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大量民工子女被带入城市,或者在城市中出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今,大量农民工子女被带入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农民工城居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的局限、流入地政府和城市公立学校推脱实际责任、民办简易学校不安定因素太多、民工自身经济困难和民工子女自卑心理困扰等都是当今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浙江省慈溪市匡堰镇打工的外来民工又听到一个好消息,慈溪市教育部门批复同意再设立一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樟树小学,他们的孩子终于有好地方读书了。该校按全国首创的“镇办民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模式设立。至此,慈溪市17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中按“镇办民营”模式举办的已达8所,占到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应地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正成为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浙江省七个地区民工家庭的实地调查基础上,采取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当前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第一手数据,并通过科学分析,为促进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外来工子女徘徊在城市教育边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拉拉 《开放潮》2003,(4):42-43
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到了上学年龄能否跟当地孩子一样享受到义务教育,这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处于学龄阶段的民工子女有240万到360万人之多。他们中除了一小部分有幸进入课堂外,绝大部分孩子仍被迫辍学。 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难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吕绍青曾写道:“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教育体制之外,造成流动儿童教育权利的缺失。现在的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完整地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也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8):20-20
“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春节期间。《求是》杂志刊登的中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署名文章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民工对城市适应的困难”问题较难破解,笔认为,目前更需要从城市政府的责任这一角度来思考,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乃至化建设上形成一套公平善待、接纳外来人员的新思路、新办法。本试图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来透视浙江奉化“力邦村”现象,将解决“民工对城市适应的困难问题”设定为政府的责任与政府管理创新的问题,为促进“民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进城农民工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最重要的后顾之忧是身边的子女教育问题。城镇办公学校本来收费水平较高,又对民工子女额外收费,使普通民工子女没有能力进入。民办简易学校给民工子女上学提供了可能,但有的地方简单关闭民办学校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对昆明市流动人口子女弱势地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弱势地位的原因:由社会制度的排斥、社会空间的隔离、家庭教育的弱化、社会身份的边缘化因素交互影响形成.因此,要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弱势地位与城市融入密切相关,必须重视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并将教育作为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的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6):7-7
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所在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城市应为稳定就业者子女就学负责。袁贵仁说,有些城市正在研讨,如果考生父母能够在城市站住脚,子女完整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当考虑到他们高中阶段在哪考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健 《黑河学刊》2013,(9):123-126
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特殊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成长过程产生了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由于制度、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所就读的"民工子弟学校"往往成为城市社会的"文化孤岛",其学习和生活与之需要融入的城市存在着"先天的隔阂"。通过对丽水市城区典型的"民工子弟学校"——三胞树人学校的调研,探讨新环境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困境的现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汤淑红 《理论观察》2023,(10):97-100
随着我国全面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推进,城市化覆盖规模扩大、建设提速,许多农村地区的青壮人员涌入城市,这一方面补充了城市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发展有利有弊,所以如何安置流动人员,以及解决流动人口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城市化研究中的重点话题和热点领域。尤其是在交通体系建设完善的当下,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特征已经从早年的单身外出转向自己和亲人共同外出的举家迁移模式。在当下,流动人员的增多意味着外来儿童数量的增加,受限于父母身份和家庭环境,这些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行政任务。本文将针对山西省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研究的相关理论,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管理者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实现良好的城市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大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尤其是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正日益突出并且成为阻碍民工子女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民工子女及其家长的实地调查,在得到第一手数据的同时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几大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改善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城市的基础教育体系在短期内缺乏吸收这些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能力。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笔者试图结合美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为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民生     
《走向世界》2010,(18):11-11
流动人口子女将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教育部近日下发的通知,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将纳入教改“先行先试”范畴,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试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动人口生存现状与管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目前的突出问题包括管理体制、居住条件、就业与社会稳定。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转型的方向,应是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制,把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纳入日程,建立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探索降低治安刑事案件、加强流动人口社会治安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王宁 《黑河学刊》2011,(7):143-145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长的素质弱势、城市适应中的再社会化困难。解决对策包括以就业提供为突破口改变流动人口子女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落实义务教育和兴办职业教育,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制度化建设、实施全面社会保护,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随着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明显增强的情况下,随迁子女的数量亦不断增加。相较而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处境要好于留守儿童的处境,但是,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仍面临着教育上的困境。如果仅聚焦于家庭教育问题则会发现,目前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集中体现为家庭教育投入不足,具体表现为家庭的教育能力不足、家庭教育时间投入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环境要素创造不足三个方面;造成家庭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资本匮乏;在改善或解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投入不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各种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破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余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余姚打工,他们的子女随之而来,融入到当地校园中接受各阶段教育。目前,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就读人数达3.2万余人,其中,公办中小学接纳2.1万余人,民工子女学校接纳1.1万余人,公办学校接纳人数占总就读人数的65.6%。通过建立外来职工子弟学校和调整义务教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以来以福安市公安局为主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部门结合福安市流动人口实际,围绕着“拓展以房管人理念,实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信息化”的主线,确立以实际居住地址为主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纵观福安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整体体制,其本质上仍与大多数省市一样采用的是“治安管理拓展型”的管理体制,存在重管制轻服务,重直接管理与轻社区参与,重经济利用与轻社会融入和重强化政府管制力量,轻多元协同管理等问题,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从“治安管理拓展型”的管理体制向“专业机构协调型”管理体制转变,以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杭州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作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强弱将影响到和谐杭州、品质之城的构建。本文从外来务工子女对杭州的地域归属、对城市群体归属以及城市身份归属等方面了解他们对杭州的归属感现状,并试图从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等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其城市归属感,为实现“和谐杭州、品质之城”的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