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在中国扶贫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努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当前,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效益不佳、大量扶贫资金用于与解决群众温饱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项目、最贫困的边远乡村几乎很少或没有受益等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有待解决和纠正。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以区域扶贫为重点的资金投入方式做适当的调整已成必然。中央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要与责任挂钩,与攻坚任务结合,做到资金到省、权力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是这种必然趋势的具体表现。以贫困户为扶贫对象,以解决温饱为目标,探索扶贫到户…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把工作重点适时转向区域经济开发,是扶贫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已经证明,致富之路在于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进行的扶贫开发中,有一些地方存在“重产业开发,轻效益到户”,或曰“重富县,轻富民”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到户问题扶贫到户是党中央、国务院自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突出强调的重点,也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如期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措施。——1987年10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针对个别地区空喊三年五年解决温饱,没有扶贫工作具体措施的情况强调:“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是贫困地区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考核标准是,现在的贫困户能否在实现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扶持,从而解决温饱问题。”要求“把贫困户…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提出“七五”期间解决全国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目标已近三年。三年来,贫困地区完成了单纯分散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整体性根本转变,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扶贫资金的不断投入并发挥效益,预计“七五”期间解决全国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群众的温饱目标是有希望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出现  相似文献   

5.
信贷扶贫工作在整个扶贫攻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扶贫到户工作座谈会刚刚结束之际,记者就信贷扶贫资金的到户问题采访了农业发展银行开发信贷部主任梅新华。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扶贫到户工作座谈会上,农发行提出了“扶贫到户是信贷扶贫的基本方针”,如何理解这一提法?梅: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来看,我们要坚持扶贫到户。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再象以前那样通过先富县再富民,恐怕难以按时实现解决温饱的目标。从中国农民现在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扶贫要到户     
扶贫要到户□李宗基什么是扶贫到户?就是在我们扶贫工作中,工作要到户,项目要到户,效益要到户,解决温饱要到户。也就是说我们,扶贫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贫困户服务,为贫困户着想,扶贫工作的一切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贫困户增粮增收,解决温饱上。扶贫到户,是实现八七...  相似文献   

7.
确保扶贫资金到村户章青山萧伏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指出:“扶贫攻坚要坚持到村到户,扶贫工作抓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扶贫工作做到村,扶到户”。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要做到村,扶到户,除...  相似文献   

8.
扶贫到户是解决群众温饱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洛宁县在扶贫攻坚实践中,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温饱目标,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结合实际,狠抓扶贫“六个到户”、“三个结合”,收到较好的效果。“六到户”、“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和做法是:干部帮扶到户首先在澄清底数,建档立卡,...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1985年提出“三年解决温饱,五年摆脱贫困”的近期目标,把治山与治穷治愚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这几年的重点扶持,预计今年全区92.3%的开发户可解决温饱。最近又在去年多数特困户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果断决策,主动转移。在扶持项目上,由过去的解决温饱型转移到开发致富型;在扶持形式上,由过去资金直接到户转移到通过扶贫经济实体落实到户;在扶持效益上,由过去以短效型为主转移到以长效后劲型为主。把老区发展资金、专项贴息贷款、支穷资金、专项农贷四项资金的80%,投向于搞山地开发及其配套建设上。使老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山地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形势。  相似文献   

10.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扶贫攻坚要坚持工作到村、扶持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为认真贯彻这一工作方针,如期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商洛地区对扶贫到户的办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扶贫经济合作社为载体,实行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新模式。一、扶贫社式扶贫是扶贫到户新形势下的产物商洛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在如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问题上,全区干部群众整整进行了11个春秋的努力实践,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扶贫方式的探索。九十年代以前,在扶贫办法上虽以扶户为主,扶贫资金由乡镇信用社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开发是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伟大历史性事业。经济开发要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两大问题。扶贫到户指的就是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在一个时期内,对一个地区来讲,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扶贫到户问题陈俊生第一,为什么必须扶贫到户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在本世纪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到户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使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  相似文献   

13.
今年湖南省怀化市对扶贫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部署和加强,坚持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为首要任务,以531个特困村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严格以实行扶贫到村到户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继续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在扶贫到村到户的措施上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方式:一、...  相似文献   

14.
弋阳县是全省老区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贫困面比较大。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前几年扶贫工作经验,深化扶贫方式的改革,把过去将钱、物直接扶到户的传统扶持方式,改变为兴办开发性强、辐射面大的系列开发、综合服务型的扶贫经济实体,安排特、贫困户劳力就业,带动群众增产增收,逐步解决温饱和摆脱贫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7年,利用全县可以捆起来使用的老建资金200.8万元,在8个特困乡和11个贫困乡中,扶持兴办、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33个。以此为依托,共扶持特、贫困户761户,当年全部解决温饱,其中脱贫的251户,占当年全县解决温饱和脱贫的特、贫困户总数的33%。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对国家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国发[1994]30号)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扶贫资金是指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第三条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应当根据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  相似文献   

16.
江西宜丰县天宝乡,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全乡486户特困户、1221户贫困户先后解决了温饱。为巩固扶贫成果,他们积极创新,大胆改革扶贫方式,力求效益辐射到户。通过兴办扶贫经济实体,增强脱贫后  相似文献   

17.
1999年的老建扶贫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贫困户增粮增收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倾斜”、“到户”的扶持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分户包干,各地要做到扶贫到户的资金达60%以上,剩下的贫困户解决温饱率达60%以上,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乡(镇)要有60%以上解决温饱。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完成三个60%以上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在思想上要进一步增强真扶贫、扶真贫的意识,切实把解决贫…  相似文献   

18.
扶贫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二是推进区城经济开发。这两项任务是互 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解决温饱是推进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开发是解决温饱的物质保证。 因此,随着温饱问题初步解决,扶贫工作就要不失时宜地转移工作重点,推进区域经济开发。这是巩固 扶贫成果,走向脱贫致富的必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先富民后富县,把立足点放在富民上,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一条原则。遵循这一原则,“七五”扶贫取得了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的显著效益。总结“七五”经验,国务院提出“八五”扶贫总的目标是稳定解决群众的温饱,使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毫无疑义,两个“稳定”,强调继续富民。然而,在扶贫工作由解决温饱向经济开发转移的时候,一些地区、一些同志却出现了富民意识淡化,立足点随之转移到富县富乡上面来的倾向。我以为,工作重点必须转、立足点  相似文献   

20.
扶贫到户是在低层次、低起步的扶贫经济开发阶段,为尽快的恢复“造血”功能,把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落实到特、贫困户搞活家庭经营的基点上。这不是简单的分钱分物到户,而是一项综合输入,把帮助发展商品生产落实到家庭、责任到个人的细致、过硬、有效、牵动扶贫开发全局的工作,适应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扶持方式,通过该方法的扶持,赣南“七五”期间解决了98.45%的特困户的温饱,70%以上的特困户按照“四个一”(即:一户种好一亩吨粮〈糖〉田,培养一个能人,开发一项扶贫产业,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