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苏丹利益的总额和权重并不太大,但中苏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和解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关系到中国政治和外交原则的坚持,对国际社会的深度参与,以及企业"走出去"的形象建构等。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所受到的外来疑惧、批评乃至诋毁,反映出日益崛起的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艰难与不易;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所做的外交选择及政策调适,反映出成就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外交谋划和政策把握。从中国实现大国崛起和构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高度,来审视中国在达尔富尔危机解决中的角色及其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启示,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旗 《现代管理科学》2006,(9):70-71,110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成为美俄等大国外交角逐的舞台,其中既有冲突又有合作;而石油外交中交织着经济和政治、军事等因素,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解释非常必要。中国参与中亚石油博弈是保证石油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改变了中亚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产品物流对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发展农产品物流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中首先阐述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着重提出了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涉外常用公文主要包括外交类公文、经贸类公文、外事礼仪类公文等. 外交类公文是在国际活动中一个国家与另外的国家发生关系时,代表本国利益,为贯彻本国的外交政策而形成和使用的,并与国际通用公文相适应的公文.一般是按照国际惯例,即国际上有关规定格式要求写作,为世界各国通用,因此国际上把外交公文称为国际通用公文.其共同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措辞严谨,用固定的套语.  相似文献   

5.
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长期习惯性依赖使美日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变得异常敏感。一方面,这些稀土进口大国迅速调整本国的稀土战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国际组织等不断向中国施压。然而,中国的稀土控制政策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考虑,并不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无视。虽然中国稀土案以败诉告终,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管制稀土依旧具有政策的正当性及应对策略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6.
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长期习惯性依赖使美日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变得异常敏感。一方面,这些稀土进口大国迅速调整本国的稀土战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国际组织等不断向中国施压。然而,中国的稀土控制政策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考虑,并不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无视。虽然中国稀土案以败诉告终,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管制稀土依旧具有政策的正当性及应对策略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是钨资源大国,具有资源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等优势。有左右国际钨品市场的能力,但是我国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这种优势。具有战略地位的宝贵钨资源被廉价抛售,国家收益甚微。如1981年我厂开始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既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也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在国际海底区域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区。为充分发挥我国海陆兼备的优势,可将陆地和海洋作为整体考虑,并根据国内发展需要和国际上海洋开发形势变化,协调陆地资源利用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关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资源安全为出发点,以陆地资源开发技术和产业为依托,以创新海洋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在海外发展中善用外交资源,可以发挥凭一己之力无法起到的作用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公关是实现企业利益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经营活动。而跨国公司无一例外,把利用外交资源作为公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和中国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利用这一资源的技巧非常娴熟。2000年我作为CEO到GE学习,了解到GE有一个政府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为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持续贡献力量,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现阶段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理清思路是改革的第一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模式、发展思路和基本特征,很多实践工作者、专家学者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变化,在促进发展过程中,中国外交中经济因素日益增大、中国对外政策相应调整,经济外交己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其滞后效应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危害性不可低估。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外经贸体制、管理和外交战略导向上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思考和分析,以尽量减少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日常的感知中,一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速度很快,而另一些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却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原因在于中等收入国家大多具有后发优势,因为这些国家大多具有劳动力丰富、制度变革优势,而这些优势使得中等收入国家将资源禀赋更好地发挥出来,获得相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积极发展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当前我国能源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能源工业成为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资源及其生产和贸易就与国际经济、政治、外交乃至军事格局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源问题成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意 《新远见》2008,(2):59-68
当前国际社会仍然是以大国政治为主导,大国关系和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实力迅速增长,中国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际社会如何认知中国崛起的意图,不但是关系到中国营造有利于崛起国际环境的重要问题,还是关系到当前国际格局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如何处理同唯一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关系,也是美国战略界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总的说来,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实现势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68%,农村经济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经济,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前进的步伐。目前农村经济状况可以用“三低”来形容,即投入产出比率低,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传统的农村经济急需向现代农村经济转变,而信息的出现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信息化在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邵峰 《新远见》2009,(10):34-45
2009年是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值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回顾和反思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其中的巨大变化,无疑对中国外交的认识和未来更大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回顾历史是一种非常清晰有效的方法。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保持了基本的连续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外交往的三个基本原则没有变:第一,独立自主原则作为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和基石没有变,但邓小平和以后的领导人对独立自主原则的理解更加科学全面。第二,中国提出并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了从适用于发展与部分国家的关系到适用于发展与所有国家关系的历史转变,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中国外交思想的宝贵财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永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此不做详细的阐述,而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中国外交战略发生的重大变化方面。从国际战略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笔者将从六个方面探讨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和变化,以期勾勒出一个中国外交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7.
张元 《新远见》2008,(7):102-10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以"尊德性"的传统文化、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毛泽东"中间地带论"作为思想根源,在近代民族危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在新中国外交实践所提供的历史契机中,适应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而产生的;它是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外交大丰收对中国企业界意味着什么?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2006年是中国外交大丰收的一年。所谓“大丰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全面丰收;二是收获的成果有分量。中国外交有四大块: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2006年这四大块里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从下列标志性事件中看到:2006  相似文献   

19.
“负责任大国”是中国在新时期的国家身份定位。作为大国,中国要履行国际道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冲突国家摆脱战乱、贫困;作为负责任大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必须伸张正义,坚持原则,以维护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远见》2007,(9)
国家形象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在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形象直接关乎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整体维护和海外拓展,直接关乎着崛起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及时拟定中国和平发展所需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框架,阐明中国国家形象优化的实现途径,正是当前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谋划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