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溢纯 《企业家天地》2011,(11):194-195
贫困一直是困扰着世界各国的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现状的介绍,指出了我国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探索新时期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段晓梅 《全国商情》2009,(22):13-14,17
生态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泽普县布依鲁克乡坚持把生态家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走了一条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更加高效的生态家园建设之路。其实践证明,生态扶贫战略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2011年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发展致富”新阶段。市场失灵导致贫困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弱、投资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导致扶贫移民数量大、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村要素资本化程度低,贫困人群知识技能缺乏导致其人力资本存量低,以及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不足、配置效率低,使贫困地区普遍面临“在贫困中发展、在发展中贫困”的困局;加上贫困标准的提高,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完善政策配套,提升易地搬迁扶贫效率;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制度创新,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立法研究,为扶贫开发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公共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健康保护,而且与农村的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举措之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在贫困地区得到实施及完善。而仅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医疗条件、资金筹集及运营、医疗管理及监督、法制建设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河北省作为我国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扶贫困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促进脱贫的快速发展,切实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应加快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扶贫开发系统机制的构建,以实现"十二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和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2008—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及Logit二元选择模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乡家庭代际贫困流动性进行测度,对比分析了城乡家庭之间代际贫困流动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家庭整体代际贫困流动性不断降低,并且农村家庭的代际贫困流动性普遍高于城镇;第二,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日益成为城乡贫困家庭子辈跳出贫困陷阱的关键;第三,农村医疗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父辈的健康水平依然是子辈摆脱贫困状态的制约因素。结论是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条件,能够促进城乡贫困家庭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绕不过的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绕不过工业化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土地产出在一定阶段内是有限的,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科技投入的限制,其总量增长效益增加相对工业来说是低速的,常规增长率一般在3%左右。工业发展的潜力相对农业大一些,如  相似文献   

8.
黄颖 《现代经济》2007,6(11):51-54,66
资源、龙胜、三江、融水、罗城、环江6县地处广西九万山地区,是集中连片、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是珠江、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起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但6县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因此,在6县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桂西北民族贫困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一些做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省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贫困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存在先降后升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态破坏、资金匮缺、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导致了贫困.应从改善反贫环境、加大扶贫资金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方面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工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贫困内涵的多维复杂性和致贫因素的多重叠加性以及贫困是历史性和动态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使得中国深度贫困地区反贫困事业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有很长路要走。设置过渡期将脱贫攻坚的有效模式和业态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进行前瞻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科学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和脱贫致富长效提升工程,既可以推动国家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也能乘势而上全面开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基于此,在归纳深度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命任务并阐述全球乡村发展趋势及对我国乡村振兴启示基础上,立足深度贫困地区实际,提出了重点从补齐教育短板和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与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财富创造与财富再分配机制同步成长、生态扶贫引领绿色发展崛起、提升基层内生反贫困能力和团结包容的社会治理能力等领域进行探索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点——轴系统”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历史古道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茶马古道为倒,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沿线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云南省茶马古道旅游发展的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其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移支付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有必要建立一套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解决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均等化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势必会造成各级地方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的必然依赖,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经济发展和培育地方财源的积极性。文章就云南省自分税制以来历年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级政府之间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交往历史悠久。自然地理、人文、民族、风俗、气候具有相似性,沟通与交流便捷。双方资源禀赋和产业互补性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正处于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空间演化阶段,集聚尤其是中心城市集聚占主导地位,但有向外扩散的趋势。要注意协调好核心地带与其他地区的关系,发展相互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在重点发展核心地带的同时,充分发挥核心地带的扩散作用,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地处西南"金三角"腹心的昭阳区作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区位等优势,使其成为云南昭通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迫切需要探索加快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增加是中国近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的分析,考察西部地区和云南省是否像全国一样,存在进出口顺差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推动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和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相对不足。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对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具有特殊产业结构的云南财政有着重大影响。在收入不断增长和支出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云南财政收支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为实现云南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致力发展经济、增加税源、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同时,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民族演艺产品的"差异性"优势与"共享性"价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作为演艺产业中经典品牌的《云南映象》在国际演艺市场上的"差异化"策略体现在产生土壤、艺术元素、演职人员和品牌设计中"原生态"理念的运用,使得产品在跨文化交往中以"差异性"优势获得消费的空间。《云南映象》的"共享性"价值体现在产品主题、文化价值、艺术形式和国际定位与国际市场的结合,使它能够突破国家、种族等的限制,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DEAP2.1软件,根据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地区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整体评价法和分组评价法两种方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高效率地区大都集中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效率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先进港口营销的成功经验,是探寻北部湾港口面向云贵川湘的营销策略,以加快北部湾港口的发展的途径之一。而探讨北部湾港成为云贵川湘的异地出海口的可能性,可将云桂湘川打造成为"沿海省份",促进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五省的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