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土地利用分区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LUCC研究与土地科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是国际社会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由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又对人类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因为LUCC在全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许多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都将LUCC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为了推动中国的LUCC研究和土地科学 发展,中国土地学会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了"LUCC研究与土地科学发展"学术年会,于 2004年8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程烨研究员主持会 议,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小虎研究员致开幕辞,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王万茂教 授作总结。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近10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6篇,来自中国土地勘测规划  相似文献   

3.
1992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是海峡两岸知名农业经济学家、对中国农业颇有研究的海外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对会议上提供的论文,我们分门别类,加工整理,结集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一书,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可望问世。本书荟萃了会议上提供的64篇论文,70余万字。它适读面广,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经济科学研究人员、经济管理干部、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迈等人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为3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严格控制农民流动、以计划转移为主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就地转移为主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以跨区流动为主的阶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王爱文则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作了更为详细的划分:20世纪80年代前期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问题显现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地向非农业产业转移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就业阶段;90年代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趋于平稳的阶段。这些划分,基本刻画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大来源:中国传统调查研究方法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学者主要运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90年代不少学者开始借鉴成熟的西方田野调查方法,以理论为导向;21世纪初期两种方法论开始融合、整合。这些融合与整合,推进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综合发展,提升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的水平,但是,这些融合与整合并不十分理想,要融合与整合两大方法还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家张卓元在《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20世纪80、90年代和新世纪初相比,明显缓慢得多,甚至可以说处于半停滞状态。改革滞后的主要表现是,政府过分主导资源配置,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问题远未解决,抑制  相似文献   

7.
农业大国的富裕之路——绿色食品开发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一、绿色食品开发战略实施的依据  (一)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理想农业,绿色食品工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必然延伸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可持续农业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声明、公约发布以来,可持续农业在国际众多国家的参与论证与各自实践中,逐渐成为公认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将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相互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机制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农业模式。我国于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其作为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梳理总结国内外土地生态学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总结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生态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后期的土地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土地类型研究为标志的早期发展时期,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以土地生态评价研究为标志的土地生态学近期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生态"思想,中国现代土地生态学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方面,以后逐渐向土地生态评价方向发展。系统开始土地生态学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伴随着国际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土地生态承载能力评价、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等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研究结论:从国土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推进中国土地生态学发展要树立土地"能力提升"和"功能发挥"的观点,发展土地生态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推进全国土地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农会作为超越传统宗族关系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自晚清以降一百多年来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学界已打破过去曾长期对此专题研究不甚瞩目的局面,有关成果相继涌现。李永芳教授可谓这一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在《中国农史》、《清史研究》、《史学月刊》、《读书》以及上海  相似文献   

10.
<正>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对特色农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我国对此的探索与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7年时,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可以说,自《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利用区划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概述国内土地利用区划工作,提出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土地利用区划研究进入了系统研究和逐步完善期.这期间中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为:(1)区划研究经历了由单一化向综合化、由关注自然属性为主到自然和人文属性相结合、由专家集成的定性为主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注重"3S"应用的方向发展;(2)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与中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3)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农用地,对非农用地的关注不够;(4)现有区划工作尤其在系统指标构建上未能将土地资源、社会经济以及土地生态环境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5)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时效性不强;(6)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研究结论:有必要在中国开展综合性区划研究,并就编制综合性区划方案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2007,(5):16-17
第一轮:应应宏观管理要求而生1986年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相继成立之后,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利用宏观管理工作才陆续起步。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我国陆续进行县级、省级、乡级规划试点,1986年将编制土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了土地评估和土地估价师,1994年5月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成立。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通知》,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要求评估中介脱钩改制。同年9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土地评估机构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栽培马铃薯最早引种时间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茂  信乃诠 《中国农史》1999,18(3):80-85
本文考证了《长安客话》的成书时间、性质和书中记载的“土豆”非马铃薯;简述了欧洲和中国马铃薯的特征和由来,借以说明马铃薯引入中国的时间;深入分析了中国古农书的相关记载,否定了现今国内主要马铃薯著作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高校教材中关于中国马铃薯最早引种于明朝万历年间或以前的观点;提出中国马铃薯最早引种于18世纪的看法并阐述了理由。一、问题的提出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出版了几部马铃薯著作。它们是《马铃薯史略》(1991)、《马铃薯大全》(1992)、《中国马铃薯栽培学》(1994)和《马铃薯栽培生理》(1995)。这些著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土地科学研究热点变化轨迹,并进一步探究土地政策与土地学术研究互动发展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和主题热度计算。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研究是《中国土地科学》期刊持续关注的核心话题,且随政策变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仍处在中高位平稳发展;(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随着国家级政策的颁布在2009年后成为热点,之后保持在中位发展水平;(3)土地资产相关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逐渐淡出学术关注;(4)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高度关注,2010年后开始进入高位发展阶段。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科学》未来关注重点应为耕地资源有效保护与高质量管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价及监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其市场体系建立、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等。同时,《中国土地科学》未来应坚持行业特色,继续做好土地政策与学术研究的桥梁,为政策的科学化制定提供学术支持,为学术研究转化为政策支持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11,(3):35-35
近日,首期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媒体培训班在国家林业局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政协报》、《中国绿色时报》、《国际金融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网、中国经济网、腾讯绿色频道等20余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阶段土地利用流程:暗含利益谋取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借鉴香港的土地批租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中心、流转链条完整的土地利用流程,包括土地收购储备、土地初步开发和土地交易等多个环节。1996年8月,上海市成立土地发展中心,成为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  相似文献   

18.
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广东省南海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论证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的技术路线、工作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成果.研究结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有高精度、快速、信息化以及应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大比例尺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应是近期中国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碳时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机遇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会计信息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是应对工业经济时代所致资源和环境危机。以1971年比蒙斯(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论文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正>"票号",是中国最原始的金融创新,而山西票号,则承载着华夏金融文化的一份精彩,一段辉煌。从本期开始,《金融史话》栏目将以《山西票号:中国近代金融业的雏形》为题,连续聚焦"山西票号",讲述山西票号的起源、管理、风控,及至兴盛、衰落之缘由,说一段中国金融业的"史话"给你听。票号,是以埠际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专营机构,经营存款、汇款、汇兑三大基本业务。19世纪20年代,山西票号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金融业的诞生。虽然国外银行早在19世纪40年代末就已在中国设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