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学者潘曾沂撰述的《丰豫庄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书。该书内容丰富广泛,重点总结了清代晚期苏吴地区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本文从潘曾沂其人、总结区田等生产经验、治庄有道、《丰豫庄本书》的写作特点以及该书的版本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农史学人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业社会的一种宗族组织,近代苏南义庄旨在使族人幼有教、老有养、婚丧有助、鳏寡孤独废疾有恤,关涉族众生活核心环节,形成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宗族保障机制。在宗族聚居场域,义庄赡族或以贫乏为主,或以亲疏为等,兼以道德要求。义庄施行严密的救助程序,辅以庄规伦常的约束,寓劝惩于周恤之中,客观上调适了族群关系,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考量义庄宗族的保障机理,对发展今天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善军 《中国农史》2004,23(2):89-94
范仲淹创建的义庄,作为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举措,不但在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范氏家族以科举而兴,又靠荫补、婚姻关系等手段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创置和经营义庄使这一家族在两宋时期没有彻底衰败,维持了较为长久的世家大族地位。本文分析了义庄的创建、发展及其在范氏家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个典型个案的剖析,说明了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对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土地改革前,苏南地区的公地约占当地土地总面积的6%左右。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宗族性公地,如义庄、祠堂土地等;二是宗教性公地,如神会、寺庙土地等;三是公益性公地,如学田、慈善机关田等。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出租,辅之以轮种。在公地收入用途上,除举办一些福利事业、维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之外,浪费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2006,(8):80-80
潘氏(Pen Holdings)企业是一家以美国、台湾、中国大陆为中枢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旗下有美国潘氏、潘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潘氏中国投资、冠捷科技、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等子公司。  相似文献   

6.
《齐民要术》札记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阚绪良 《中国农史》2003,22(4):38-40
本文讨论《齐民要术》三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别”字放在名词之后表“每”,较早见于本书,可补《汉语大词典》之缺。有学者讨论“枨”字源流,漏列“掌”字,此字见于本书,可补遗缺。“伤”字放在形容词之前形容程度深,《汉语大词典》举例为唐宋,本书用例可将此字产生的时间提前至南北朝。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期,华北花茶消费日渐兴起,远在新安江流域的徽州茶商吴炽甫为了收购和加工茶叶,在严州府淳安县设立了季节性经营的茶庄机构。茶商基于特定的农业周期与地理方位,选择雇佣歙县的昌溪吴氏族人充任伙计,这些宗族成员因而能够实现生活来源的多样化。淳庄则通过对族人的雇佣,减少了招募、管理及解散等环节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资金与货物的运输风险并有效缩短了每年的经营周期。淳庄的个案显示宗族成员参与同族茶商的产业经营,极大地增加了个人收入,与此同时茶商得以节省经营成本,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是一种双方互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清中叶推行的赋役改革措施顺庄法具有多种内涵,因地而异。一般情况下,该措施是以保甲为基础,重新编排县以下区划与组织,即"顺庄编里"。但徽州婺源等县推行的"顺庄滚催"法,主要依靠图甲制度,按照宗族聚落形态展开,设置甲催、缮书等职役人员,强化了图甲区划和组织,没有重新编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历史,其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如宗族的族谱与宗族仪式。这些宗族、族谱曾在一段时间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一些村庄开始了村庄记忆的重建工程,如重修族谱、编写村志等。本文以安徽宅坦村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在再造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民间权威精英充当了重建村庄历史的中间力量。重建记忆,主要是为了重建村庄的认同感,提高村庄的凝聚力。然而,重建后的集体记忆,可能难以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了,难以发挥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游修龄 《中国农史》2000,19(1):108-112
《中国农学史》出版了,这是中国农史界的一件喜事,本书的作者们要我写篇序言,作为农史界成员之一,义不容辞。因我曾看过本书的初稿,提过一些供参考的意见,我想在序言中就不再谈本书的结构内容、优缺点之类,读者自会有所评价,这里我想谈一点就本书的出版所引发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复兴的原因、农村宗族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农村宗族与农村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宗族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宗族的现代性五个问题,对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对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农村宗族研究要想进一步深入并取得突破,必须克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宗族问题,跳出单一的社会结构观思维,正视农村宗族的行动主体——农民的存在,而不是割裂宗族与农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编辑的《农业贸易研究2009-2013)近日出版,本书对2009年至2013年《农业贸易研究》刊发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整理,共选编68篇文章。同时,作为指导篇,本书还收录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牛盾在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5篇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农业名人录(连载)朱绍新西汉卜式汉武帝时河南人。据《隋书,经籍志》农家类最后有注说,梁代有《卜式养羊法》一卷入太平御览》引《博物志》说卜式有《养猪羊法》。据王毓瑚先生考证,卜式不是一个读书人,未必能著书。本书大约是有人收集了一些关于养羊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封建宗族活动: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封建宗族活动:不可忽视的问题彭剑良大约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早已消声匿迹的我国农村封建宗族活动又在部分地区复活,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蔓延之势。有的地方,宗族活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农村宗族活动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5.
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读后感●张文宝由于工作原因,前两年与其他同事曾经就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深感农民负担问题之重要。最近读到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印象很深。我觉得,这是一...  相似文献   

16.
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综合经济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几点意见──给长委规划处编写组的一封信张季农你们的来信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践》(讨论稿)均收到,我认为编写这本书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这本书的讨论修改,我提几点意见供参考。1关于财务评价问题在...  相似文献   

17.
爱尔兰一位叫瑞雪·墨菲的学者花了两年时间在中国农村调研,写出~本书《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农民工天翻地覆地改变了中国农村,也天翻天覆地改变了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8.
影响决策介入决策贯彻决策——专家评委高度评价《谁给我们土地》李元(国家土地局副局长、《谁给我们土地》主编):我代表课题组和国家土地局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谁给我们土地》这本书算是我的一个创意,由中国土地报社组织编写,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评价。人...  相似文献   

19.
逆向营销是永业整体模式中的关键一环。2007年以来,正是在逆向营销战略的直接推动下,永业取得了业绩的连年翻倍。令人欣喜的是,作为制度的参与设计者和具体操作人——永业公司首席运营官徐楠,在《逆向营销》这本书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揭开了逆向营销的密码。这对于业界来说,本书的理念和商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中国虎》与《狼图腾》两本书,感慨万千,禁不住长叹:虎狼当道,鹿向何方?虎势,伊利奶粉的零售店高费用攻势,蒙牛试饮包以及门店推广策略。狼道,圣元奶粉的乡镇最佳店建设,雅士利高空密集轰炸。三鹿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