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位于江苏中部的扬州市,出了工业规模经济的新鲜经验。相对于苏南而言,扬州为江苏的次发达地区,扬州规模经验一传出,不仅对苏北,而且对苏南,包括对苏中,都有良好效应. ——对苏北有来“激励效应”:使苏北欠发达地区看到了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希望,激励他们找准路子,奋发开拓; ——对苏南带来“反思效应”;反思“为什么培植规模经济新鲜经验出在苏中而不出在苏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将促使苏南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经济更上一层楼; ——对苏中特别是对扬州自己,则又带来“加压效应”:各地纷纷前来“取经”,会促使其从发展完善已有经验出发,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揭示矛盾.明确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从不很自觉走向自觉,变压力为新的动力。 为什么扬州经验反响广、效应大?它对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何普遍意义?该如何从中接受启示,推进江苏实行新的发展思路?值得一议。 对扬州经验的实质性把握 人们对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崛起以及由此而来的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成效,简明地称它为“扬州现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扬州市经济师协会于四月六日在扬州召开的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开展“争创优秀经济师”活动和开展“扬子江杯”振兴扬州企业有奖征文活动,开展这两项活动的目的,旨在调动广大经济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师的作用;宣传经济师、服务经济师、团结经济师为振兴扬州经济服务。 这两项活动是协会在成立一年后举办的两次有影响的实事,对扬州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者:为推广他们的经验,特刊登以下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3.
<正>“扬州现象”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在扬州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感到这个话题确实该热一热。 发展要有新思路,“扬州现象”就是一个符合新思路的“现象”。“扬州现象”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取得规模效益,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获得较高速度。 “扬州现象”给人启示颇多,在发展规模经济上的可贵之处,是把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就是把发展规模经济与组织合理的规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扬州在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组装加工型产业里,规模最大的春兰集团已具备了年产空调器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量相当于全国空调行业十大企业年产量总和的1/2,柜式空调和家用空调国内市场的复盖面已占80%和35%。1993年集团的产值已达28.7亿。客车的规模生产是1500辆,扬州客车厂 1993年产量已经是4400辆。集装箱和规模生产是15000标准箱,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1993年的产量已是31612标准箱。硬顶吉普车的规模生产是15万辆,生产“黎明”牌汽车的仪征汽车厂现有的产量是3.3万辆,1993年的产值14. 5亿,正在开拓市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这都是上了规模或向规模经济接近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江苏在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中,对外经贸战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先锋军。他们既为经济国际化鸣锣开道,又充当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坚实桥梁。他们的业绩,可用“一二三”来概括:兴办境外非贸易企业,全国第一;批准三资企业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全国第二;外贸出口总额,全国第三。 “八五”期间,江苏外贸出口五年翻两番,“九五”开局又实现满堂红。去年出口131.22亿美元,增幅11.28%;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江苏于1971年设立外贸口岸,自营进出口业务,至1990年,年出口额一直未突破30亿美元,发展缓慢,在全国长期处于第5位。从1992年起,江苏外经贸系统抓住全国扩大开放、江苏推行经济国际化有利时机,全面加大改革力度,加紧实施“大经贸”战略,使出口贸易迅速摆脱徘徊局面,一年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正> 199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政府和江苏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扬州规模经济的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扬州召开,省及省辖市的经济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省委常委、省社科院院长胡福明和扬州市委书记李炳才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讲话。本次研讨会以前一阶段调研成果为基础,着重就扬州规模经济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及从扬州规模经济的经验中探索江苏改革与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6.
发展无形资产要与有形产业共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现有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无形资产,应当推陈出新,努力增加名牌效应;更要大力发展工农业品牌经济,带动有形产业与无形资产共同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在苏中率先崛起,扬州才能真正“扬”起来。  相似文献   

7.
黄范章 《经济纵横》1990,(10):1-7,35
<正> 二、新出现的重要国际现象与上述几个主要特征相联系,8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现象: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以及国家干预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重要的国际现象征90年代还将有所发展。第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上期文章中曾提到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改变了经济战略,即从战后几十年来以“国家调节”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战略,转向80年代以“自由经营”(“非国家调节”或“私有化”)为指导的供给学派、货币主义战略。正是这种战略的变换,在国际上掀起了保守主义的回潮。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形势下,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一、1994年江苏经济运行态势评述1994年, 江苏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 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基本正常.1、江苏经济在新的平台上运行1994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6.7个百分点.在1992、1993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平稳回落,并保持了较高水平.1992—1994年全省GDP平均每年增长21.7%.继1984—1988年第一个高速增长平台后,出现的第二个高速增长平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呈现“四高”:一是外贸出口高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值90.24亿美元.与位居全国第二的上海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扬州出现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群和产品群,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和这些企业群和产品群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他们的出现,既有扬州特殊经济地理、经济发展阶段等历史背景原因,又有他们自身特殊的心理素质、精神品质所呈现的“能人效应”的原因,同时又是与扬州各级领导的选拔、培养分不开的。 ──顺应经济发展的大势,在新的经济发展能流中寻找自身的成长点。扬州的经济发展,从五十年代起,走的就是一条“小而全”的道路,总体实力弱,经济效益差,一遇到风浪,经济就会受到较大波折。1985年以后,这种以“五小”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弱点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我国的经济和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的社会消费需求在萌芽,一系列新的消费品有待开发,一系列老的消费品急待更新,一个潜在的新的巨大市场正在我国不断地展开。显然,这种包含着巨大经济能量的变化给扬州的经济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不能说扬州一开始就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了这个机遇,但已有的  相似文献   

10.
<正>春兰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年产空调器120万台,1995年产值突破88个亿,利税10亿元,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50万元.而她原是江苏泰州的一家小型农机厂,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只用了8年时间,而且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春兰”的崛起和她在中国企业界引发的连锁反应,已被中国经济学家称之为“春兰模式”或“春兰现象”.此岸兰花盛开,也引起世界一些大企业日益浓厚的兴趣和瞩目.那么,奇迹到底怎样发生的,她的高速、高效益发展的奥秘何在呢?1992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视察春兰公司,注意到一张记着“松下100万元,三菱80万元,春兰70万元”的表格.公司总经理陶建幸介绍说:“这是我们在人均劳动生产率方  相似文献   

11.
<正>扬州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利用规模效应,带动了扬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扬州工业经济走上规模之路,也与本身的区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索。 一、扬州规模经济形成的区域条件 1、扬州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已跨过工业化的起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分布转变为“二、一、三”的格局,进入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发展规模化大生产,在扬州具有这样的区域条件: 首先,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形成了以机械、纺织、食品、化工为主的地方工业结构。其主要产品象重工的汽车制造、内河船舶、动力机械;轻工的食品饮料、服装、电光源;工艺美术的玩具、漆器等。与苏南相比,工业结构和主要产品种类相差很大。如无锡的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为“三大机”(机床、柴油机、压缩机)、五小机(电焊机、电动机、电瓶车、发电机及机组)等等。扬州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一、在自主创新中构筑经济腾飞新模式“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与效力的前沿地区之一,也可以说是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和翅膀。而处于这一地区的“苏南板块”,则是这种活力与效力的典型体现和有力见证。江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赖于“苏南板块”的带动与支撑的。2005年,江苏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8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2.4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即达3000美元。此中,“苏南板块”的经济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以上。而在苏南地区的一些市、县,人均GDP竟有达到或超过8000美元的。2005年,仅苏南…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经济的突飞猛进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注意,究其原因,以专业性商品市场为依托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企业集群功不可没。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模式的组织依靠低成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全省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浙江工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发动机”。企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形态,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据浙江省委政策研…  相似文献   

14.
一、广东金融的“老大”地位受到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先行一步,经济金融总量从改革开放之初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迅速向前跃进。二十世纪80年代,广东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先于经济确立了在全国的首位地位。九十年代初,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确立了在全国首位地位(1992年,广东  相似文献   

15.
孙慧中 《现代财经》2000,20(12):34-37
我国经济今年在多年下滑之后出现了新形势,这给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避免1992年经济强劲增长之后由于盲目发展出现持续滑坡状况以求得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江苏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结构与江苏也有较强的互补性和相关性。因此,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江苏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事实上,江苏与西部地区的合作早在 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从 1992年起,江苏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开展移民和经济合作。至 1999年底,江苏共投资近 8亿元分别支援拉萨、陕西和三峡库区。但是,这种合作方式更多地体现“援助”精神,带有深厚的行政指令的色彩。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从一开始就将这一开发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失败之后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日本经济崛起的秘诀何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管理不但注重“硬”的方面,而且更注重“软”的方面。他们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划分世界虚拟经济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的具体年代及其主要内容。第一阶段(1553-1865年)是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865-1992年)是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是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房地产、收藏业、彩票业为主的成熟阶段。目前我国的虚拟经济处于第三阶段,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应进一步协同发展,要保持股市的长期投资功能,要突出房地产的居住功能而非投资功能,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同时注意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江开发的总体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沿江开发区域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直辖市区和拥有长江岸线的15个县(市),拥有人口2409万,占全省的32.7%;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0%;2002年GDP4548亿元,占全省的47.8%。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江苏沿江地区转移,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沿江开发十分有利,必须科学制定沿江开发规划。一、沿江开发的基本原则沿江开发要按照整体开发、有序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集约型开发充分发挥沿江城市比较优势,以开发园…  相似文献   

20.
<正>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制定的基本纲领,也是江苏烟草行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指导方针。本文结合江苏烟草“八五”期间增长情况,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对策选择作一粗浅探索。 一、对江苏烟草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评估 江苏烟草“八五”时期从困难转向再度崛起,是我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认识从不自觉到自觉,行动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进取,并取得较大成效。我们尤其在狠抓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狠抓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名牌工程”,狠抓科学管理诸方面做了一些扎实工作,初步显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后产生的巨大成效。 “八五”期间,江苏烟草行业实施名牌战略,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每年利税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3年,全行业实现利税11.39亿元,全省80多家工商企业无一亏损。1994年,利税总额达1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利润增幅比全国烟草行业平均增幅高出40个百分点。1995年实现利税24亿元,比上年增长50.1%,人均创利税24万元,利润增幅居全国同行业之首。1996年1─6月份,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利税2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8%;预计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