的女人,如果以做一个风云人物为人生目标,那么她付出的代价就很可能是失去对美的感知,成为一个男性化的女人,从而失去女性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越 《中关村》2011,(5):63-63
海淀区相关部门建议建设中关村"种业硅谷",将本区建设成全国种业核心区,带领全国种业向世界顶尖级种业进军。  相似文献   

10.
程俊彦 《中关村》2004,(6):70-72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圣他克拉拉县,这是一块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狭长地带, 虽然地方不大,却集中了全美大约七千多家电子及软件公司,总产值超过五千亿美元。这些高科技公司都离不开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所以这块地方被称为硅谷。近些年来,几乎与电子工业有关的大部分新产品都出自硅谷。硅谷模式已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一种典型发展模式,并成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区的代名词。人们一直都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硅谷出现在了美国,而没有在别的国家?我们从分析美国的教育科研体系,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硅谷在美国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硅谷到中关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慕兰 《中关村》2009,(4):60-61
人脉网络 硅谷地区的华人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这里不但每个大陆学校的校友会都非常活跃,而且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专业性协会以及其他兴趣团体。对于这些社会团体有很多人认为数目过多,分散了华人有限的力量,主要功能只是组织大家吃吃喝喝,我却不这么看。我认为这些团体虽然分散,但是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网络”孵化。在这里,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本人就是活跃的社团组织者乃至创立者。  相似文献   

12.
王德禄 《中关村》2009,(4):62-63
硅谷与中国文化 访问硅谷十余天,见了许多人,交了很多朋友,也想了很多。这些天,脑子里面想的不是风险投资、创业,而是老子、庄子和孔子,因为硅谷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创业的地方文化氛围与中国先哲的思想高度吻合。譬如说《易辞》里说“天地之大德日生”,天地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最重要的。而天地间最大的道德就是“生”。  相似文献   

13.
冯婷婷 《中关村》2011,(8):92-95
"觅,寻觅,即一定要有个追求;闲,忙里偷闲,指追求过程中要有好的心态。轻轻松松做事,定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4.
王德禄 《中关村》2011,(8):71-71
如果说去年的硅谷指数表达了硅谷对于联邦政府作用的重视的话,今年的硅谷指数则是进一步对忽视地方政府治理的"补课"。 硅谷指数2011年反映了硅谷的两个极端,让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硅谷的创新引擎有了重新发动的迹象:新增企业数量创新高。  相似文献   

15.
柳进军 《中关村》2014,(9):85-85
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与发源地,也是高新技术创业的摇篮。探访硅谷,可以看出其创业孵化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这也为创业2.0时代的中关村带来重要启示。网络化特点。从投资规模来看,全美有新创企业50多万家,参与天使投资领域的人士已达40万以上;从风险投资落地的数量和金额来看,硅谷占到了全美的1/3;  相似文献   

16.
王德禄 《中关村》2011,(5):68-69
对于硅谷企业来说,"改变世界"意味着创新、意味着领先、意味着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追逐。因此,"改变世界"成为几乎所有硅谷创业者所梦寐以求的追求,而硅谷改变世界的利器不是破坏性的暴力、不是思想和理念,而是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吴炜 《中关村》2011,(8):16-17
“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相似文献   

18.
维金 《中关村》2011,(12):64-66
如果创业者希望就新技术进行头脑风暴,或者咨询如何创建企业,甚至是如何筹集上亿美元资金,那么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必须要见的人。即使他不能提供帮助,他也知道其他能提供帮助的人。霍夫曼的人脉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